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265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12040.0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型絮凝菌制备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单一的菌群培养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等缺点限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本发明是将菌种分别活化后复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离心后去上清液,即得到获得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其中,复合菌剂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29的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hodoensis)S2‑M‑5和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S2‑F‑5。本发明絮凝效果更好,絮凝率可达93%以上,且作用条件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4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304291.1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G83/00
Abstract: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改性方法,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UiO‑66不溶解于水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2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二、然后加入2‑溴异丁酰溴的有机溶剂溶液与三乙胺的有机溶剂溶液,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三、清洗后,甲醇浸泡后清洗,离心分离,干燥;四、再与对苯乙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水中,加入溴化铜的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溶液与抗坏血酸钠溶液,反应,离心后取清澈液体;五、再浓缩,甲醇清洗;反复进行清洗后浓缩,尔后冷冻干燥。本发明增加UiO‑66水溶性以及表面电荷,使其应用在药物缓释、污染物吸附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7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189927.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研究技术领域,涉及产生大规模HTTPS连接的方法。一种自动产生大规模HTTPS连接的方法,包括:输入配置文件参数;根据所述参数,下发配置文件;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并获得所述参数;根据所述参数产生大规模HTTPS连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自动化快速按照实际需求产生大规模HTTPS连接,不管是应用到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都有显著效果,为网络安全研究人员提供贴合实际的实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8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80091.9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利用改良AO生物膜和超滤膜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系统由缺氧固定床生物膜单元、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单元和超滤膜单元组成,原水一部分进入缺氧固定床进行反硝化氨氧化,去除有机物并脱氮,另一部分进入好氧移动床,发生一段式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反应完成后进入超滤膜单元,可实现有机物、氮和悬浮物达标排放。生物膜能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从而节省碳源和能源,降低污泥产量,不发生污泥膨胀,运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761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13091.X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将MBBR填料投加到厌氧和缺氧区,将反硝化还原控制在亚硝阶段,产生的亚硝与原污水中的氨氮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实现反硝化氨氧化途径脱氨。本发明将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应用于污水处理,通过反硝化氨氧化途径能够节省碳源和能源,实现污水深度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085851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12244.9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3/10 , C02F101/30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307 , C02F3/101 , C02F3/34 , C02F2101/163 , C02F2101/30 , C02F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引入AMX(厌氧氨氧化)菌进行部分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强化A/O(缺氧/好氧)工艺深度脱氮的一体化装置和方法,属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装置由一个以A/O工艺为主的高效罐及其内部附属设备和生物填料组成。方法为:通过引入AMX菌在多级A/O高效罐非曝气区发生部分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去除有机物同时脱氮,然后进入曝气区进行缺氧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进一步脱氮,反应完成后出水进入清水池回用或者排放,通过固定生物填料为生长繁殖世代时间长的AMX菌提供载体,并通过控制气提回流、曝气量、CN比和HRT(水力停留时间)来为部分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提供稳定反应条件,从而实现低C/N比生活污水深度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15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263224.0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N33/553 , G01N33/531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B1金纳米井阵列免疫电极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化学沉积法在模孔直径为400‑800nm的聚碳酸酯滤膜上沉积金,得到金纳米管阵列主体,在模孔直径为80‑200nm的聚碳酸酯滤膜上沉积金,得到金纳米柱阵列底片,组装制成金纳米井阵列电极;在金纳米管阵列电极表面滴加蛋白A溶液形成蛋白A/金纳米井阵列电极;而后放入无标记AFB1抗体溶液中,制成AFB1抗体/蛋白A/金纳米井阵列电极;进而封闭得到AFB1免疫反应电极。本发明制作简单,具有三维结构,表面积大,有效避免不同材质导致的电化学响应信号的干扰;抗体固定牢固有效,性能稳定可靠,可实现AFB1的灵敏快速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017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62317.5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鸿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1D26/047 , B21D51/00 , B21D3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矩形截面空心构件的成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方法如下:步骤一模具准备,并在模具上加设反变形结构,冲头安装单向阀;步骤二将初始管坯放入模具型腔,合模,端部密封;步骤三向管坯内部充填流体介质;步骤四反变形机构对向移动至形成微型花瓣形状;步骤五反变形结构回退至初始位置,花瓣形状凹陷部位展平;重复步骤四、五至成形出所需形状;卸掉内部流体压力,打开模具,取出零件。通过在模具中设置反变形机构,实现花瓣形状的重复和累积利用,在消除摩擦的定轧作用同时,降低了成形压力,避免了破裂缺陷的发生,提高了壁厚均匀性,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该类构件在维型精度和壁厚均匀性上的高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327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025793.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4L41/14 , G06N20/10 , G06N3/08 , G06N3/0455 , G06N3/0442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概念漂移的工业控制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实时多维数据流作为目标数据。该方法在初始数据流上训练教师模型和单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于每批次数据流,都基于教师模型训练一个新的学生模型;利用学生模型对当前批次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并利用单类支持向量机模型清洗正常数据中的异常值以获得更新模型所需要的训练数据;利用旧的学生模型获得当前批次数据流和前一批次数据流的异常分数集,然后根据Hoeffding不等式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从而计算模型的参数系数,利用参数系数更新模型以适应概念漂移。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异常检测模型在概念发生漂移时的效率衰减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