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壤性能综合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86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5855.1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一种月壤性能综合试验台及试验方法,它涉及月壤性能综合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模拟月壤试验的每一项土工试验都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并分布在不同的场所,存在一旦试验用月壤发生移动,难以保持原有状态,进而造成试验失准,且回转钻进与冲击破岩试验需额外搭建设备,造成试验不便与物资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Y方向水平运动小推力驱动组件固定在矩形钢结构框架的横梁,X方向水平运动大推力驱动组件垂直架设于两个Y方向水平运动小推力驱动组件之间,支撑架一侧安装在X方向水平运动大推力驱动组件的滑块上,回转电机箱内回转电机的转轴下端与试验用具接口连接,试验土槽位于试验用具接口下方。本发明用于在同一模拟月壤环境下进行多种试验。

    一种空间细胞机器人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89337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663796.9

    申请日:2014-11-19

    Abstract: 一种空间细胞机器人,它涉及一种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空间机器人体积大,可重构性差、刚度较低以及机动能力差,操作范围较窄,不适用空间失重环境下的操作需求的问题,它还包括主结构、机械臂和末端抓持对接机构;所述主结构包括转动块、连接杆、夹紧机构、滚动机构、两个主圆盘、两个对接板和两个固定块;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滑块和两个夹紧模块;所述滚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传动带、连接轴和滚轮;所述末端抓持对接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丝杠、移动杆、接口板和两个夹持爪;两个主圆盘通过连接杆连接,主圆盘通过固定块与对接板连接。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对目标的对接抓取。

    一种空间细胞机器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893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663796.9

    申请日:2014-11-19

    Abstract: 一种空间细胞机器人,它涉及一种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空间机器人体积大,可重构性差、刚度较低以及机动能力差,操作范围较窄,不适用空间失重环境下的操作需求的问题,它还包括主结构、机械臂和末端抓持对接机构;所述主结构包括转动块、连接杆、夹紧机构、滚动机构、两个主圆盘、两个对接板和两个固定块;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滑块和两个夹紧模块;所述滚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传动带、连接轴和滚轮;所述末端抓持对接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丝杠、移动杆、接口板和两个夹持爪;两个主圆盘通过连接杆连接,主圆盘通过固定块与对接板连接。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对目标的对接抓取。

    一种基于月壤填充式飞轮的月球基地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480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212285.X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月壤填充式飞轮的月球基地储能系统,涉及空间储能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化学存储系统受电池寿命和充放电深度限制,电存储、热存储以及飞轮储能系统存在重量过大导致发射成本高昂的问题,基于原位制造理念设计一种基于月壤填充式飞轮的月球基地储能系统,包括多组并联的储能飞轮组、燃料电池、多组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组和导线,储能飞轮组和燃料电池位于月坑中,多组储能飞轮组和燃料电池通过导线与多组太阳能电池组连接,储能飞轮组包括可折叠飞轮箱,可就地填充月壤实现飞轮本体的配重,飞轮储能装置通过飞轮储能单元的串/并联排布,可根据储能需求加装和拆装飞轮单元实现储能的扩充和缩减。本发明主要用于月球基地夜间储能。

    一种月壤性能综合试验多功能土槽

    公开(公告)号:CN11209862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973859.6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一种月壤性能综合试验多功能土槽,它涉及月壤性能综合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利用模拟月壤进行的每一项土工试验都需要制定一套专用土槽,且不同试验分别在不同试验场所进行,一旦试验用月壤发生搬运,则很难保持原有状态,造成试验初始条件不统一,且回转钻进试验、承压对比试验和平推对比试验均需额外搭建满足尺寸要求的试验土槽,造成试验不便与物资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主箱体底侧设有四个带刹车的运动轮,主箱体后方设有后箱体,中央插板竖直设置在主箱体内部,特殊位插板竖直设置在主箱体内部,中央插板和特殊位插板均通过插板固定扣卡接在主箱体上。本发明可根据试验需求灵活调整,并使不同试验处于同一模拟月壤环境下。

