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87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581072.4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出线保护与线路保护的配合问题,针对辐射状线路和手拉手线路,分别提出了利用负荷功率方向、接地故障暂态功率方向与各终端延时配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分别实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就近隔离。所有上游健全区段无需停电便可切除故障,在手拉手网络中,下游健全线路也可直接转移至备用电源。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模式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配电线路保护装置,实现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快速、准确处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1072.4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出线保护与线路保护的配合问题,针对辐射状线路和手拉手线路,分别提出了利用负荷功率方向、接地故障暂态功率方向与各终端延时配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分别实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就近隔离。所有上游健全区段无需停电便可切除故障,在手拉手网络中,下游健全线路也可直接转移至备用电源。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模式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配电线路保护装置,实现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快速、准确处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9448220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20169617.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断路器主支路,包括:快速机械开关及其触发回路、主支路阀组、旁路开关、供能模块、通风风道、冷却风扇;所述主支路进行分层布置,其中主支路阀组、通风风道、冷却风扇、供能模块和旁路开关布置在直流断路器柜体上层,快速机械开关及其触发回路布置在下层;所述主支路阀组与旁路开关并联连接;所述主支路阀组与快速机械开关串联连接;所述触发回路电气连接于快速机械开关;所述供能模块与主支路阀组之间既存在机械连接又存在电气连接;所述通风风道的一端连接主支路阀组,另一端连接冷却风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易于装配及维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6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49148.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3/00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中FTU智能终端和DTU终端的联合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给出多个观测区域;基于观测区域构建考虑FTU智能终端配置的虚拟流模型;根据虚拟模型和可观测性评估指标构建目标函数,并结合虚拟流的运行约束条件,确定FTU智能终端的初始配置方案;结合FTU智能终端的初始配置方案,以及配电网中的互连开关节点,给出联合FTU智能终端和DTU终端的最终配置方案。本发明可以实现配电网的高效监测和管理,提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快速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2728.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电站出力规划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利用重力储能电站的出力规划解决配电台区尖峰负荷问题,在实现削峰填谷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本发明规划方法通过对配电台区的调峰时段进行高峰时段、低谷时段和平时段的三个时段划分,并设置各时段的充放电约束,基于此构建了以预设放电深度下循环充放电量与实际充放电量偏差最小为的目标,通过对所构建的规划模型求解获取重力储能的规划方案,该方法中储能可基于负荷趋势特征提取的削峰填谷调度,同时该方法综合考虑峰谷电价时段和实际负荷预测信息,避免峰谷时段划分与实际负荷高峰错配,实现了具有经济性的削峰填谷调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4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457985.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导限流装置,包括呈立方体的骨干支架、连接于骨干支架对称端面的弓形支架、超导线圈以及用于储纳冷却介质的外壳,所述骨架置于外壳内,所述超导线圈固定于弓形支架上。有益效果:使限流元件中电感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分流的均衡性,避免超导限流单元因失超温度过高而被烧毁;并且具有性价比较高、超导材料用量较少、限流速度较快、限流效果较好且可独立配置、电感均匀性好、控制方式灵活、均流控制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96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41235.7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8 , G01R31/36 , G01R31/396 , G01R3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组SOC的估算方法,包括:将储能电池组SOC的取值范围[0,100%]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区间,各区间采用对应不同的SOC估测方法;获取接入储能电站前的储能电池组的SOC初始值,按SOC初始值所处区间进行对应的SOC估测,再按估测结果所处区间进行重新估算,不断重复重新估算过程。本发明方法对储能电池组的SOC取值范围进行划分,对每一划分区间采用不同的估测方法,能够避免因长期采用单一估测方法产生较大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1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829074.0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六统一”标准的虚端子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标准设备模板;2)根据步骤1)建立的标准设备模板,建立标准虚端子连接模板;3)获取标准虚端子连接模板的匹配关键字;4)获取所有站内的IED列表,解析IED包括IED描述和IEDname;获取所有站内IED的inputs信息,根据索引路径找到发送侧和接收侧的描述的映射关系;5)选择接线方式,并根据SCD文件中解析的IED列表,通过IED与标准虚端子连接模板的匹配模块进行依次匹配。有益效果:通过预定义标准的虚端子连线关系模板,依据描述匹配的原则对SCD中的虚端子连线进行匹配及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92087.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大威 , 王之伟 , 韩杏宁 , 孙文涛 , 吴倩 , 彭竹弈 , 郭莉 , 张文嘉 , 王荃荃 , 宋杉 , 徐遥 , 黄俊辉 , 王旭 , 赵菲菲 , 许偲轩 , 高正平 , 窦飞 , 祁万春 , 韩笑 , 范逸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送出并网场景的交直流拓扑方案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海上风电送出工程的需求生成所有可能的拓扑方案;然后,以三种典型的海上风电外送拓扑方案为基准,将拓扑方案分成三条技术路线,设置对应的判别条件,利用判别条件排除缺乏技术可行性的拓扑方案;对于具有技术可行性的拓扑方案,根据所属技术路线对拓扑中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形成若干粗略技术方案;再对各个粗略技术方案分别进行纵向经济性优选流程,形成若干优选方案;最后,对各个优选方案进行横向经济性优选,比较全部优选方案的总成本;该方法综合考虑多种拓扑方案技术特点与适用性、经济性,有助于规范海上风电送出方案的设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5197.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测量终端配置的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图;根据拓扑结构图,给出可观测分支集合和可观测节点集合并划分可观测岛;对每个可观测岛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配电网的观测性;根据配电网的观测性,使用优化模型对配电网中测量终端的位置和数量进行优化,得到测量终端配置的优化结果,优化模型为基于修正后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测量终端配置的优化,用于平衡测量终端的成本和配电网的观测性。本发明通过对配电网中的节点和分支进行分析,得到配电网的观测性并使用优化模型对配电网中的测量终端进行配置优化,优化模型平衡了测量终端的数量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电网的可观测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