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75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8089.3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包括管道行走平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智能控制终端、顶撑机构;所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固定在管道行走平台上,所述内窥单元和无线发生器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顶撑机构包括伸缩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伸缩架的底部转动固定在平台顶部,顶部与管道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平台上驱动伸缩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伸缩支架伸缩。本发明通过顶撑结构使管道行走平台牢牢与管道下方接触,重心压低,可有效防止管内积水造成的打滑现象的产生,从而轻松实现前进后退动作。

    一种移动保供电柜体安装辅助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0297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1399.9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保供电柜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保供电柜体安装辅助组件,包括:车厢,车厢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移动板,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通槽,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杆,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及螺杆,螺接在车厢的表面;有益效果为:移动板从插接槽中抽出,支撑杆随着转轴摆动,支撑杆的端部顶持在开槽的端部,使得支撑杆对移动板起到支撑作用,固定座位于移动板的表面,固定座设置有多组,插接杆的两端插接在第一滑槽中,插接杆能够在第一滑槽中移动,插接杆顺着第一滑槽,使得固定座能够移动到移动板的底部。

    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039116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3231323.0

    申请日:2022-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的底部固定装配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箱远离万向轮的一侧分别固定装配有扶手和放置箱,所述主体箱的顶部设有收缩组件,所述主体箱的顶部分别固定装配有温度感应器和负荷检测装置。该用于配电网负荷预测装置,通过雨水感应器感知有雨水时,雨水感应器发出信号,电机开始工作,多个支杆因丝杆的转动向外扩张,当靠近电机一侧的连接块与阻挡块接触时,电机停止运转,此时顶棚和下沿棚呈完全展开状态,将该装置主体完全包裹,使该装置在下雨天不会因雨水淋湿发生短路的情况,解决了传统装置配电网内部线路接触易发生爆炸,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问题。

    一种馈线终端调试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0268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524721.5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馈线终端调试装置,箱体内还设置有蓄电池和AC‑DC电源模块,A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220V交流电源输入接插孔相连,操作面板上设置有220V交流电源输出接插孔,A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220V交流电源输出接插孔相接,蓄电池和AC‑DC电源模块的充电端相连;220V交流电源输入接插孔和A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一断路器,蓄电池和AC‑DC电源模块的充电端之间设置第二断路器,A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220V交流电源输出接插孔之间设置有第三断路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调试装置,存在着调试时,需另配供电装置进行供电,设备成本高,搬运不便的问题。

    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715764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2194451.1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包括管道行走平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智能控制终端、顶撑机构;所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固定在管道行走平台上,所述内窥单元和无线发生器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顶撑机构包括伸缩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伸缩架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平台顶部,顶部与管道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平台上驱动伸缩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伸缩支架伸缩。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撑结构使管道行走平台牢牢与管道下方接触,重心压低,可有效防止管内积水造成的打滑现象的产生,从而轻松实现前进后退动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