-
公开(公告)号:CN1057580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150672.X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5B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部阻波腔隔离式气波管,属于气体膨胀制冷和不定常流动气体波传输交换能量技术领域。在每一根气波管的中段设置有限容积的阻波腔。其两端分别与气波管前段和气波管后段连接并贯通,内部形成一条先扩张再收缩的流道。同时,让气波管前段的内通流截面积小于后段管通流截面积。如此使管内的反射激波在阻波腔中得到缓冲并耗散能量,剩余部分回到气波管后段强化耗散,从而更少地回到气波管口,减少对已致冷气的直接加热;和降低气波管前段管壁温度,减少对管内已致冷气的传热。新原理结构的气波管可提高制冷效率平均5%以上,且提升射流频率与管长不匹配时的波谷效率值,降低设计匹配的难度,改善气波制冷的变工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05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0672.X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5B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部阻波腔隔离式气波管,属于气体膨胀制冷和不定常流动气体波传输交换能量技术领域。在每一根气波管的中段设置有限容积的阻波腔。其两端分别与气波管前段和气波管后段连接并贯通,内部形成一条先扩张再收缩的流道。同时,让气波管前段的内通流截面积小于后段管通流截面积。如此使管内的反射激波在阻波腔中得到缓冲并耗散能量,剩余部分回到气波管后段强化耗散,从而更少地回到气波管口,减少对已致冷气的直接加热;和降低气波管前段管壁温度,减少对管内已致冷气的传热。新原理结构的气波管可提高制冷效率平均5%以上,且提升射流频率与管长不匹配时的波谷效率值,降低设计匹配的难度,改善气波制冷的变工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1574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84604.8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5B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 , F25B250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激励多级振荡射流气波制冷机,采用将主射流流道多次一分为二的结构,并以多股由外部调制切换时序的微激励流,激励主射流陆续地产生多次的附壁切换振荡,将主射流依次分配到多根接受管中实现制冷。该机克服了原有单管型和多管型静止式气波制冷机的机理缺陷,能大幅度提高制冷效率。同时也消除了自激励振荡所固有的射流能量损失大、起振困难和振荡频率不易调节等弊端,具有能量损失小,易起振,振荡频率能调与负载匹配等优点。该机可用于零散压力能利用、高压力和恶劣的场合,具有压力能转换效率高、免维护、运行可靠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0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22536.4
申请日:2012-02-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水热合成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热合成反应:将铁源、磷源、锂源和模板剂溶于水后,置混合液在反应釜中,采用真空泵抽出釜内空气,加热反应釜至380℃~500℃,用注水泵调节釜内压力为23MPa~40MPa,反应10s~100min,加入物质的配比控制为:Li∶Fe∶P摩尔比为3.0~3.15∶1∶1.0~1.15。(2)生成物的过滤、洗涤和干燥:反应完成后,对反应釜进行水冷降温,最后生成的产物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灰白色LiFePO4粉末。(3)煅烧包碳处理:所得产物在保护性气氛下于500℃~800℃煅烧1~8小时,得到碳包覆的磷酸铁锂。该方法所得产品电化学性能优良,粒径分布均匀,颗粒大小在300nm~800nm之间,物相纯度可达99%以上,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的扩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33450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310104824.5
申请日:2003-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06
Abstract: 制备超细粉体的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法。将要制备成超细粉体的原料作为溶质溶入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选择一种超临界流体,它既能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又能与其中的有机溶剂互溶。将这种超临界流体与该溶液混合后形成均匀的多元共溶混合物,该多元共溶混合物通过喷嘴迅速减压膨胀,其中的溶质便以超细微粒的形式析出形成超细粉体产品。用该方法制备的超细粉体粒径分布均匀,产品质量高。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等行业超细粉体产品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528505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4825.X
申请日:2003-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用超临界流体反溶剂过程制备超细粉体的结晶釜。该结晶釜主要由釜盖1、釜体14、料筐15、内喷嘴3和外喷嘴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喷嘴腔壁上设置有穿透性直喷孔11,内喷嘴3的外表面与外喷嘴2的内表面间形成一个超临界流体环形流道8,该流道逐渐收缩变窄,形成一个狭小的喷口12。该结晶釜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将溶液在超临界流体中均匀分散成微小液滴,从而使制备的超细粉体产品粒径小且分布均匀。该结晶釜还适应于对产品产量的不同要求,可用于大产量产品的生产。该结晶釜最适用于溶液中的溶剂能溶于超临界流体且溶液中的溶质不溶于超临界流体(或溶解度很小)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528487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4823.0
申请日:2003-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领域,涉及到一种半连续式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工艺流程。该流程的主要设备包括:萃取介质储罐1,高压泵3,加热器4,萃取釜7和8,减压装置11,分离罐12,产品罐14和冷凝器15等。其特征在于,该流程中的两个萃取釜7和8既能并联交替操作,又能串联同时操作。在一个操作周期的前一阶段,这两个萃取罐釜并联交替操作;在这一操作周期的后一阶段,这两个萃取釜串联同时操作。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半连续式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工艺流程能充分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萃取潜力,提高萃取效率,降低能量消耗,可广泛用于萃取原料为固体及其混合物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7014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911128976.6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便于拆装且有效换热的金属氢化物储氢容器,涉及储氢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且能够有效进行换热的金属氢化物储氢容器。本发明包括:储氢合金罐、套筒、法兰和氢气阀门;储氢合金罐装于套筒内,由法兰通过橡胶垫圈和法兰螺栓螺母密封连接;法兰的中心位置装有氢气阀门;储氢合金罐的内部装有储氢合金粉末。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储氢合金在吸氢过程中由于晶格膨胀对容器内壁产生应力,使容器发生变形影响容器使用寿命;储氢合金长期循环稳定性差,需频繁更换;储氢合金导热性差,需储氢装置对外界进行热传递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20676.5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刘学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换热易装卸式固态储放氢装置,其特点包括:采用容器壳外的流体夹套层、和中轴回管换热套芯的外加内共同强化换热的方法,并通过传热金属托盘的热传导,从储氢填料的全表面快速将热量导入或导出;在传热金属托盘和储氢填料上加工多个纵向通气小孔,减小气流阻力,也大大增加储氢填料比表面积,提高储氢速率;打孔增加储氢合金介质的膨胀空间容量,使储氢介质块的外体膨胀率缩小,内部应力降低、不易挤结块失效;由于有各层间传热金属托盘的夹持托固、和温度升降与温度梯度的减缓,储氢填料不易碎粉,工作寿命大为延长;由于填料和托盘的分层离散组合,使装填或拽拉卸出填料的操作变得简单,部分或全部更换储氢填料变得相当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63906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610939832.9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流动控制和传热传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附壁振荡脉动吸附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获得一种全新的附壁振荡脉动吸附装置与方法,能克服通常吸附装置与方法所存在的吸附剂床层截面流速不均匀、吸附剂吸附饱和度不均匀、和气体脱离吸附剂之后沿截面各点的分离或净化程度不一致等低效问题。可以比传统的吸附装置缩小容量和体积,节省吸附剂装填量。脱附阶段也依然使用高效的脉动流动,可以缩短脱附再生的时间,和节省脱附所消耗的高温惰性气体或洁净的工艺气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