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1823.1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文艳 , 张玉跃 , 滕静怡 , 刘晓明 , 安鹏 , 赵龙 , 李沐 , 陈博 , 孙东磊 , 袁振华 , 张丽娜 , 孟祥飞 , 孙毅 , 刘蕊 , 王宪 , 王耀 , 张惠雯 , 石冰珂 , 赵宇彤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构网型储能提高关键断面输电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构网型储能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考虑构网型储能接入后对系统戴维南等效阻抗的影响以及构网型储能采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改变构网型储能的接入位置和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相关参数,分别计算获取不同改变场景下的电网电压支撑强度特征以及电网频率支撑强度特征;将不同改变场景下的电网运行特征、电网电压支撑强度特征和电网频率支撑强度特征输入新能源功率送出关键断面最大输电能力的快速评估模型中,获取构网型储能接入前和接入后断面最大输电能力的变化情况,快速评估构网型储能对提高新能源功率送出关键断面输电能力的作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427.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文艳 , 孟祥飞 , 滕静怡 , 刘晓明 , 张玉跃 , 安鹏 , 赵龙 , 李沐 , 陈博 , 袁振华 , 张丽娜 , 孙东磊 , 孙润稼 , 孙毅 , 刘蕊 , 王宪 , 王耀 , 张惠雯 , 赵宇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场景生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风电爬坡场景难以适应极端事件的问题,提出了极端天气下风电爬坡场景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基于极端台风天气模型得到风速时空分布,并结合机组的风速‑功率构建出力场景,采用生成式对抗网络实现场景的扩充增强,进而基于相关性理论和爬坡评估指标进行爬坡场景集的筛选构建,基于聚类算法实现典型爬坡场景的筛选,所提方法满足风电集群出力的时空相关性,可以有效代表极端天气下的风电集群的爬坡出力场景,更加符合风电集群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9279.X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互联多层级配电网的消纳空间分布式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消纳空间计算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互联多层级配电网的基本数据;基于基本数据,以各层级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增加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建立消纳空间测算模型;通过对层级之间联络线的解耦,将消纳空间测算模型进行分解,进而对分解后的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得到各层级配电网最优的消纳空间;本发明考虑互联多层级配电网结构,构建以各层级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为目标的测算模型,通过对层级之间联络线的解耦,对测算模型进行分解,进而进行分布式求解,得到多层级配电网最优的消纳空间,提高多层级配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88289.9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宪 , 文艳 , 王亮 , 陈博 , 安鹏 , 刘晓明 , 刘海涛 , 赵龙 , 李沐 , 郑志杰 , 孙东磊 , 张涌琛 , 张玉敏 , 孙毅 , 刘蕊 , 孟祥飞 , 王轶群 , 王耀 , 张惠雯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资源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及灵活性需求的电力资源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构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供需平衡模型;根据所构建的灵活性供需平衡模型,计算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裕量;考虑所得到的灵活性裕量,构建电力资源双层规划模型;通过多目标寻优求解所构建的双层规划模型,得到电力资源规划方案,完成电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提高电力资源结构优化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05629.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毅 , 刘蕊 , 王宪 , 王耀 , 张惠雯 , 石冰珂 , 孙东磊 , 赵龙 , 刘晓明 , 陈博 , 郑志杰 , 杜鹏 , 梁荣 , 杨波 , 杨扬 , 綦陆杰 , 曹相阳 , 薄其滨 , 张家宁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高低频分量的区域光伏功率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气象数据、潮流数据和光伏阵列板的倾斜角;根据辐照度波动公式提取低光伏板阵列倾斜角AOI及低辐照度波动的有效数据,根据有效数据构造观测信号,从而形成对待估计量有效光伏容量的有效表达式;确定有效光伏容量和光伏负荷相关系数的初始值,作为循环迭代步骤的输入,通过梯度下降法循环迭代更新有效光伏容量和相关系数的值,直到满足阈值要求,获得最终的有效光伏容量,进而获得光伏发电功率的低频分量;通过计算高压线路潮流的高频分量来获得光伏发电功率的高频分量,并与低频分量求和获得最终的光伏发电功率的估算值;本发明最终实现光伏功率和容量的精确实时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9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53020.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得到配电网的所有典型日场景;对于每个典型日场景下的所有电压越限时段,分别计算当储能设备接至配电线路最末端时,满足配电网所有节点电压不越过电压上限值所对应的最小储能功率以及最小储能容量;根据所有典型日场景下的最小储能功率和最小储能容量,计算满足所有典型日场景下配电网所有节点电压不越过电压上限值时,储能设备对应的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并将额定功率以及额定容量确定为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结果。本方法可以快速求取储能优化配置方案,降低了配电网的储能优化配置的复杂度,提高了配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2914.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改进Benders分解的储能装置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经济性最优原则,以储能电站安装、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网损最低为目标,构建储能电站规划模型;获取储能电站自身约束及系统级约束;采用改进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求解储能电站规划模型,将储能电站规划模型分解为规划主问题和运行子问题,利用分支定界法生成改进后的割平面,交替迭代求解,获取储能电站的接入位置、接入数量和接入容量;本发明考虑经济性准则,建立包含风光电源和储能装置的网络规划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利用改进割平面的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在保证规划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了模型求解收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385875.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38 , H02J3/06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最大承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生成多种随机场景;对于每一种随机场景,分别得到节点电压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基于节点电压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确定节点电压置信区间,并计算出节点电压最大越限概率和配电网电压平均越限概率;对当前配电网电压质量进行评估;若配电网电压质量符合要求,进一步增加光伏容量,重新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质量评估;若不符合要求,记录此时的光伏容量为该随机场景下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最大承载力。本发明方法考虑了配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比传统确定性潮流计算更贴近实际的概率分布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2001.0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发电系统碳排放测算方法及设备,该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电系统的电源类型并获得单类型电源的系统边界,进一步获得单类型电源的碳排放全生命周期和碳排放因素;基于碳排放因素对碳排放全生命周期划分为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碳排放因素获得每个阶段单类型电源单位功率发电的碳排放数据,结合单类型电源的装机量、发电量和电站寿命获得的单类型电源单位功率发电的碳排放数据测算模型,进而获得发电系统单位功率发电碳排放数据测算模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发电系统碳排放测算方法测算精确、可以实现科学预测、全面评估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的优化潜力和实际变化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12120.5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耀 , 杨斌 , 安鹏 , 李沐 , 刘晓明 , 王男 , 张惠雯 , 魏佳 , 魏鑫 , 王羽田 , 石冰珂 , 李淑杨 , 褚洪庆 , 赵宇彤 , 王超凡 , 马力 , 田鑫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与直流馈入系统的交互影响识别方法,方法包括:获取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的各自系统结构;根据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的各自系统结构建立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各自等值模型;基于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各自等值模型、输出功率和电流参考值,识别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特征;根据交互影响特征确定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之间的系统暂态性能,根据系统暂态性能控制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和直流馈入系统各自控制器之间耦合或解耦。解决了由于不同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器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