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1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725367.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1K11/322 , G01K11/324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和遥泵放大的超长距离BOTDR传感系统及信号采集方法,涉及光纤信号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所述超长距离BOTDR传感系统包括激光器、光纤耦合器、脉冲源、第一电光调制器、偏振控制器、第一掺饵光纤放大器、环形器、拉曼放大器、波分复用器、待测光纤、掺铒光纤、第二电光调制器、微波调制器、光衰减器、第二掺饵光纤放大器、第二环形器、光纤光栅滤波器、四端口耦合器、平衡探测器、滤波/检波器和数据采集卡。本发明采用拉曼放大和遥泵技术实现超长距离传感,采用无源中继方案,便于在超长距离监测领域实现;在同等传感距离下,能够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03585.7
申请日:2023-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V10/764 , G01D5/353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布里渊异形谱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布里渊传感数据解调技术领域,用以准确识别布里渊异形谱。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仿真生成包含多种类型布里渊增益谱的图片形成训练集;将训练集输入到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取训练好的分类模型;将未知类型的布里渊增益谱输入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获取所述布里渊增益谱的类型。本发明提出应用深度学习框架中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来对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数据处理进行优化,通过深度学习框架来进行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异形谱谱线图像分类识别工作,对于提高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数据处理速度以及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15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0169.2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B10/2543 , H04B10/29 , H04J14/02 , H04B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旁路遥泵放大的无源中继超长距离BOTDR传感系统,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光发射子系统、光脉冲调制子系统、下变频子系统、回波放大与滤波子系统、布里渊外差探测子系统、信号采集与处理子系统、遥泵放大子系统;其中,遥泵放大子系统用于探测光信号的分布式放大,包括遥泵泵浦单元、延时光纤、波分复用器和远程增益单元。本发明采用旁路遥泵技术抑制了随路遥泵方案中由于泵浦光功率过大导致的光纤非线性效应,实现超长距离传感,在同等传感距离下,能够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测量精度以及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69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206026.1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2B6/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芯、渐变层、内包层、平台层、凹陷包层、过渡层以及外包层。纤芯的半径R1为4~8μm,纤芯的折射率差Δn1为0~0.15%;渐变层的半径为R2,其厚度R2‑R1为0.5~4μm,渐变层的折射率差Δn2为Δn1~Δn3;内包层的半径为R3,其厚度R3‑R2为4~10μm,内包层的折射率差Δn3为‑0.15~‑0.35%;平台层的半径为R4,其厚度R4‑R3为6~20μm,平台层的折射率差Δn4为‑0.15~‑0.35%;凹陷包层的半径为R5,其厚度R5‑R4为5~15μm,凹陷包层的折射率差Δn5为‑0.3~‑0.45%,其中Δn5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811549817.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3C25/285 , C03C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隔离组件、隔热层及驱动组件,所述冷却管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冷却管外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隔热层外部,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内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固定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第二隔离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隔离件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冷却管,以节约冷却介质使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内腔中通入介质气体,在光纤与冷却管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所述光纤,以使冷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834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05391.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偏振模色散检测网络生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可以接收样本光纤链路的末端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电信号,确定原始电信号;将样本光纤链路划分为N个第一分段链路,设置每个第一分段链路的偏振模色散值;构建分布式偏振模色散补偿算法并映射为相应的待训练神经网络;根据预处理后电信号和原始电信号对待训练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好的目标神经网络,目标神经网络用于检测待测光纤链路的分布式偏振模色散值。本发明可以生成用于对待测光纤链路进行分布式偏振模色散检测的目标神经网络,能实现对光纤链路局部偏振模色散的检测,增加对光纤链路局部偏振模色散检测方式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293358.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PGW光缆覆冰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光缆覆冰厚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构建OPGW光缆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模拟试验获取多个覆冰厚度与OPGW光缆纤芯应变的映射关系;获取待测OPGW光缆纤芯实际应变数据;根据待测OPGW光缆纤芯实际应变数据和所述映射关系获取对应的覆冰厚度;其中所述模拟试验包括线压力试验和应力拉伸试验,以分别获取覆冰厚度与最大张力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不同最大张力下光缆光纤各股应变与纤芯应变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结合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获取覆冰厚度与光缆纤芯应变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可实现较准确的覆冰厚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73853.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PGW光缆失效风险预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所述OPGW光缆的运维状态信息,所述运维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运维因素对应的第一数据集,以及第二运维因素对应的第二数据集;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计算第一模型的模型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集计算第二模型的模型参数;根据求解好模型参数的所述第一模型计算所述OPGW光缆在所述第一运维因素下的第一单因素失效概率,根据求解好模型参数的所述第二模型计算所述OPGW光缆在所述第二运维因素下的第二单因素失效概率,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单因素失效概率和所述第二单因素失效概率计算所述OPGW光缆在双因素下的联合失效概率;根据所述联合失效概率的变化趋势对所述OPGW光缆失效风险进行预判。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549817.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3C25/285 , C03C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隔离组件、隔热层及驱动组件,所述冷却管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冷却管外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隔热层外部,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内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固定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第二隔离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隔离件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冷却管,以节约冷却介质使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内腔中通入介质气体,在光纤与冷却管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冷却所述光纤,以使冷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968561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22128981.4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隔离组件、隔热层及驱动组件,所述冷却管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冷却管外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隔热层外部,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可旋转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内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固定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所述第二隔离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隔离件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冷却管,以节约冷却介质使用量并使制冷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