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6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556156.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可信度的农村电网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台区的电网运行数据,生成第一信息;利用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一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台区中的故障发生情况,得到至少一个第一故障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台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故障信息中每个第一故障信息的第一可信度;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台区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一台区的设备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可信度,从所述至少一类第一故障信息中确定可信的第一故障信息,得到第二故障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农村配电网故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683787.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马杰 , 郭勇 , 李秋燕 , 刘向实 , 李小明 , 吴豫 , 董智 , 丁岩 , 全少理 , 杨卓 , 郭新志 , 于昊正 , 樊江川 , 孙义豪 , 高丽萍 , 陈帆 , 刘卫民 , 韩啸一 , 杨世辉 , 郭建宇 , 刘友波 , 任鹏哲 , 李争博 , 祁浩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GIS信息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和负荷灵活接入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将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输入至GIS系统内进行空间绘制,同时根据基站覆盖面积作为单位网格对GIS系统进行网格化划分,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基于新基建负荷的接入构建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通过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对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可接入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结合元胞自动机规划算法与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并基于约束对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求解配电系统的最大可开放容量以及对应的新基建负荷接入顺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7152.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于昊正 , 李秋燕 , 李科 , 皇甫霄文 , 马杰 , 郭勇 , 孙义豪 , 杨卓 , 丁岩 , 全少理 , 郭新志 , 樊江川 , 赵寒杰 , 李翠萍 , 朱星旭 , 侯香臣 , 高崑齐 , 张雨晴 , 邵岩 , 李军徽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排序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构建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结构、构建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纳能力评估指标、基于电压灵敏度排序对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其计算快速、收敛效果显著,在构建电压偏差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基于电压灵敏度排序,能够快速找到配电网极限承载能力下的光伏接入方案,其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14203.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控制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用电数据和仿真数据训练智能负荷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住宅可控有功功率需求关于需求响应控制信号的函数;然后,将该函数代入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模型中,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到当前需求响应控制信号;进而,将当前需求响应控制信号代入该函数,计算得到住宅可控有功功率需求;最后,将住宅可控有功功率需求、固定有功功率需求、商业有功功率需求、风机光伏出力、分布式发电机运行成本、储能系统成本代入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模型中,优化得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调度策略。该方案能够在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负载能力和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0484.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李文峰 , 马杰 , 张又文 , 蒋小亮 , 于昊正 , 全少理 , 郭勇 , 刘万勋 , 韩军伟 , 孙义豪 , 杨卓 , 樊江川 , 皇甫霄文 , 郭新志 , 向月 , 宋炎侃
IPC: H02H1/00 , H02H7/28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6/9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对配电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构建包含新能源发电单元的新型配电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将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本专利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装置,可以构建包含新能源发电单元的新型配电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并对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由于采用了配电网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自动构建方法,数模融合建模技术,数据流及业务流建模方法,提高了业务应用计算效率,减轻了电网调度及规划人员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73926.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于昊正 , 全少理 , 皇甫霄文 , 樊江川 , 贾淋茗 , 王锐 , 郭建宇 , 苗福丰 , 郭新志 , 刘洋 , 李秋燕 , 俞飞 , 李锰 , 马杰 , 孙义豪 , 张又文 , 陈江涛 , 李斐 , 王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储能控制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故障电压波动平抑方法,涉及微电网领域。基于储能控制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故障电压波动平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光伏和风机的数学模型;分析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建立基于储能控制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状态电压波动平抑模型;通过仿真验证储能控制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储能控制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故障电压波动平抑方法,用于解决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而可能造成的配电网故障消除后电压波动问题,为后续大量新能源设备并网时配电网故障消除后控制电压稳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78080.5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2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次网分层理念的老城区架空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方法,步骤如下:分别获取待优化区域的电网基础数据;根据获取的待优化区域的电网基础数据,诊断待优化区域内线路运行情况、设备装备水平,确定待优化的对象、网架结构的合理性及可优化的空间,从而对待优化区域内线路进行待优化确认;待优化区域内线路的架空辐射型大分支构建分支线灵活转切系统,对架空辐射型大分支线路进行优化,构建联络型的次干网,实现分支联络以及主次网架分层运行;对分支线灵活转切系统所投切主干线路进行热稳定校验;本申请通过主次分层的理念,构建联络型的次干网,通过提高次干网转供能力缩短故障恢复时间,从而解决老城区网架结构改造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46114.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14 , H02J3/00 , G06F18/23213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源荷双侧高维随机量的新型配电网概率评估方法,包括获取T年内风电场出力、光伏电站出力、配电系统用户负荷日内时序数据;利用改进聚类算法对风光荷时序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建立风光荷不确定性日内时序典型场景;基于配电网经济、技术、可靠性指标模型,建立配电网综合指标评估体系;考虑配电网各类运行约束,以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模拟配电网最优运行状态,计算得到所有场景下配电网各类经济技术指标的期望值;建立风光荷概率分布模型及配电网元件可靠性模型,N次抽样模拟系统运行状态,计算得到系统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源荷双侧的高维随机量,合理评估了新型配电网经济安全运行能力和可靠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5479.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V10/762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K‑means的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导入台区的电力负荷历史数据,采用K‑近邻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数据;对归一化后的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得到该台区的负荷类型;构建一个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网络结构,并对不同类型负荷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在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中,采用Adam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基于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预测该台区的电力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深度挖掘数据提供的特征并降低特征的复杂度,提高对台区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73790.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马杰 , 李文峰 , 蒋小亮 , 于昊正 , 张又文 , 宋炎侃 , 李科 , 刘万勋 , 韩军伟 , 郭勇 , 孙义豪 , 杨卓 , 全少理 , 樊江川 , 皇甫霄文 , 苏子乐 , 路向东
IPC: H02J3/00 , G06F18/20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配电系统的多层级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配电网负荷数据采集并预处理;步骤2、选择配电网整体预测层级;步骤3、选择预测模型,并进行对应层级负荷预测;步骤4、进行配电网系统整体负荷预测;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配电系统的多层级负荷预测方法,考虑了配电网系统的层级关系,可分层级对配电网系统进行负荷预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配电网高电压等级的负荷预测;无论选择配电网系统的哪种层级和哪种负荷预测模型,均能够预测整个配电网负荷,预测结果有效利用了配电网系统的层级关系和系统性,预测方法通用性好,泛化性能好,各类配电网和设备均适用,应用价值很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