    一种基于二级软缓冲结构的小行星表面着陆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095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40891.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级软缓冲结构的小行星表面着陆缓冲装置,属于深空探测软着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探测器无法实现快速着陆而不反弹的问题。本发明中的三条缓冲着陆腿周向设置在探测器外壳上,每根缓冲着陆腿的顶端与探测器外壳通过固定支座铰连接,缓冲着陆腿的底端与足垫铰连接;一级软缓冲机构和二级软缓冲机构分别固装在缓冲筒内,一级软缓冲机构为粘扣的形式,一级软缓冲机构包括固定部与黏贴部,固定部沿着缓冲筒的轴线方向固装在缓冲筒的内壁上,黏贴部粘贴在固定部上,缓冲杆的顶端伸入到缓冲筒内,并与黏贴部的背面呈滚动连接,黏贴部远离二级软缓冲机构的一端通过绳体连接在缓冲杆上。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探测器的快速着陆。

    一种带有横向约束软管的空中加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37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097133.5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一种带有横向约束软管的空中加油装置,它涉及空中加油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柔性软管在对接过程中存在易受气流扰动导致对接失败的问题。本发明的软管在放出前缠绕于绞盘上,软管首端通过导孔进入绞盘内部弯曲后与直角转接头另一端连接,位于软管两侧且靠近软管首端的两个第一铰链端部与对应的两个固定销连接,位于软管两侧且靠近软管末端的两个第一铰链端部通过一个圆环连接,每对第一铰链与相邻的每对第二铰链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圆环连接,每相邻两对第二铰链之间通过一个圆环连接,圆环套设在软管上。本发明在保证软管纵向运动和正常收放的同时,降低了扰动对软管的横向影响,缩小了软管的运动范围,降低了空中加油的对接难度。

    一种月壤填充式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902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20375.5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一种月壤填充式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它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飞轮在月球储能应用时的发射成本高、燃料消耗大的问题。本发明的飞轮箱箱体采用可折叠压缩式外壳,飞轮箱体在填充月壤后由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降低从地球运输到月球时箱体对运输飞船的空间需求,也避免了现有方法需要将飞轮运送到月球表面存在的成本过高、消耗过大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月球储能领域。

    一种机械牵引式无人机空中收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64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37884.1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一种机械牵引式无人机空中收放装置,它涉及无人机收放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着陆式、伞降式或拦阻式的无人机回收方式均受到大型固定地面场所或大型水面舰体的限制,而采用无人机空中投放方式存在可靠性低,且容易对无人机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输出轴与绞盘连接驱动绞盘滚转,通过钢索释放伞锥连接无人机;通过绞盘回收钢索牵引无人机,使无人机飞抵滚转硬管端口处;电机输出轴与滚转硬管驱动滚转硬管实现滚转硬管滚转固定伞锥;电机输出轴依次通过主传动机构和驱动箱传动件与驱动箱外壳连接驱动驱动箱实现自身俯仰抬起滚转硬管,采用抓取机械臂将无人机收回到机舱内。本发明用于安全可靠地完成无人机空中释放与回收。

    一种卫星机械臂末端与维修模块标准化机械接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57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9895.4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机械臂末端与维修模块标准化机械接口装置,属于在轨构建技术领域。本发明紧固爪与支撑横杆通过第四螺栓连接,支撑横杆与支撑盘通过第三螺栓穿过第三螺纹孔刚性固定,支撑横杆内部凹槽和支撑盘突出部分嵌合,支撑盘开有镂空孔,支撑盘外圈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纹孔与公头外圈连接,公头外圈内部开有第四螺纹孔,限位珠在第四螺纹孔内最外端连接弹簧,弹簧支撑在支撑螺栓上,支撑螺栓固定在公头外圈,紧固爪与H形横连杆通过第五螺栓连接,H形横连杆通过第六螺栓与底支座连接,底支座在机械臂固定环沿底支座轴线滑动。本发明彻底实现卫星机械臂末端与可更换多功能模块的机械固定,是多任务在轨服务技术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