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5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88952.2
申请日:2023-12-08
IPC: F24F11/89 , F24F110/1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热舒适度的变频空调响应调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变频空调负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构建变频空调负荷模型;用户热满意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计算确定用户群对应的PPD;变频空调控制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变频空调二次控制模型;变频空调群组直接恒温控制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单台变频空调目标函数及约束模型;非分组控制的可削减容量及机会响应损失模型;分组控制模型;变频空调群组直接恒温控制调度模块则用于建立非分组控制策略、对可削减容量进行评估、决策各组空调数目和轮控起始时间、按不同调度周期确定控制参数及可削减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空调用户的热舒适度,且提升能源利用率与空调负荷响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767955.X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小区多类型充电设施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供需数据集;S2:为固定车位配置私有慢充桩,慢充桩总容量Pslow;S3:基于充电模拟法获得应配置快充桩数Nfast,快充桩总容量Pfast;S4:居民小区变压器裕度安全校验若满足进入S6,否则进入S5;S5:修正居民小区配置的慢充桩总数、快充桩总数,返回S4;S6:当充电服务率达到配置要求时,输出居民小区充电设施配置结果。有益效果是居民小区场景下在变压器容量约束下提升充电服务能力、适应电动汽车不同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9276.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2/28 , G06Q10/10 , G06Q50/06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多能协同低碳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用户端、云端服务器、网络大数据模块和家庭内网,云端服务器与用户端、网络大数据模块和家庭内网相连;网络大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地区燃油价格、地区电价、地区燃气价格、区域水费、区域气象情况数据和区域交通情况数据;家庭内网包括用于获取电动车里程数据、电动车启停数据、燃油车里程数据、燃油车启停数据、自来水用量数据、光伏设备状态数据、燃气用量数据和用电器耗电数据,用于进行自来水启停控制、光伏设备启停控制、燃气启停控制和用电器启停控制;用户端包括显示系统和操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用户制定贴合的通勤计划,并保持用户个人数据的隔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5660.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0 , B60L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接纳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配电网基本参数,按照电动汽车负荷时空特性对配电网进行功能区划分,并根据不同功能区典型负荷曲线获取配电网系统总常规负荷曲线;设定系统运行限制条件,依据系统总常规负荷曲线,对过电流保护进行配置与整定,得到不同限制条件下流过保护的最大负荷电流;根据各限制条件下流过保护的负荷电流值,确定限制电动汽车接入规模的限制条件,根据限制条件及评估基准得到电动汽车最大可接入规模的评估结果。本发明能消除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于配电网的不利影响,可以在配电网规划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6089.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微电网应急供电能量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的运行数据,采用预先建立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微电网下一时刻进行预先调度,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包括上层微电网调度子策略和下层微电网未使用容量调度子策略,上层微电网调度子策略以微电网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根据微电网的可用资源进行调度,确定下一时刻的过剩或不足功率;下层微电网未使用容量调度子策略根据上层微电网调度子策略传输的下一时刻的过剩或不足功率,以将削减负荷的成本降到最低为目标,调度微电网中的未服务负载满足上层微电网调度子策略传输的下一时刻的过剩或不足功率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安全可靠、预测准确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774709.2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面调整获取电网潮流仿真样本的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取的电网潮流样本数据确定断面送端区域集合和断面受端区域集合;选取一个断面送端区域和断面受端区域进行组合,并确定断面送端区域母线集合和断面受端区域母线集合;确定断面送端发电机集合和断面受端发电机集合;根据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和预设的归档策略,确定每个发电机对应的功率档位;根据每个发电机对应的功率档位,确定投入和退出的发电机,并根据每个发电机的投入状态和退出状态获取电网潮流仿真样本;本发明可以快速地自动生成大量电网潮流仿真样本,能够为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在复杂电网的应用提供海量的样本数据,为电网仿真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8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13554.7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充电负荷原始数据集,利用LGBM框架生成基础回归器群,使用TPE算法在MongDB空间搜索超参数进行优化,使用Adaboost结构对基础回归器群进行串行优化构成最终充电负荷预测模型,最终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超短期尺度内的充电负荷,得到的充电负荷预测曲线更负荷实际情况。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基于集成学习,对涉及充电站充电负荷的数据进行学习生成模型,该模型可以输出超短期时间尺度内的预测充电值,从而得出未来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曲线,为充电站的选址、扩容、运营和调控提供决策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473.4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初期的性能监测及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选取监测参数,获取历史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基于历史数据训练用于监测参数预测的神经网络;S3、在线实时获取监测参数,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监测参数预测运行曲线,同时基于实时获取的监测参数绘制监测参数实时采集曲线;S4、将监测参数实时采集曲线和监测参数预测运行曲线进行可视化展示;S5、以监测参数预测运行曲线为基准,与监测参数实时采集曲线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当监测参数偏差超过设定值时进行故障预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发现系统运行初期的潜在故障,避免故障扩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5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59384.0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的韧性综合评估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参数,根据预设的配电网韧性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评估;配电网韧性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每个一级评价指标均设有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感知力、应变力、防御力、恢复力、协同力和学习力,基于各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估结果,根据各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各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计算,获取配电网的韧性综合评估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韧性电网关键特征的六个范畴,聚焦配网态势感知、扰动应对及自我提升能力三个功能,能够建立韧性需求下更为全面、精细化的综合评估体系,提升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02782.1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储能装置的投资成本构成进行建模,构建储能装置投资成本数学模型;对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主动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数学模型;结合所述储能装置投资成本数学模型和所述主动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数学模型对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和所述储能装置的配置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的损耗并提高电压质量,在保证配电网电能质量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储能装置的投资成本,使得系统整体经济性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