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87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03527.0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复旦大学
IPC: A61K39/00 , A61P33/12 , C07K14/435 , G01N33/5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9/0003 , C07K14/43559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日本血吸虫SjZF-like重组抗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重组抗原蛋白能诱导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并且减虫率显著提高,可达54.8%,是潜在的疫苗候选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016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61854.5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D1、ND4、和16S-12S rDNA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从而鉴定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样本地域株、和/或对日本血吸虫样本进行地域性种群聚类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简便、准确,且稳定性高,对于鉴定血吸虫病患者的原始感染地,判断病例是原发型还是输入型有很大帮助。也为日本血吸虫病的监测和流行现状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896586.9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33/12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长链非编码的双链RNA,其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双链RNA能够抑制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减少虫卵产生,有效减轻宿主肝脏的病理损伤。本发明还提供该双链RNA在制备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其对于血吸虫的虫体发育阶段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抑制虫体的生长发育和雌虫产卵,以及减轻对宿主的病理损伤,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84182.8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A61K31/7105 , A61P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血吸虫产卵的microRNA agomir及其应用,所述microRNA agomir能提高血吸虫体内miR‑1表达量,所述miR‑1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体外培养试验,确定针对性成熟血吸虫的作用时间、作用频率、作用剂型及剂量,发现这种miRNA agomir可大幅度升高血吸虫体内miR‑1的表达量,从而破坏血吸虫生殖器官(雄虫睾丸和雌虫卵巢)的正常形态结构,并抑制雌虫产卵。首次证实miR‑1可作为抗血吸虫的潜在药物靶点。该agomir有望成为抗血吸虫的替代手段,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96393.3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杀灭血吸虫的双链RNA及其应用,所述双链RNA的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通过动物实验,该双链RNA对血吸虫的虫体早期感染建立阶段(1‑30dpi)、感染建立后的虫体发育阶段(18‑30dpi)、建立感染后的成熟虫体阶段(26‑42dpi)均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不仅能够阻止血吸虫在宿主体内建立感染和有效抑制虫体的生长发育,还能够减少雌虫的产卵甚至杀灭已建立感染的虫体,以及减轻对宿主的病理损伤,具有巨大的治疗方面的潜力,可用于治疗不同发育阶段血吸虫的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81151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510866430.6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日本血吸虫地域特异性相关基因ND2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日本血吸虫地域特异性的方法,它包括检测个体的日本血吸虫ND2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从而区分日本血吸虫来源于湖区还是山区。基于本发明,通过简单的PCR扩增和测序,就能分辨来自中国西南山区和长江中下游湖沼区的日本血吸虫,有助于准确、快速地鉴定血吸虫病患者的初始感染地,判断是否异地感染的输入性病例,并为研究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和进化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46838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570957.4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组基于PCR快速鉴别小管福寿螺的种特异性引物,其序列为:上游引物为SEQ ID NO:1或其互补序列;下游引物为SEQ ID NO:2或其互补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对小管福寿螺进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目标样本的基因组DNA;(2)所提取的目标样本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用本发明提供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3)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观察目标位置是否出现特异性条带来判断福寿螺的种类是否为小管福寿螺。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用于鉴别小管福寿螺具有检测过程快、检测结果准确、分别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可实现大量样品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检测成本极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468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70957.4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组基于PCR快速鉴别小管福寿螺的种特异性引物,其序列为:上游引物为SEQ ID NO:1或其互补序列;下游引物为SEQ ID NO:2或其互补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对小管福寿螺进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目标样本的基因组DNA;(2)所提取的目标样本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用本发明提供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3)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观察目标位置是否出现特异性条带来判断福寿螺的种类是否为小管福寿螺。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用于鉴别小管福寿螺具有检测过程快、检测结果准确、分别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可实现大量样品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检测成本极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4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86127.1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复旦大学
IPC: C12N15/30 , C07K14/44 , C07K16/20 , C12Q1/6893 , G01N33/68 , A61K39/018 , A61P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田鼠巴贝虫2D41抗原蛋白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其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该田鼠巴贝虫2D41抗原蛋白在特异性IgG抗体反应中与14dpi~270dpi的鼠血清有持续高免疫反应,在免疫保护性试验中表现出明显降低虫血症的效果,相比佐剂组和自然免疫组虫血症均值下降35%左右。该2D41抗原蛋白既可用于检测或诊断田鼠巴贝虫病,还可用于制备降低虫血症的治疗和/或预防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78705.0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IPC: C07D405/14 , C09K11/06 , A61K49/0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近红外神经元示踪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学影像造影剂技术领域。具体为霍乱毒素B亚基与吲哚菁绿‑琥珀酰亚胺酯进行偶联反应构成的中枢与外周神经活体示踪近红外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探针包括:霍乱毒素B亚基与吲哚菁绿‑琥珀酰亚胺酯连接形成近红外探针的制备和成像应用方法,本发明探针能够特异性地靶向指示中枢和外周的神经纤维,实现对神经纤维的活体近红外二区荧光标记,并协助神经元变性性疾病的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