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2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468046.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式滤波器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V2G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蓄电池、双向DC/DC变换器、三相全桥变换器、滤波器、电网及控制系统,并同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V2G系统的集成式滤波电感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集成式电感的电磁有限元建模;S2、对集成式电感的参数化扫描;S3、计算不同电流激励、转子角度情况下的电感磁链,得到高精度电感模型的数据基础;S4、基于线性电感V2G系统电压电流谐波提取;S5、集成式滤波电感在工频转速下的谐波分析与优化。本发明降低了V2G系统中集成式滤波器引起的低频谐波,为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并入电网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V2G系统模型无法充分考虑集成式滤波器引入的低频谐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8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241465.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电终端缺陷特征自诊断方法及系统,以降低配电终端缺陷率,提高配电终端运维效率,促进即插即用配电终端大规模接入配电网。该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终端缺陷问题构建缺陷多维度影响因素体系与缺陷分类体系。然后基于配电终端的结构模型,融合关联规则数据算法模型,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终端缺陷分析及自诊断方法。最后根据该模型分析配电终端缺陷数据,构建缺陷规律规则库与缺陷自诊断规则库,分析终端缺陷产生机制,对终端缺陷进行多维度综合自诊断。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终端消缺能力与效率,降低配电终端缺陷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因终端缺陷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缓解当前配电网运维工作的压力,具有重要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02173.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本发明针对空调负荷的集群响应特性刻画,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响应特性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单台空调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建立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再基于此,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设定值变化条件下的功率变化值,建立训练样本;进一步,利用深度置信网络训练得到空调负荷集群的聚合响应特性(已知空调温度设定值变化条件下的功率变化量),从而指导电力公司开展需求侧管理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4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17679.7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配电网负荷侧多元调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1)数据准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数据、灵活性资源基本特性、配电网系统的基本参数相关信息;(2)对接入众多灵活性资源的主动配电网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内部资源参与配电网运行的方式;(3)考虑配电网系统潮流约束以及配网内部各节点运行约束,以系统网损与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网调压数学模型;(4)基于强化学习的思想,将调压任务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立主动配电网调压的马尔科夫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SVC等配电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避免了复杂物理建模的同时协调配网内部众多资源参与配网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6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154998.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与分布式电源的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拓扑与分布式电源规划技术领域,首先,针对分布电源接入的双极直流配电系统给出潮流计算方法;其次,提出了双极直流配电系统拓扑与分布式电源双层协同优化模型,下层以网络损耗、电压偏差、母线负荷的失电比为目标函数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与容量,上层以线路建设年平均成本、分布式电源年运维成本、主网购电成本、负荷失电成本与分布式电源补贴额之和为目标函数优化系统的拓扑;再者,针对蜣螂算法在协同优化问题中高维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约束下收敛性差的问题,采用Bernoulli映射与黄金正弦算法分别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头部混沌变异与身体融合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24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275331.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3M7/3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高频电力数据深度无损压缩方法及系统,使用自注意力挖掘数据局部信息设计新型的T‑Transformer模型,增加高斯先验,加强数据的相关性;对模型输出概率使用算术编码器压缩;最后,对编码得到的区间采用比特编码,进一步提升压缩性能,节省数据存储空间,实现高效的电力数据无损压缩。传统电力压缩算法只能局限于正弦频率型数据,如小波变换等,而对家庭区实测用电数值,单位为安培、伏特等物理参数数据的压缩性能明显下降。本发明提出一种深度无损压缩方案,对电力数据从语义角度将特征空间分割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深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3107.5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平行插板环向加劲肋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节点钢材弹塑性假定下将环向加劲板断面转换为T形断面的简支梁模型,根据情况按照不同公式计算考虑加劲肋宽度与主管直径比值影响的节点承载力P1,然后,根据公式计算考虑加劲肋本身屈曲情况的节点承载力P2,最后,比较P1与P2大小,计算节点承载力最大弯矩值Mmax。将本发明计算的结果通过与对应尺寸参数节点的试验结果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其可满足设置平行插板和环向加劲肋下的钢管节点的涉及需求,为实际工程中节点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有利于钢管平行插板环向加劲肋节点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0027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629418.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41/14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网络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该电力通信网络评估方法包括:根据业务需求生成网络评估请求;在逻辑域内确定服务功能链,确定网络评估请求与服务功能链的第一匹配程度;将服务功能映射到物理设备,确定服务功能链与物理设备的第二匹配程度;基于上述匹配程度确定服务功能链与物理设备的性能指标的匹配概率及对应的契合熵;基于契合熵以及服务功能链的资源使用成本确定评估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效用值。可解决电力通信网络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的问题,实现基于业务与网络的契合程度对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架构以及资源调度系统的及时评估,提升网络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29337.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GIL‑架空线混联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抑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GIL和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参数和电气参数;搭建混联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模拟计算发生雷击故障时混联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的幅值;其中,雷击故障的类型包括雷电反击和雷电绕击;选择避雷器型号和布置方式,生成混联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抑制设计方案;验证模拟执行设计方案之后混联输电线路上的最大雷击过电压是否低于允许值,若最大雷击过电压低于允许值,则设计方案可行;若最大雷击过电压高于允许值,则重新生成设计方案。本发明对GIL‑架空线混联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抑制作用更明显,兼顾雷击过电压抑制效果和设计方案的成本,为混联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5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561998.9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N7/02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状态感知方法,建立面向城市各种能源状况的包括各个站点的供能可靠性,用能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其中涵盖电气设备性能指标、系统运行状态指标、经济与社会效益量化指标及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