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8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02173.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本发明针对空调负荷的集群响应特性刻画,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响应特性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单台空调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建立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再基于此,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设定值变化条件下的功率变化值,建立训练样本;进一步,利用深度置信网络训练得到空调负荷集群的聚合响应特性(已知空调温度设定值变化条件下的功率变化量),从而指导电力公司开展需求侧管理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70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1408521.2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F40/284 , G06F40/289 , G06F40/2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物联网不同领域创新技术的关联程度分析判断方法,属于用于管理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电力物联网划分8个子领域,经检索获取文献并对文献提取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发表年份作为文献数据;提取摘要中包含关键词的句子作为Spacy工具的输入并训练得到实体识别模型,再遍历摘要中每个句子进行实体识别得到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术语;使用词嵌入模型将中英文文献数据映射至中英文双语词嵌入矩阵,构建关键技术术语与子领域的共现矩阵,计算任意两个所述子领域的二维互信息,最后根据二维互信息量判断任意两个子领域的创新技术之间的关联强度。该方法可为不同领域电力物联网创新技术之间的关联程度判断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841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619424.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跨江高塔拉线自动涂油装置,动力单元、涂油单元;涂油单元包括底座、涂油框架以及滚轮框架;所述滚轮框架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滚轮框架两侧设置多个所述涂油框架;在设在所述滚轮框架一侧所述涂油框架上设置第一储油油箱、涂油控制单元以及涂油工具,设在所述滚轮框架另一侧的所述涂油框架配重;所述第一储油油箱与所述涂油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涂油控制单元与所述涂油工具连接;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前端固定杆与所述动力单元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很好地完成跨江高塔拉线涂油工作,经济高效,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721219.X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00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商业建筑用能控制方法,涉及已知的商业建筑中的公共区域用电和转供电终端用户用电,包括以下步骤:最开始将商业建筑中的转供电终端用户进行分类;然后建立转供电终端用户运行模型;接着建立转供电终端用户的运行成本模型;接下来建立公共区域运行模型;进一步建立转供电主体成本模型;更进一步建立商业建筑用电控制模型,最后求解商业建筑用电控制模型输出求解结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建模仿真求解得到商业建筑分时电价,比现有技术通过经验得到商业建筑的分时电价更加科学和合理,使得整个商业建筑的需求响应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02173.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本发明针对空调负荷的集群响应特性刻画,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响应特性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单台空调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建立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再基于此,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设定值变化条件下的功率变化值,建立训练样本;进一步,利用深度置信网络训练得到空调负荷集群的聚合响应特性(已知空调温度设定值变化条件下的功率变化量),从而指导电力公司开展需求侧管理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0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44956.0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29/08
Abstract: 一种通信设备挂载信号的确定方法,建立电力杆塔上挂载的通信设备与输电线的相对位置模型,计算通信设备在电力杆塔上受到的干扰场强,进而判断判断挂载点处无线电干扰场强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给出的这种电力杆塔上挂载的通信设备所受的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提供了验证挂载点处无线电干扰赋值是否符合标准的有效方法,此方案可提高在电力杆塔上挂载通信设备的效率,将加速5G建设的进程,并在建设过程中节省更多社会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070755.8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1R31/72 , G06F18/213 , G06F18/00 , G06F18/214 , G01R31/6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绕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油浸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布设光纤振动传感器;在低压绕组上方区域布设光纤光栅温度应力传感器;在变压器低压侧安设电流、电压互感器;通过改变油浸变压器绕组松动程度,在变压器负载运行时,测量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温度应力信号、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振动特征;并基于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构建训练集对建立的绕组松动判别模型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后的模型检测油浸变压器绕组状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绕组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判断油浸变压器绕组松动情况,具有准确性高、适用性好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21219.X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00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商业建筑用能控制方法,涉及已知的商业建筑中的公共区域用电和转供电终端用户用电,包括以下步骤:最开始将商业建筑中的转供电终端用户进行分类;然后建立转供电终端用户运行模型;接着建立转供电终端用户的运行成本模型;接下来建立公共区域运行模型;进一步建立转供电主体成本模型;更进一步建立商业建筑用电控制模型,最后求解商业建筑用电控制模型输出求解结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建模仿真求解得到商业建筑分时电价,比现有技术通过经验得到商业建筑的分时电价更加科学和合理,使得整个商业建筑的需求响应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0755.8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1R31/72 , G06F18/213 , G06F18/00 , G06F18/214 , G01R31/6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绕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油浸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布设光纤振动传感器;在低压绕组上方区域布设光纤光栅温度应力传感器;在变压器低压侧安设电流、电压互感器;通过改变油浸变压器绕组松动程度,在变压器负载运行时,测量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温度应力信号、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振动特征;并基于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构建训练集对建立的绕组松动判别模型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后的模型检测油浸变压器绕组状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油浸变压器绕组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判断油浸变压器绕组松动情况,具有准确性高、适用性好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413521.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物联网双创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值的获取方法,属于适用于管理预测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先选择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并构建指标,对影响指标评分的因素进行量化并对指标赋权,构建指标的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构建指标的评分矩阵,通过计算选择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按照不同转化方式分别对科技成果转化值进行建模,最后求解得到科技成果转化值。该方法充分利用园区云端管理平台的数据,提高信息系统的数据利用率并可以获得电力物联网双创园的最大化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进而能够起到支持刺激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工作,并促进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