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49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055381.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边缘节点信息和待分配数据;基于所述预设边缘节点信息对所述待分配数据进行划分,获得多个划分后数据;对所述多个划分后数据执行分配操作;在确定接收到与每个所述划分后数据对应的处理后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数据处理完成。通过在终端设备的附近配置多个边缘节点,根据配置的边缘节点的数量将待处理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并根据边缘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任务分配,以有效分担终端设备的运算压力,同时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并行处理,有效提高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效率,降低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数据处理延时,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1116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0592.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极寒环境电力设备传感器保护装置,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主动保温组件和被动保温组件。所述主动保温组件包括太阳能供能模块、低温锂电池、热管理控制器、石墨烯发热膜以及温度传感器,被动保温组件包括电池保温膜,壳体保温套。本发明通过主动保温组件和被动保温组件,能够在0℃到‑50℃低温环境下保证电力设备传感器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45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363853.1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IPC: G01R31/02 , G01R19/17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两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提取配电网单相接地时的零序电压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接地故障前后参考向量的选取、第一向量VV1形成、第二向量VV2形成、t1和t2时刻的选取原则、电气测量Vp1和Vp2的采集时间及采样率确定、计算零序电压向量等步骤。具有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获取零序电压成本低,且能够减少相关设备的物理尺寸,适用于包括多条出线和一条母线的配电网络系统,以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接地选线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826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52755.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长春相和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区及类型检测方法,属于电力信息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构建了多维度、高密度的数据集,并引入了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进行多类型接地故障的准确分类。通过科学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划分,仅利用故障线路某一点的零序数据来判断故障区段位置和故障类型。本发明提高了电力输电线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泛化能力和实时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45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63853.1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IPC: G01R31/02 , G01R19/17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两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提取配电网单相接地时的零序电压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接地故障前后参考向量的选取、第一向量VV1形成、第二向量VV2形成、t1和t2时刻的选取原则、电气测量Vp1和Vp2的采集时间及采样率确定、计算零序电压向量等步骤。具有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获取零序电压成本低,且能够减少相关设备的物理尺寸,适用于包括多条出线和一条母线的配电网络系统,以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接地选线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834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7766.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终端攻击后果预测与分级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领域。获取目标配网终端的工作电流数据、工作电压数据和通信报文数据,提取与配网终端受攻击时状态相关的特征;采用训练后的攻击预测模型判断目标配网终端是否受到攻击,当识别到目标配网终端受到攻击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所预测到的攻击类型的后果进行分级。本发明可以对配网终端所受攻击的后果进行预测,并给出分级预警,对于电网管理人员及时响应,采取相应防护策略,提高配网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722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0587.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明泽 , 司昌健 , 赵春明 , 杨代勇 , 刘宸 , 翟冠强 , 杜宇博 , 相禹维 , 马郡隆 , 李守学 , 刘俊博 , 陈志忠 , 徐晓丰 , 王伟 , 王凯 , 雷司宇 , 袁野
IPC: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和大语言模型的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包括:S1、采集电网绝缘子图像,对其进行预处理;S2、对预处理后的电网绝缘子图像进行数据增强,标注绝缘子缺陷,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S3、将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改进YOLOv4模型,对改进YOLOv4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改进YOLOv4模型;S4、通过训练好的改进YOLOv4模型结合大语言模型进行绝缘子缺陷检测。本发明通过改进YOLOv4模型、引入大语言模型进行故障预测,在绝缘子缺陷检测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检测精度、鲁棒性、实时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中绝缘子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77543.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8 , G16Y40/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设备协同的配电物联网异常检测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安全领域。方法包括:采集正常状态下的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做归一化处理;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归一化处理后的正常状态下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状态数据进行训练;选取正常状态下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状态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重建后的误差最大值为阈值;将待测状态下的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归一化处理后输入训练好的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神经网络模型,将输出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待测状态为正常或异常状态。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配电物联网的安全状态,对优化电网防护策略,提高配电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19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74060.8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IPC: H02G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绝缘层切割刀具,包括刀体,该刀体呈圆环形,所述刀体的内环面上设有两个切割组件、一个剥离组件以及三个导向组件,所有的导向组件沿刀体的内环面周向均布,两个切割组件对称设置于任意一个导向组件的两侧,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刀片、刀架以及调节固定组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一根导向调节杆、一个导向轮以及一个轮架。该切割刀具自身结构简单,方便野外使用、高效便捷;并且保证刀片不会划伤电缆的芯体,保证芯体完整;功能多样,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9590902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23361218.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省冠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配电设施预警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双金属片,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通过警报灯以及蜂鸣器的工作,从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配电设施的内部温度过高,需要进行处理,通过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转盘的转动可以带动转盘顶端的警报灯以及蜂鸣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提高警报灯的醒目效果,提高蜂鸣器的声音范围,从而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且对配电设施进行安全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配电设施由于温度过高发生自燃,造成不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配电设施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