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7560.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参与电网AGC调节的运行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通过针对不同储能联合调频系统,计算发电侧、电网侧和社会侧的收益和储能侧收益;并通过计算指标综合权重获取储能联合调频系统的综合效益,再比较不同数量的综合效益值,即可确定使用最优的配置情况。本申请的储能参与电网AGC调节的运行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量化效益指标,为优化操作提供科学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0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68752.8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高压分层接入下的换相失败预防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压接入模块、低压逆变阀组的第一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高压逆变阀组的第二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低压协调控制器、高压协调控制器、异或逻辑原件、低压触发控制系统、高压触发控制系统,采用协调控制,当一层系统发生故障后,将非故障层逆变阀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的启动时间提前到与故障层逆变阀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的启动时间相同,实现二者的同时触发,在对称故障及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均可以有效提升非故障层逆变阀组的换相失败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3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62136.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空载变压器最严重合闸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推导得到励磁涌流的准稳态表达式;对励磁涌流的准稳态表达式做傅里叶分解,得到励磁涌流中各次谐波的准稳态表达式;求得各次谐波电压相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饱和角的大小;求最严重饱和角;求各次谐波对应的驱动点阻抗求出各次谐波电压对应的衰减阻尼率;根据各次谐波电压的衰减阻尼率的大小,对最严重饱和角的求解公式进行修正;根据饱和角和合闸角之间的关系,由最严重饱和角求得最严重合闸角。本发明通过谐波电压相量之和作为评估励磁涌流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在计算该指标时涉及了各次谐波电压的衰减特性,从而使我们的计算结果的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72714.8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流侧触发角紧急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方法,根据换相失败的机理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当直流系统一次参数、控制系统及交流系统电压确定时,换相失败是否发生与整流侧触发角和逆变侧触发角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且整流侧触发角与逆变侧触发角不存在任何耦合关系,因此交流系统故障后,根据一定的逻辑改变整流侧触发角能够快速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了可变故障检测阈值、可变惯性时间常数,且其直接控制整流侧触发角,不须经过PI控制环节,因此具有响应快速的优点;本方法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几率,维持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9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15752.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无功电压灵敏度及暂态电压特性的两阶段电网分区方法,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特高压受端电网,构建了两阶段电网分区模型,包括:通过改变负荷节点和新能源接入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计算节点间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数据,并基于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和节点间拓扑关系,采用谱聚类算法进行初始分区。考虑故障阶段和故障恢复阶段的节点暂态电压特性,构建节点暂态电压特性指标,并选取初始分区中的代表节点。基于不同暂态电压特性矩阵和轮廓系数,采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第二阶段分区,形成两阶段电网分区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大电网数据处理维度高、计算量大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并网的电网动态分区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0307.2
申请日:2022-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动态无功源规划预选补偿点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协同平台的多个电网运行方式,对影响电压稳定性的严重故障进行暂稳扫描,生成电网严重故障集;对电网严重故障集进行暂态时域仿真,得到故障后的母线电压信息,依据母线电压信息,确定电压薄弱区域;根据电压薄弱区域,分别对各母线节点增加等量的无功补偿,计算动态灵敏度,并以直流换相失败次数和动态灵敏度作为节点补偿效果评价指标,确定预选补偿点;为预选补偿点配置动态无功源。本发明首次将预选补偿点的选择与动态无功源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利于动态无功源精准配置,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减少无功调度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49849.3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1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同步调相机容量配置方法,其步骤如下:分别在BPA和MatLab中建立电力系统暂态仿真模型和调相机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初始化个体数量n,交叉率c,变异率v,最大迭代次数N,收敛误差ε等参数,随机生成初始种群,开始迭代;BPA读取调相机容量进行暂态仿真,生成仿真数据,MatLab读取仿真数据,归一化处理数据,计算当前种群的适应度函数;保存适应度函数最小的个体记为SCo;基于遗传算法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生产新一代种群,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是则跳出迭代,若否则继续进行迭代。本方法基于遗传优化算法实现了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同步调相机容量配置问题的自动迭代和优化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73137.5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Inventor: 刘明洋 , 王骅 , 李程昊 , 姚德贵 , 高泽 , 李琼林 , 方舟 , 潘晓杰 , 刘芳冰 , 邵德军 , 潘雪晴 , 张慕婕 , 张迪 , 王建波 , 陈幸伟 , 张皓 , 曹晓璐 , 黎量子 , 石梦璇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集电场阻抗‑扰动电压指标的风电场实用等值建模方法和装置,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电场的节点阻抗矩阵,计算各风电机组的Z‑U指标;将风电场中的机组先根据Z‑U指标进行一次分群,再依据机组类型进行二次分群,然后按照机组初始工况进行三次分群,得到风电场的机组分群信息;将归为一群的机组等值为一台机,获得多台等值机,每台等值机发电端到并网点的变压器、集电线路也依次等值,获取等值变压器阻抗参数、等值集电线路阻抗参数,得到风电场的实用等值模型。本发明建模方法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施,降低仿真复杂性和仿真时长,而且准确度高、可操作性强,为优化新能源涉网参数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741875.2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昆 , 谢岩 , 饶宇飞 , 唐晓骏 , 李程昊 , 马世英 , 田春笋 , 高雯曼 , 高泽 , 张鑫 , 王建波 , 申旭辉 , 方舟 , 霍启迪 , 崔惟 , 李晶 , 罗红梅 , 曹晓璐 , 吉平 , 黎量子 , 李晓珺 , 李媛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双特高压直流馈入网架的关键断面通道检修评估方法,属于电力运维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1:计算受端两回直流检修方式下的多馈入短路比MSCR或分层直流短路比HSCR;步骤2:判断关键断面内是否存在某条线路检修后某一直流MSCR或HSCR低于限值MSCRmin或HSCRmin,若是,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4,步骤3:调整直流功率以满足多直流有效馈入短路比要求,步骤4:计算不同通道检修后两回直流i,j间耦合指数,步骤5:耦合指数较低对应的通道检修时可减小双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区域。本发明能够定量评估关键断面通道检修对双特高压馈入网架的影响,降低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故障区域,提高检修效率,提升直流送受端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05391.7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送同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确定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等级和各换流站间等效联系阻抗,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同送同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利用多馈出和多馈入电压交互因子推导得到同送同受电压交互因子(MO‑MIIF),再由该因子推出同送同受系统有效短路比,通过有效短路比作为同送同受系统受端电压支撑能力的评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