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5993.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稳态求解方法、系统、芯片及设备,选取BPA暂稳程序中的DM模型作为直流控制模型;获取直流控制模型的参数;确定直流控制模型中导致状态切换的关键位置;基于关键位置排列组合所有控制模式,排除理论上不存在的控制模式;计算控制模式在同种情况下各个电气量的解,通过逻辑判断选出高压直流输电的最终控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5233.0
申请日:2023-02-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兰州理工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基于新能源统计学特性的常规电源最小装机评估方法,根据新能源接入对负荷曲线的的影响,提出通过净负荷曲线计算系统的弃电电力、缺电电力;根据历史或规划水平年新能源资源情况,统计分析新能源日利用小时数;根据常规电源备用情况,分析系统电力电量平衡情景;根据净负荷持续曲线和常规电源最小、最大可调出力的关系,计算常规电源日最小开机容量;根据新能源最小资源日利用小时数,提出基于新能源统计学特性的常规电源最小装机评估方法。本发明所提方法,可用于指导省级和区域电网中最小常规机组的定量规划,或常规机组装机不增长情况下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规划,对满足电力系统安全保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具有重大发展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8828.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构网型单馈入系统静态电压支撑能力量化评估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根据构网型电源稳态下的无功电压响应特性构建潮流模型,通过功率迭代潮流算法对模型迭代求解过程,构建系统雅可比矩阵,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评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边界,无法为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具有准确评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边界,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475148.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换流器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建立了两种基于构网型换流器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模型,推导系统的阻尼转矩解析表达式,进一步量化分析构网型换流器控制参数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对低频振荡的影响;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和功率同步控制参数的增大均会使系统的阻尼转矩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新能源并网位置和功率占比的变化同样会使系统的阻尼转矩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佳的构网型换流器控制参数和新能源并网位置与功率占比使得系统的低频振荡阻尼最大。本发明实现了对新能源经构网型换流器并网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进行多方面的准确分析,为大规模新能源经构网型换流器并网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731406.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发电功率波动最小的风光最优规模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整理新能源出力特性;依据风光资源出力特性,结合新能源发电量要求,以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带入建立的模型计算求解,得到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风光规模。本发明在给定新能源电量前提下,提出发电功率波动指标体系,进而计算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的风光规模。本发明依据风光资源出力特性,结合新能源发电量要求,以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带入建立的模型计算求解,得到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风光规模。采用本方法可以计算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风光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1991.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骁强 , 孙沛 , 李庆海 , 张雨津 , 汪莹 , 李雨田 , 杨楠 , 李海伟 , 霍超 , 杨攀峰 , 张小奇 , 傅旭 , 段乃欣 , 王晓阳 , 李欣 , 王蒙 , 窦效禹 , 万筱钟 , 曾林平 , 邵胜利 , 宋朝晖 , 谢醉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能源送端多维约束新能源开发规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规划水平年的负荷、电源及网架,作为整个计算的边界条件;分别将资源禀赋约束、调峰能力约束、安全稳定约束、经济性约束作为不同约束条件,以电力系统新能源弃电率为指标,以减少常规火电开机和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为目标,考虑多时间尺度下的各类电源互补运行下的平衡问题;从各类电源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计算得到在同一规划水平年的边界条件下,考虑不同约束因素的新能源开发规模;将四种情况下得到的考虑不同约束因素的新能源开发规模取小,并分析是否满足配套政策,调整边界条件,得到在某个规划水平年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可开发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109689.0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直流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直流系统中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部分或者全部替换常规直流系统的固定电容补偿、或者5次及以下交流滤波器。当常规直流有功功率需要调节时,通过采集换流站电压、与系统交换电流等电气量,实现无功交换和电压联合动态无功控制,部分取代常规直流功率调制时投切滤波器操作;同时结合控制保护系统控制命令进行动态无功功率控制,进行单组滤波器投切时无功平滑控制。本发明可以减少常规直流在有功调制时交流滤波器频繁投切问题,同时单组滤波器投切与动态无功补偿协调控制,实现无功平滑控制,使常规直流适应频繁有功功率调制场合,为常规直流换流站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75881.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浙江大学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支撑型变流器群快速功率分配与协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储能变流器群的效率曲线和荷电状态的限值计算荷电状态的最优值;根据储能变流器群的额定功率、荷电状态的实际值以及自动发电控制指令的预测值,对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优化配置;根据储能变流器群的效率曲线、荷电状态的最优值以及自动发电控制指令的实际值对储能变流器群的输出功率进行功率优化,优化结果作为功率参考值下发给各储能变流器。本申请根据储能变流器群的额定功率、荷电状态的实际值以及自动发电控制指令的预测值,对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优化配置,在确保储能变流器群能够满足调频要求的情况下,提升循环效率、增强调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282922.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新能源受端电网无功调节能力指数预测方法,包括:对受端电网的参数进行测量,获得实时的测量数据;对实时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矩阵预测,得出下一时刻受端电网的各个参数;通过所得的预测值来计算无功调节能力指数,最终对受端电网电池储能及火电机组出力进行调节。可以降低大扰动故障下对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极大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90893.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暂态稳定功率极限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风机运行数据,构建风火打捆单机无穷大小系统模型,建立简化系统;基于简化系统,建立转子运动方程,分析系统在故障期间的运行情况;预处理风电并网容量以及风电实际出力值对风火系统暂稳极限值的影响量,对风火打捆系统单通道交流外送联络线暂稳进行快速估算。本发明采集风机的运行数据,可以优化风机的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进行故障预测和维护;可以更好地评估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转子运动方程,对系统在故障期间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系统运行和控制提供参考和优化依据;提前发现系统在暂态条件下的电气稳定性问题,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