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复合绝缘子芯棒酥朽老化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13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5427.4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复合绝缘子芯棒酥朽老化的装置,属于老化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加速复合绝缘子芯棒酥朽老化的装置,通过外接有温湿度控制模块和控制面板对多因素自行调控;芯棒样品上设置的滤纸和铁片,通过控流模块对滤纸进行滴液。使电导液从上方滴落浸透滤纸,从而浸湿界面,模拟实际运行中护套破损,雨水侵入复合绝缘子内部并形成放电通路,能够更加精准且贴合实际地加速模拟芯棒酥朽状态,判明酥朽机理,最终指导绝缘子的现场运行评估。

    一种高耐电性能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79116.6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电性能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轮廓形状优化,构建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基本外形,利用二维轮廓函数描述盆体凸面和凹面的形状,考虑引入介电功能梯度材料分布,利用拓扑优化调整介电特性空间分布主动调控电场分布,进一步深度均化沿面电场;在详细设计阶段,根据介电分布拓扑优化的结果,将优化出的梯度绝缘区域转化介电常数不变的高介电区域,对高压侧金属附件及高介电区域的尺寸进行微调,采用遗传算法或蚁群算法寻找出最优的尺寸参量,完成对GIS/GIL用盆式绝缘子的设计。本发明能够充分拓展设计空间,实现沿面电场的深度抑制,达到提升盆式绝缘子击穿电压的目的。

    一种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双模态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612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636304.5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双模态无损检测方法,首先根据三维绝缘子内部不同位置的密度变化情况分割得到不同密度区域的边界,然后以几何信息作为输入,根据测量边界极板上电容的变化获得训练样本,经归一化处理后进行训练;将功能梯度绝缘子边界电容矩阵代入训练后的模型中,得到绝缘子内部对应材料分区内的介电常数数值的大小,完成无损检测。本发明结合ICT高空间分辨率与ECT直接介电反演的优点,实现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定形定参的无损检测需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在提高反演速度的同时也解决了参数反演过程的非线性与病态性的难题。

    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隔离的高压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954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976832.6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隔离的高压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处理单元和若干副放大器单元;主控制处理器单元包括主单片机和连接主单片机的主射频数据收发模块和主供电模块;副放大器单元包括从射频数据收发模块、信号调理采集模块、从单片机、DDS波形合成模块、滤波器模块、继电器模块、同相\反向放大器模块和与从供电模块;从射频数据收发模块、信号调理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从供电模块与从单片机相连;从单片机、DDS波形发生模块、滤波器模块、继电器模块、同相\反向放大器模块顺序依次相连。本发明解决了通过隔离放大器隔离电压过低问题;同时解决了基于隔离放大器或光耦隔离的放大器波形畸变问题。

    一种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双模态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612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36304.5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双模态无损检测方法,首先根据三维绝缘子内部不同位置的密度变化情况分割得到不同密度区域的边界,然后以几何信息作为输入,根据测量边界极板上电容的变化获得训练样本,经归一化处理后进行训练;将功能梯度绝缘子边界电容矩阵代入训练后的模型中,得到绝缘子内部对应材料分区内的介电常数数值的大小,完成无损检测。本发明结合ICT高空间分辨率与ECT直接介电反演的优点,实现介电功能梯度绝缘定形定参的无损检测需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在提高反演速度的同时也解决了参数反演过程的非线性与病态性的难题。

    一种基于表面天然微孔结构调控的高沿面耐电强度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05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3934.1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天然微孔结构调控的高沿面耐电强度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电压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将干燥后的二胺溶解在溶剂A中,再加入二酐,搅拌均匀后,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再加入造孔剂,高速搅拌至均匀分散,得到混合粘性溶液C;经涂膜,烘干,亚胺化高温加热,并自然冷却后,浸入液体B中萃取造孔剂,烘干后,得到基于表面天然微孔结构调控的高沿面耐电强度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表面具有天然的孔状结构,表面为沿电场的表面,沿电场表面密布着的通孔结构,闪络时电子在跳跃倍增过程中易掉入通孔结构,很难再返回表面,因而二次电子倍增过程得到抑制,形成二次电子崩的概率降低,从而实现沿面耐电强度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