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9789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02448.9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压台区kmeans聚类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若干台区的相关电气特征参数,建立样本数据集;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述样本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将高维数据集降维到低维数据集;然后,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所述低维数据集进行聚类;最后,运用t-SNE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降维三维分类结果显示。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减少了对于初始值的依赖,提高了低压台区聚类的准确性,为下一步进行典型台区的线损计算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825223.1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锰铜分流器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锰铜分流器各关键尺寸参数设计。首先结合锰铜分流器实际制造工艺参考锰铜分流器的稳健性,建立感应电流的多目标全局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优化,基于构建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最终获得锰铜分流器全局最优结构设计尺寸。本发明可选取较优的锰铜分流器的设计参数,相对于原有的锰铜分流器既提高了锰铜分流器的抗工频磁场干扰能力,同时提高锰铜分流器的稳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30083.0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表端子温度检测方法,采用多种群互生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径向基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电能表端子温度的间接测量,属于电能计量领域。本发明采用K‑Means++算法确定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中心向量、采用多种群相互影响的方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宽度系数、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根据优化算法计算出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最佳参数,并构建全新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构建适合检测电能表端子温度的模型,使电能表端子温度的检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78721.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羿力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激光用光陷阱结构,属于光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腔体、三角体组、圆锥结构和反射镜,腔体上开有入光端口,三角体组位于腔体的入光端口处,且三角体组固定在腔体内,圆锥结构固定在腔体内,圆锥结构正对于入光端口,圆锥结构用于吸收入光端口处的光线,反射镜位于腔体的内侧壁上,并且固定在腔体中,反射镜用于接收圆锥结构上射出的光线,反射镜能够将光线反射到所述三角体组上,光线从入光端口依次通过圆锥结构和反射镜后,再到三角体组上;本发明有益效果:圆锥结构实现对光线的高效收集和聚焦,三角体组吸收大部分的光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79789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0502448.9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压台区kmeans聚类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若干台区的相关电气特征参数,建立样本数据集;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述样本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将高维数据集降维到低维数据集;然后,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所述低维数据集进行聚类;最后,运用t‑SNE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降维三维分类结果显示。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减少了对于初始值的依赖,提高了低压台区聚类的准确性,为下一步进行典型台区的线损计算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25223.1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锰铜分流器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锰铜分流器各关键尺寸参数设计。首先结合锰铜分流器实际制造工艺参考锰铜分流器的稳健性,建立感应电流的多目标全局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优化,基于构建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最终获得锰铜分流器全局最优结构设计尺寸。本发明可选取较优的锰铜分流器的设计参数,相对于原有的锰铜分流器既提高了锰铜分流器的抗工频磁场干扰能力,同时提高锰铜分流器的稳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84394.5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风向、宽工作风速的微风能量收集器,包括外壳、旋转轴以及集流器,所述外壳的内腔顶部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内侧底部设有离心离合器,所述升降台的中部内侧开设有半球槽,且所述离心离合器嵌入设置在半球槽,所述离心离合器包括第一套管以及三个离心体,三个离心体的边缘处均与升降台抵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周面分别固定设有三个第一凸杆以及三个第二凸杆。本发明在低风速时,升降台外壁的第一磁铁块与外壳内壁的压电片顶端的第二磁铁块产生斥力使压电片发生形变,基于压电效应发电;当风速逐渐变大时,升降台外壁的第一磁铁块与外壳内壁的闭合线圈由于电磁感应发电,达到了低启动风速、宽工作风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330083.0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表端子温度检测方法,采用多种群互生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径向基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电能表端子温度的间接测量,属于电能计量领域。本发明采用K‑Means++算法确定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中心向量、采用多种群相互影响的方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宽度系数、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根据优化算法计算出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最佳参数,并构建全新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构建适合检测电能表端子温度的模型,使电能表端子温度的检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658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02203.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MO用户检测与信道估计装置及方法,包括导频序列生成模块,信道估计模块,用户检测模块;所述导频序列生成模块使用单层复数全连接神经网络产生用户的导频序列,将导频序列分配并发送给基站所服务的用户,所述信道估计模块内置一个基于AMP算法形式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基站接收信号和已知导频序列为输入,以信道矩阵为输出,所述信道估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户检测模块,所述用户检测模块以信道矩阵为输入,以用户活跃度向量为输出,得到用户检测的结果;本发明采用了基于AMP形式的神经网络进行信道估计,比普通的神经网络使用更少的参数,进而更易训练,比AMP拥有更高的准确度,收敛性,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25748.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 G06F18/2134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状态在线评估方法及装置,旨在不停电接入标准电压互感器的情况下,也无需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从高压线路断开,实现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状态的在线评估。该方法包括:基于滑动平均方法,将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输出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残差统计量指标,基于最小二乘法,得到了评估指标阈值,通过判断统计量指标是否在阈值范围内,确定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误差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状态评估的问题,提升了现场工作效率,推进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状态检修和常态化监测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