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87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1774.0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F1/08 , E21F17/103 ,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大电力隧道中灾后的通风系统,该系统分别由送排风专用风道、送排风机、末端风阀、和送排风井组合形成,同时,通过对灾后通道系统的控制,用以满足长大电力隧道灾后通风的要求。发生火灾时关闭火灾区域及相邻区段防火卷帘门,待火势熄灭,并确认火种低于自燃点不能复燃时,开启排风风机利用排风通道对灾后区域及其相邻区域进行灾后重点排风,同时开启送风风机利用送风通道对灾后区域补入新风,灾后区域通风效率及换气风量远高于纵向通风提供的数值,烟气可有效控制在200~400m范围内,短时间内可提供满足人员灾后恢复及检修的安全环境。本发明具有提高灾后通风安全性,灾后通风速度快、节约能耗以及提高通风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38575.6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双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于DDQN算法的配电网慢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建立慢时间尺度电压控制的马尔可夫博弈过程;建立基于EA‑MASAC算法的配电网快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建立快时间尺度电压控制马尔可夫博弈过程;分别求解所述配电网慢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和所述配电网快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将求解出来的上层智能体的调度指令传输至下层智能体中,实现双时间尺度的电压协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配电网的网损,同时缓解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波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7253.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制氢装置的半潜式海上风机系统,包括:三个半潜支撑柱,呈正三角形等间距排列,各个半潜支撑柱的底部均设有浮力调节舱;海上风机,安装在一个半潜支撑柱的顶部;两个制氢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半潜支撑柱的顶部,各制氢装置分别连接海上风机;两个储氢舱,分别安装在两个半潜支撑柱的顶部,并分别连接对应的制氢装置;三个防火防爆安全墙组,每个防火防爆安全墙组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邻的半潜支撑柱之间,各防火防爆安全墙组和半潜支撑柱相互围合,形成正三角形区域;各防火防爆安全墙组内均设有电化学储能装置,各电化学储能装置分别连接海上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稳定可靠,降低了电缆铺设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06520.3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上风机雷击竞争接闪的雷电分析方法,方法包括:S1、建立海上风机三维模型;S2、设置多个叶片旋转角度,发展下行先导,得到多个下行先导节点集;S3、判断下行先导节点集对应的风机叶片是否形成初始电晕,若是,对于形成初始电晕的节点集执行S4,反之回到S2发展下行先导;S4、发展下行先导,判断是否满足上行稳定先导起始,若是则发展上行先导并执行S5,反之,重复S4;S5、发展上行先导,判断是否发生最后一跳,若发生,继续参数分析,并改变风机参数,返回S1,反之,回到S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大量的不同型号、不同布置方式的风机的受雷击的情况的模拟分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42884.5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nventor: 黄阮明 , 王晓晖 , 王丹 , 李凡 , 仇卫东 , 邢海军 , 顾丹珍 , 陈天一 , 刘栋 , 于昊洋 , 费斐 , 李灏恩 , 辛蜀骏 , 曹阳 , 刘忠健 , 张柯欣 , 梁涵卿 , 秦继朔 , 章程 , 陶太堃 , 游沛羽 , 薛雅玮 , 戚宇辰 , 宋天立 , 王诗皓 , 张文博 , 孙怡文
IPC: G06Q10/0631 , H02J3/28 , H02J3/38 , G06Q50/0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调峰充裕性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输入系统原始数据;计算系统综合净负荷和调峰需求,并绘制系统调峰需求持续曲线;利用多级模型表示调峰需求持续曲线,得到离散的调峰需求概率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对第k级水平进行抽样计算调峰充裕性指标,再将各级调峰充裕性指标相加得到系统总的调峰充裕性指标。本发明提出了计及风光时空相关性的系统调峰充裕性评估方法,泛化了调峰容量比的概念,定义了综合净负荷曲线,通过调峰不足概率和调峰不足期望两个充裕性指标,量化新能源接入对系统充裕性的影响,利用非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求解带有序贯性的调峰问题,保证了计算速度,能够有效指导电网规划、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86327.2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换流器暂态稳定性判断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新能源注入并网点电流和换流器端子电压交互作用机理方程组;S2、构建新能源阵列电气信号迭代方程与控制回路调制信号耦合作用方程,将用交流侧电流表示的新能源阵列电压源换流器直流侧电流表达方程代入直流链路电容动态方程,得到与直流链路电压动态特性耦合的交流侧变量;S3、基于交流侧变量和直流侧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直流链路电压动态分析,最终得到暂态稳定性判断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计算效率高的直流链电压动态特性,得到暂态稳定性判断标准,判断新能源换流器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41817.8
申请日:2022-12-20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风光发电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充裕性评估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输入系统初始数据;生成风光出力场景,并进行场景削减;随机生成负荷场景以及常规机组出力场景;将生成场景随机组合生成组合场景集,得到组合场景发生的概率,计算各组合场景的净负荷曲线和对应的净负荷峰谷差,净负荷最大值;计算所有组合场景各个时刻的灵活性供给和灵活性需求;计算各组合场景下系统机组可用容量以及系统调峰容量;计算各组合场景下系统的灵活性以及调峰充裕性指标;输出该初始数据下系统的灵活性以及调峰充裕性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了系统的灵活性,评估系统功率调节能力更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1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42485.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新能源振荡预测和辅助决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多组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存在关联关系的历史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和历史系统阻尼;根据所述多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确定系统阻尼评估模型;根据系统阻尼评估模型新能源并网系统当前的运行数据和当前的气象数据,确定当前的系统阻尼;当当前的系统阻尼小于预设阻尼阈值时,确定所述新能源并网系统发生振荡;进行辅助决策确定切机方案,以根据所述切机方案对所述新能源并网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方法根据阻尼确定是否发生振荡,避免了对复杂系统进行详细仿真建模,能够为工程中准确掌握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振荡特性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1977.6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两阶段弹性恢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过程:S1,基于灾后数据,通过维修人员的路由和调度模型计算故障的最小修复时间;S2,基于最小修复时间设定恢复持续时间,基于最优配电系统恢复模型在恢复持续时间内最小化甩负荷,输出得到最优的恢复策略。在恢复持续时间和负荷削减之间取得平衡,确定合适的故障恢复持续时间,并且考虑微电网的分区和融合,与现有的动态网络重构的恢复模型进行对比。最终当灾害发生时,所提出的模型可以综合考虑最短修复时间和决策者的容忍度,综合考虑孤岛微电网之间的融合和微电网的自分裂,在一个恢复持续时间内恢复尽可能多的负载,从而大大提高配电系统的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7973.3
申请日:2024-11-05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叠灾害滚动恢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S1,获取在重叠灾害发生时,所有电力系统组件和弹性资源的当前状态;S2,构建在考虑维修队外派情况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形式的灾后电力恢复模型;S3,基于上一次灾害的调度策略和重叠灾害时刻,构造时空位置搜索算法,确定重叠灾害发生时,各维修队在重叠灾害发生时刻的位置;S4,将重叠灾害发生时,将维修队在重叠灾害发生时刻的位置、电力系统组件和弹性资源的当前状态输入至灾后恢复模型中,得到重叠灾后电力恢复策略。提高了重叠灾害场景下的电力系统恢复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