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4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12888.6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明 , 李探 , 赵峥 , 肖鲲 , 郭铭群 , 张涛 , 董朝武 , 卢亚军 , 黄勇 , 张进 , 郑宽 , 王绍武 , 薛英林 , 何尔文 , 熊凌飞 , 徐莹 , 黄曹炜 , 罗舒翰 , 滕尚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柔直换流阀交流侧短路电流抑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将柔直馈入交流系统的短路电流,通过总电流限流及无功电流低压限流的两级限流方法对所述短路电流进一级抑制;将一级抑制后的所述短路电流根据交流断路器的动作过程,分为第一阶段短路电流和第二阶段短路电流;对所述第一阶段短路电流通过增大dq解耦内环控制器的比例参数和加快交流系统故障的判定速度进行二级抑制;对所述第二阶段短路电流通过增大dq解耦内环控制器的比例参数、增大锁相环比例参数、减小无功限流值和/或加快交流系统故障的判定速度进行二级抑制。本发明能有效降低交流系统的整体短路电流水平,避免系统短路电流超标。本发明能在直流输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0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77865.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用直流侧可控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若干串联的子模块;每个所述子模块都包括并联的半桥子模块和储能子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半桥子模块实现所述子模块的投切。控制方法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基于前述装置实现,包括:确定需投入的所述子模块数量;采用基于排序的剩余电能容量SOC均衡控制,确定投入/或切出的子模块。本发明能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功率冲击,提高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本发明可以广泛在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137444.5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28C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用闭式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所述消声降噪装置包括排风消声器,所述排风消声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塔顶部的风筒上部,所述排风消声器包括若干个呈阵列化布置的消声单元,相邻所述消声单元间设有间隙,该间隙为出风口。本发明可以消除直流输电用冷却塔在运行时的主要声源——即冷却塔风机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进一步还可以降低淋水噪声和风机马达噪声,保障了冷却塔的降噪符合国家标准,而且不改变原有冷却塔设施,结构简单且经济适用,降噪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3221.1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中性线转换开关配置系统及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系统包括第一中性线、第二中性线、站间联络线、第一直流转换开关、第二直流转换开关、第一接地极线、第二接地极线、接地极和金属回线跨接线,其中,站间联络线、第一接地极线、第二接地极线和金属回线跨接线上均设置有隔离开关,通过第一接地极线和金属回线跨接线上设置的隔离开关切换大地回线和金属回线跨接线两种运行方式,第一直流转换开关和第二直流转换开关用于将对应中性线的负荷电流或故障电流转移至另一中性线,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3146.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的多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包括受端换流站及多个送端换流站;送端换流站包括多个送端直流站控主机和多个送端极控主机;多个送端直流站控主机中的任意一个为主导机,其他为备用机;当主导机正常工作时用于接收主控系统下发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所有送端极控主机及受端换流站的运行;送端极控主机用于响应控制指令以启动送端换流站极控制层生成稳定运行的触发角指令,以及启动送端换流器控制层将触发角指令转换为触发脉冲。本发明能够实现送端级联三换流站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支持各可用运行方式的自由切换,并对包括三座换流站和两段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线路在内的直流系统提供自适应可靠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90155.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吉安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功功率动态平衡协同的海上风电柔直系统及方法,包括海上风电场、海上换流站、陆上换流站和陆上交流电网;海上风电场馈入海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的直流侧与陆上换流站的直流侧相连;陆上换流站的交流侧通过联接或换流变压器和进线交流断路器与陆上交流电网相连;其中,陆上换流站采用集成能量耗散功能的改进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至少一组交流侧有功功率动态平衡装置配置在陆上换流站的进线交流断路器与联接或换流变压器之间,并通过降压变压器连接于联接或换流变压器的网侧公共连接点,通过集成能量耗散功能的改进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交流侧有功功率动态平衡装置协调配合完成有功功率动态平衡协同。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53860.8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式不控整流混合直流单向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海上站包括若干个风机、若干不控整流模块和全桥MCC,将若干个风机分为2m组,每组包括n个风机,将n个风机与一不控整流模块连接,共与2m个不控整流模块连接,其中m个不控整流模块串联,并与正极连接,另外m个不控整流模块与负极连接,每个不控整流模块通过第一交流断路器与全桥MMC连接,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对应的直流电缆的输入端,直流电缆的输出端与陆上站连接;陆上站包括与直流电缆连接的晶闸管换流模块,以及与晶闸管换流模块连接的受端交流电网。其技术成熟度高、系统运行可靠性高,经济性高;无需配置大量电容及IGBT。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31240.3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勇 , 李明 , 付颖 , 李探 , 赵峥 , 张进 , 赵书静 , 王宇 , 苑宾 , 刘琦 , 胡宇 , 刘思源 , 刘钊汝 , 张仕旻 , 陈琦琛 , 张一鸣 , 马玉龙 , 徐莹 , 高子健 , 李志闯 , 王莹鑫 , 郭勇帆 , 孟羽 , 周邦昊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全桥模块的试验电路设计方法和系统。实现方案为:在全桥模块中的各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器件属性具备长期失效通流能力的情况下,将全桥模块与旁路开关并联,得到第一试验电路;在第一试验电路中,控制各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导通,并使各个晶体管的导通电流逐步增大至目标电流,且持续时间大于阈值时,控制旁路开关闭合,并测量各个晶体管的测试电压和测试电流,以得到各个晶体管的电压变化曲线和电流变化曲线;在任一晶体管的电压变化曲线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基于电压变化曲线和电流变化曲线,确定目标转折晶闸管;将全桥模块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与目标转折晶闸管并联,得到第二试验电路,提高测试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79651.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直换流阀受端过电压抑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本方法包括:对目标电气参数的特征分布区间进行逻辑关系运算,确定所述目标电气参数对应的故障判定分布区间;其中,所述目标电气参数是能够用于判定通路故障类型的至少部分设定电气参数;获取当前通路在当前运行状态中的所述目标电气参数的当前取值;若所述当前取值包含在所述故障判定分布区间内,判定所述当前通路的故障类型为关键故障,并对所述当前通路进行限流。其有益效果是,提高识别故障类型的准确率,降低了在关键故障下拒动和在非关键故障下误动的概率,从而在抑制受端过电压的同时保护受端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8929.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直挂式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直流直挂式储能装置设置在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之间,并与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并联,包括:第一电感和若干SM模块,第一电感与各个SM模块串联;SM模块包括半桥子模块和与其并联的储能子模块,储能子模块包括超级电容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若干串联的开关单元,超级电容器与其中任一个开关单元并联。其能够解决电池寿命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充分发挥直流直挂式储能装置的技术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