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979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6942.X

    申请日:2014-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单元(1);分液装置(2),设置有至少两个供液态制冷剂排出的分支出液口(3)和至少两个供液态制冷剂气化后的气化产物进入的分支进气口;以及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分支出液口(3)和所述至少两个分支进气口(4)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快速接头和至少两个第二快速接头(10);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分支出液口(3)和所述至少两个分支进气口(4),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快速接头和第二快速接头(10)与所述至少两个服务器单元(1)一一对应地流体连通。本发明的服务器在无需停止液冷系统的运行的情况下便可分离服务器单元。

    液冷服务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8401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90872.5

    申请日:2014-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82 G06F1/20 G06F2200/1638 G06F22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容纳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服务器主板、CPU、多个电子元件;第一壳体的内部充满硅油;在第一壳体的顶部和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将来自第一壳体的硅油导入至第二壳体的通道,其中,该通道、该第二壳体包括用于将来自第一壳体的硅油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经过冷却的硅油回流至第一壳体的管道;该通道和该管道使硅油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液冷循环。本发明通过在硅油从第一壳体向第二壳体转移时对其进行自然冷却,避免了繁琐的冷却过程和复杂的冷却步骤。

    制冷剂冷却方法、制冷剂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2234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656911.5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由制冷剂消耗装置排出的经换热的制冷剂送入换热装置进行降温冷却;(s2)将经降温冷却的制冷剂送入泵中,并检测泵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参数差值;(s3)在参数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时,将经降温冷却的制冷剂返回换热装置;在参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将经降温冷却的制冷剂送入制冷剂消耗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冷却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冷却方法和制冷剂冷却系统,以实现根据泵出入口间参数差值对系统进行调节,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

    服务器的模拟组件、服务器发热的模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31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62587.8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模拟组件、服务器发热的模拟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模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模拟负载;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每个模拟负载的发热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设定单元的设定结果,控制每个模拟负载进行发热。本发明通过根据用户需求设定服务器中每个模拟负载的发热量,从而准确地模拟服务器的发热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阻性负载模拟计算机发热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从而提高模拟服务器的发热的效率。

    刀片式服务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1694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60333.5

    申请日:2013-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片式服务器,其中,该刀片式服务器包括:至少一刀壳,每个刀壳容纳有至少一刀片式服务器主板,并且,进一步用于容纳冷媒;其中,所述冷媒电绝缘,每个刀片式服务器主板至少部分浸于冷媒中;此外,每个刀壳进一步设置有冷媒入口以及冷媒出口。本发明通过使刀壳内容纳的刀片式服务器主板浸于冷媒中,从而提高刀片式服务器的散热效率,能够使刀片式服务器主板持续工作在适宜温度下,保证其工作性能,并且冷媒电绝缘的特性能进一步保证刀片式服务器主板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进行安全散热。

    用于计算机的散热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57681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6081.0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散热组件,其中,该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蒸发部,附于至少一计算机组件上;冷凝部,与至少一蒸发部通过管道连接;在至少一蒸发部和冷凝部中具有冷媒,冷凝部顶部高于蒸发部的顶部。本发明通过蒸发部中的冷媒吸收计算机组件中的热量,然后冷媒进入冷凝部放热,最后冷媒再流入蒸发部,以此循环来对计算机组件进行散热,大幅降低计算机在散热方面的工作噪音。

    机房和机房单元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286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3458.6

    申请日:201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房,该机房包括多个机房单元,其中,多个机房单元中的每个机房单元为单独的房间并具有外壁,每个机房单元具有固定部,用于与其他机房单元的固定部进行固定,以组成机房。本发明通过对机房单元进行多层叠放并固定连接来构建机房,能够方便机房空间的扩充,无需重新建设机房,只要增加机房单元的数量即可,减少扩充机房的成本和工时,有助于实现集中化管理,而通过多层的叠放方式,能够减小机房的占地面积。

    服务器冷却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56520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4293.2

    申请日:2011-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机柜,每个服务器机柜具有服务器工作仓、设于服务器工作仓的前侧的第一通道、设于服务器工作仓的后侧的第二通道;以及冷却机柜,该冷却机柜具有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换热仓,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设有风机,换热仓中安装有换热器,其中,第一通道、服务器工作仓、第二通道、换热仓依次连通形成环形的封闭风道。由于冷风和热风的循环只在服务器冷却装置内部进行,而且冷风和热风各行其道,排除了冷热风混合的可能,因此本发明的冷却效果好。

    除尘方法和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0989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95851.X

    申请日:201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方法,包括:传感器感测风道的进风口处的灰尘浓度;当灰尘浓度大于等于第一灰尘浓度阈值时,除尘控制装置启动除尘装置,以对风道进行除尘操作;以及当灰尘浓度小于等于第二灰尘浓度阈值时,除尘控制装置关闭除尘装置,以停止所述操作。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灰尘浓度阈值和第二灰尘浓度阈值,从而实现了对机房空气环境中的灰尘密度控制在用户要求的范围内,实现了对有效除尘的自动控制,提高了除尘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能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除尘系统。

    除湿除尘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05440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96043.5

    申请日:201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除尘方法,包括:传感器感测风道的进风口处的湿度值和灰尘浓度;当所述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装置启动除湿装置,以对所述风道进行除湿操作,当所述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除湿装置,以停止所述除湿操作;以及当所述灰尘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灰尘浓度阈值时,控制装置启动所述除尘装置,以对所述风道进行除尘操作,当所述灰尘浓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灰尘浓度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除尘装置,以停止所述除尘操作。在该方法中,通过设置阈值,自动控制除湿和除尘,实现了将机房空气环境中的湿度和灰尘浓度控制在用户要求的范围内,提高了机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