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能源岛系统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57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11286231.8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能源岛系统,属于绿色能源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可再生能源、动力系统、供热系统、制冷系统、污染物净化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地热能经过热泵后进入供热系统;动力系统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转化的电能一部分用于区域内供电,剩余部分的电能进入能量分级装置;能量分级装置分级后的能量用于为制冷系统和供热系统提供能量;区域内污泥和废弃物输送至污染物净化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进行净化,污染物净化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在净化过程中产生电能和热能;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和余热进入能量分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城市能源利用率低,废弃物难于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可用于大型工业园区和城市能源利用。

    一种切圆燃烧二次再热T型锅炉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84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53990.0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一种切圆燃烧二次再热T型锅炉,涉及二次再热锅炉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二次再热锅炉中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采用顺序布置的形式,使得传热温差无法满足换热需要。本发明中左水平烟道和右水平烟道分别连接在炉膛的左右两个烟气出口处,左侧尾部竖直烟道与左水平烟道相通,右侧尾部竖直烟道与右水平烟道相通;分隔屏过热器安装在炉膛的上方,燃烧器安装在炉膛的外侧壁;左水平烟道内布置高温过热器和一次再热高温再热器;右水平烟道内布置高温过热器和二次再热高温再热器;左侧尾部竖直烟道内布置有一次再热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右侧尾部竖直烟道内布置有二次再热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本发明用于满足传热温差的换热需要。

    一种能适应超临界锅炉多种比例褐煤掺烧的受热面嵌入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64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862544.4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超临界锅炉多种比例褐煤掺烧的受热面系统,属于锅炉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锅炉的燃料灵活性差的问题。包括水平低温再热器、嵌入式省煤器、立式低温再热器、低再出口集箱、末再入口汇集集箱、末级再热器、末再出口汇集集箱、低再入口集箱和省煤器入口集箱,省煤器入口集箱通过省煤器管道与嵌入式省煤器连接,嵌入式省煤器与水冷壁分配集箱连接;低再入口集箱与水平低温再热器连接,水平低温再热器与立式低温再热器入口连接,立式低温再热器出口与低再出口集箱入口连接,低再出口集箱通过再热器连接管与末再入口汇集集箱连接,末再入口汇集集箱与末级再热器入口连接,末级再热器与末再出口汇集集箱连接。提高锅炉适应变煤种的能力。

    一种带烟气发生室的熔盐燃煤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7073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1425.4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烟气发生室的熔盐燃煤锅炉,属于锅炉领域。解决传统锅炉的燃煤燃烧后温度过高且直接与熔盐接触导致局部超温管子泄露的问题。它包括二回程烟道,内壁上设置熔盐输送管路、下部一侧与预燃室出口端连通、上部内设置三级熔盐换热器、远离预燃室一侧与三回程烟道进口端连通;燃烧器,设置在预燃室顶部;二级熔盐换热器,设置在三回程烟道内,熔盐输送管路出口端与二级熔盐换热器进口端连通;烟气再循环管道,一端与三回程烟道连通、一端与预燃室连通,烟气再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烟气循环风机,烟气循环风机用于将三回程烟道内、与二级熔盐换热器换热后的气体引入预燃室中。它主要用于燃煤。

    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9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304066.9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方法,它属于锅炉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对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可准确预测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并针对两台1000MW机组实际运行存在的分隔屏超温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优化方案。并根据已投运机组大量的现场数据和试验工况结果对模型和程序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计算能力。CFD计算与屏式受热面的水动力计算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分隔屏处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对后续新建机组及改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