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9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6968.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自控温多级相变电暖蓄放热单元的制备及运行方法,本发明涉及组合式自控温多级相变电暖蓄放热单元的制备及运行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复合相变材料电采暖系统蓄放热性能不佳,无法灵活装配的问题。一种组合式自控温多级相变电暖蓄放热单元的制备,所述多级相变电暖蓄放热单元包括内部相变蓄放热层、中间保温覆盖层和外部通电组合层;所述内部相变蓄放热层包括相变蓄放热管壳、PCM加热隔板、正温度系数发热元件、多级相变蓄热材料PCMA、多级相变蓄热材料PCMB、多级相变蓄热材料PCMC;所述中间保温覆盖层包括热惰性保温层、暖风外壳;所述外部通电组合层为磁吸式组盘。本发明用于相变蓄电采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1414.9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注携热工质开采深部含水层地热能的模拟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本发明涉及地热能的模拟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注携热工质开采深部含水层地热能的研究在实验方面存在空缺的问题。注携热工质开采深部含水层地热能的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地热储层模拟装置Ⅰ、携热工质注采装置Ⅱ、携热工质回收处理装置Ⅲ、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Ⅳ。本发明用于注携热工质开采深部含水层地热能的模拟实验系统及测试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72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9932.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雨水蒸发和天空辐射的多级新风预冷装置,属于建筑新风节能以及雨水收集利用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建筑中新风预冷装置大多通过热交换芯回收冷量,冷量回收能力有限,导致新风机组制冷能耗高的问题,所述预冷装置包括新风入口组件、弧形封盖组件、新风一级预冷段组件、集风盒、集风管和两个新风二级预冷段组件,新风从装置后部进入新风入口风道,之后进入新风预冷管进行一级预冷,进行一级预冷后的新风后进入集风盒,然后流向左右新风二级预冷段组件内的新风二级通道进行新风二级预冷,进行二级预冷后的新风流入集风管汇合后向建筑供给预冷完毕的新风。本申请主要通过利用自然冷源用于对建筑新风机组提供具有一定冷量新风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4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43035.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F11/64
Abstract: 一种超低能耗住宅新风系统智能控制方法,涉及建筑节能和空调系统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统一送入新风不仅存在能源浪费,且无法实现按需供给的问题。本发明对安装有新风系统的目标住宅住户进行调研,获取室外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获取调研数据和室外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与新风量需求之间的相关性;获取满足每个住户的室内的温湿度期望值以及室内活动需求的新风量;建立适用于每个住户的新风预测模型,对每户不同时刻的新风量需求量和新风系统送风温度进行预测;实现对新风系统智能控制。本发明适用于新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40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09932.8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集成式防结霜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光伏组件、相变储热模块、逆变器和蓄电池,光伏组件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的正面,相变储热模块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背面,在相变储热模块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光伏组件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玻璃板、电池板和集热板,集热板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的换热盘管的外表面,电池板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相变储热模块包括相变层和电加热棒,室外热交换器的换热盘管穿设在相变层内,电加热棒埋设在相变层内,电加热棒与蓄电池电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伏集成式防结霜空调室外机,能够有效维持适宜的室外机温度环境,防止结霜,保证空调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9458.0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8D20/02
Abstract: 电场诱导多级调控固液相变传热的储能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它涉及相变储能和强化对流传热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相变储能装置中导热性和对流传热较差等问题。本发明的金属壳体内部设有水平布置的多个导热水管层,多个导热水管层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套设布置,导热水管外壁与金属壳体内壁之间填充介电相变材料,金属壳体内底面设有水平布置的电极板,金属壳体与最外侧导热水管层之间、相邻导热水管层之间均设有柱状电极层,每个柱状电极层中包括四个柱状电极,所述四个柱状电极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长方形电极板和每个柱状电极层均单独连接直流电源。本发明用于提高相变材料导热性的同时强化其对流传热,并且可以进行人为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822088.X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套管分级蓄能式热电蓄热供热/蓄冷制冷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涉及可拆卸套管分级蓄能式热电蓄热供热/蓄冷制冷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套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工作效率低,运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系统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包括箱体和保温层;主箱体三侧开口、一侧预留孔洞;主箱体上部开口为主箱进风\出风口1;主箱体下部开口为主箱进风\出风口2;主箱体背面开口为出风口1和出风口2;主箱体正面预留孔洞用于与热电相变蓄能主体装配;所述热电相变蓄能主体包括进风套管、具有热电制热/制冷通道的内管、蓄能套管三种构件;所述进风套管连接内管,内管连接分风器。本发明属于相变储能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659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384840.7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8D20/00
Abstract: 一种抗热震性固体蓄热装置,本发明涉及抗热震性固体蓄热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固体蓄热电采暖装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过程为:一种抗热震性固体蓄热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个上端部蓄热元件、N个中间部蓄热元件和一个下端部蓄热元件;所述上端部蓄热元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定位基座、球形蓄热体、上固定夹盖;所述下端部蓄热元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下固定夹盖、球形蓄热体、下定位基座;所述中间部蓄热元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固定夹盖、球形蓄热体、下固定夹盖;所述上定位基座和上固定夹盖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基座和下固定夹盖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夹盖和下固定夹盖之间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抗热震性固体蓄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9635.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3/28 , F24F7/08 , F24F8/108 , F24F8/158 , F24F11/89 , F24F11/74 , F28D20/02
Abstract: 多模式超低能耗建筑厨房补风排烟耦合多级热回收系统,它涉及厨房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厨房热回收系统存在运行成本和维护工作量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安装难度,影响系统的热回收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补风和排风系统同时运行,新鲜空气通过补风通道进入厨房,废弃空气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当排风中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系统将触发热能回收模式。在此模式下,多余的热能将被导入热能储罐,以储存过剩的热量。在能量需求高峰期时,控制系统将启动能量供应模式。此时,热能储罐中的热能可以被释放,以供应额外的热能需求。本发明通过耦合厨房补风和排风系统、热交换和能量储存装置,实现热能回收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795156.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静风条件下建筑群风热环境模拟实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室外风热环境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对建筑群室外风热环境的测量方法均不能实现静风环境下的建筑群室外风热环境的测量的问题。它包括静风实验箱体、建筑群构件、温度测试系统及风速测试系统,其中静风实验箱体内部为实验空间,静风实验箱体顶部开口,所述建筑群构件包括建筑群模型及若干电热膜,若干所述电热膜固设在建筑群模型中每个建筑的南向立面上,模拟建筑立面发热。本申请能够提供无风环境,减少外界环境对实验内部的影响,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相对于风洞实验,实验操作更简单,实验周期更短,实验装置的制作费用更低,能够更快更精确的得到实验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