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0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30024.9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边缘云原生的规则引擎管理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该系统包括:位于云侧的管理控制台以及位于边缘侧终端的边缘应用管理子系统和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管理控制台,用于向边缘应用管理子系统下发容器启动指令,并向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下发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接收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根据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确定的流数据处理结果;边缘应用管理子系统,用于接收管理控制台下发的容器启动指令,根据容器启动指令启动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所在的目标容器;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用于接收由管理控制台下发的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将根据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确定的目标数据处理结果上传。
-
公开(公告)号:CN1119496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6296.1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旭昕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用电数据的存取方法及装置,包括:通过基于MQTT消息协议的总线获取第一容器发送的数据存取请求;将其转发至对应的数据接口;数据接口响应数据存取请求,基于预设的数据存取规则进行对应的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数据缓存在内存;将缓存在内存中的处理后数据保存在文件中和数据库中;将数据处理的处理结果返回至总线,以使其将处理结果转发给第一容器。所述配用电数据的存取方法及装置,通过基于MQTT消息协议的总线实现了数据的可跨容器存取;同时数据存取使用了内存存取加文件存取的方式作为实时数据的存取方式,历史数据的存取方式则采用了数据库存储,解决了数据存取的效率问题以及设备掉电后的数据恢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21138.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规划的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调节方法,以一个时间段的用户负荷日曲线为基础,根据动态规划算法,采用三相负荷平衡度全局优化的方式进行计算,生成三相用户相位调整清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直接从用户根源侧解决配电台区用户负荷分配问题;在笛卡尔乘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负荷动态规划实现数据计算量最小,节约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采用的调整量最优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在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用户数量最少;采用的整体不平衡度最优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在配电台区低压侧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210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30024.9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边缘云原生的规则引擎管理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该系统包括:位于云侧的管理控制台以及位于边缘侧终端的边缘应用管理子系统和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管理控制台,用于向边缘应用管理子系统下发容器启动指令,并向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下发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接收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根据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确定的流数据处理结果;边缘应用管理子系统,用于接收管理控制台下发的容器启动指令,根据容器启动指令启动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所在的目标容器;边缘规则引擎子系统,用于接收由管理控制台下发的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将根据数据源管理指令以及规则管理指令确定的目标数据处理结果上传。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77262.1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21/57 ,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智能终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安全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力智能终端建立可信执行环境、普通执行环境和安全隔离环境;分别验证电力智能终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在可信执行环境、普通执行环境和安全隔离环境的可信度;在安全隔离环境通过安全加载模块将操作系统程序包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在操作系统程序包运行阶段,通过安全防火墙保护操作系统程序包的启动和运行;在可信执行环境中加载电力智能终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通过数字签名来验证引导程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便于根据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在不同环境的可信度,选择合适的环境运行操作系统引导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724900.5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力通信协议的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及设备,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架构无法在运行104规约和接收104规约报文的同时,兼容电力物联通信和电力物联设备问题。包括:接收设备上传的连接请求,创建执行进程;在接收到设备上传的104规约报文时,获取104规约报文对应的解析数据;提取设备的设备数据;将解析数据和设备数据转换为键值对数据,将键值对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预设物联网平台下发的MQTT协议报文时,基于预设104规约规定将MQTT协议报文转化为的二进制数据,将二进制数据下发至MQTT协议报文对应的设备上。本申请通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57150.1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方法、系统及评估终端,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光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主配网一体化模型信息;以母线、线路、主变为拓扑起始点,进行设备拓扑关系搜索;获取与功率预测和负荷预测相关的潮流来计算断面数据;依据设备拓扑关系搜索结果进行热稳定计算,得到反向负载率及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结果;对配电网的短路电流、电压偏差、潮流进行安全校核,得出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并进行统计输出。本发明可实时与潮流计算进行交互获取实时及历史极限断面数据,支持与功率预测、负荷预测应用进行交互获取未来态计算断面,助力承载力精准分析,提高承载力评估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5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24900.5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力通信协议的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及设备,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架构无法在运行104规约和接收104规约报文的同时,兼容电力物联通信和电力物联设备问题。包括:接收设备上传的连接请求,创建执行进程;在接收到设备上传的104规约报文时,获取104规约报文对应的解析数据;提取设备的设备数据;将解析数据和设备数据转换为键值对数据,将键值对数据上传至预设物联网平台;在接收到预设物联网平台下发的MQTT协议报文时,基于预设104规约规定将MQTT协议报文转化为的二进制数据,将二进制数据下发至MQTT协议报文对应的设备上。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支持MQTT协议与104规约之间转换,实现了兼容104规约和MQTT协议。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56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493823.8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台区电能质量治理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第一台区的边缘物联代理设备的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台区中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获得至少一项电能质量数据;基于第一电能质量控制规则,生成第一电能质量控制指令,并将第一电能质量控制指令传输到第一台区中相应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使得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执行第一电能质量控制指令;和/或,将第一台区的电能质量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发送到云端设备,并接收云端设备基于预设的第二电能质量控制规则并根据第一台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台区的目标数据所生成的第二电能质量控制指令,将第二电能质量控制指令传输到第一台区中相应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使得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执行第二电能质量控制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6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57498.3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压暂降源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从电力系统拓扑模型中获取由相互连接且均监测到电压暂降事件的多个监测设备构成的拓扑模型;拓扑模型由位于中心的首次监测到电压暂降事件的监测设备和与之连接的监测到电压暂降事件的监测设备构成;选取拓扑模型的中间层级中,电压暂降幅值最大的监测设备作为有效设备;根据有效设备的能量扰动特征值,确定有效设备的上游或者有效设备的下游为当前暂降源方向;删除拓扑模型中不属于电压暂降源方向的监测设备,若拓扑模型剩余层级数大于层级数阈值,重复前述步骤,若剩余层级数不大于层级数阈值,将拓扑模型中暂降幅值最大的监测设备所处点位确定为电压暂降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