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生成镁盐的镁二次电池非亲核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47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117754.6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成镁盐的镁二次电池非亲核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解液由三氯化铝、金属氯化物MClx和有机溶剂组成,三氯化铝的浓度为0.1~2 mol/L,金属氯化物MClx的浓度为0.005~1 mol/L;M为标准电极电势高于镁的金属元素,包括镓、铬、钛、铈、锡、铋、锌、锗、铜、铁、锰、银等中的一种,x为1~4中的某一整数。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不需要加入镁盐,能够与硫碳复合材料兼容,能够防止镁负极钝化,并使镁负极不受其表面钝化膜的影响。使用该电解液的镁二次电池循环稳定性好,充放电过程的极化小,放电电压平台高,且不需要对镁负极表面附带的钝化膜进行预先的打磨清除处理。

    一种固态电池复合正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5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882036.6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池复合正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称量氧化物正极材料,加入五氧化二磷,通过手磨或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Ⅰ;向混合粉末Ⅰ中加入Li3InCl6·2H2O粉末,并通过手磨或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Ⅱ;向混合粉末Ⅱ中加入固态电解质粉末,并通过手磨或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Ⅲ;将混合粉末Ⅲ,在真空条件下加热,除去残余水分子,随后冷压成片,得到固态电池复合正极;该方法通过正极表面残锂与五氧化二磷与Li3InCl6·2H2O粉末中的结晶水发生原位反应,在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形成了耐高压的磷酸锂,提高电池的高压稳定性,此外通过原位反应提高了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润湿性,形成了致密的复合正极。

    一种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碳固态电池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92481.X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一种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碳固态电池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碳固态电池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硅基合金刻蚀制备多通道硅以及单质镓酸性分散液的制备,多通道硅可以促进单质镓均匀的分散在硅表面,可以实现镓在硅内部的充分且均匀的扩散,从而将硅晶格充分扩宽,进而扩宽锂离子传输路径并降低锂离子的迁移阻力。本发明通过使用低离子传输阻力的硅材料和稳定的双导聚合物制备的负极极片,弥补了纯硅电极离子和电子电导率低的缺点,进而极大提升硫化物固态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能力,将推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的硅基负极固态电池的进步。

    一种用于原位同步辐射成像的电池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35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327337.X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位同步辐射成像的电池测试装置,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正极旋转轴下端设置正极导电微电极,负极旋转轴上端固定聚四氟乙烯凹槽,负极旋转轴上端还设置负极导电微电极并配合伸入聚四氟乙烯凹槽内,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外形均为L形且二者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连接板连接固定后呈匚形排布,上固定架的横向支臂竖向贯通有上轴孔且设置正极转轴螺钉,用于正极旋转轴的插装与紧固定位,下固定架的横向支臂竖向贯通有下轴孔且设置负极转轴螺钉,用于负极旋转轴的插装与紧固定位,底座承托固定在固定架部分底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解决表征过程繁琐和误差大的问题,节省宝贵的时间成本,用于得到更真实和可靠的三维成像数据。

    一种使用废弃生物质大批量制备生物质基硬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1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57848.9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废弃生物质大批量制备生物质基硬碳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混合,得到预处理溶剂;步骤二、将废弃生物质与预处理溶剂混合,加入足量去离子水固液分离,得到木质素;步骤三、将木质素与造孔剂混合均匀,于管式炉中依次进行预碳化与高温碳化,经酸洗、干燥过夜即得到生物质基硬碳材料。该方法通过使用预处理溶剂对废弃生物质前驱体预处理,有效的分离出木质素,降低了制备出的生物质碳中的杂质含量,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硬碳可以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且具有不同批次材料性能一致、循环稳定性好、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优点。

    一种多硫化物复合正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76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0094.3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一种多硫化物复合正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称量单质硫和硫化锂材料,加入有机溶剂,加热搅拌后,得到多硫化物溶液;加入适量导电剂,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真空烘箱中,真空加热后,得到干燥粉末;称取干燥粉末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球磨后,得多硫化物复合正极;使用上述多硫化物复合正极、上述电解质材料及锂或锂合金负极组装全固态电池;该方法通过利用多硫化物的可溶特性,提高了活性材料在导电剂表面分散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活性材料的电子传导。同时,减少了导电剂与硫化物电解质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电解质的氧化分解,全面提高了固态电池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固态硫正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30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9909.X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一种固态硫正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附着光热转换材料三维集流体的制备、原位聚合浆料的制备、光热转换固态硫正极的制备、亲锂/钠型三维负极的制备、一体化固态“金属‑硫”电池的制备。其中,所述光热转换固态硫正极包含附着光热转换材料三维集流体和嵌入其内的原位固化的聚合物硫材料,可以通过光热转换效应实现固态“金属‑硫”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同时亲锂/钠型三维集流体和固态电池的一体化制备,降低了枝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极大缓解了电极界面之间的非连续接触,降低了固态电池的内部应力,进而极大提升固态“金属‑硫”电池的循环能力,将推动高比能、长续航固态“金属‑硫”电池的进步。

    一种原位生成镁盐的镁二次电池非亲核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4723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17754.6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成镁盐的镁二次电池非亲核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解液由三氯化铝、金属氯化物MClx和有机溶剂组成,三氯化铝的浓度为0.1~2 mol/L,金属氯化物MClx的浓度为0.005~1 mol/L;M为标准电极电势高于镁的金属元素,包括镓、铬、钛、铈、锡、铋、锌、锗、铜、铁、锰、银等中的一种,x为1~4中的某一整数。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不需要加入镁盐,能够与硫碳复合材料兼容,能够防止镁负极钝化,并使镁负极不受其表面钝化膜的影响。使用该电解液的镁二次电池循环稳定性好,充放电过程的极化小,放电电压平台高,且不需要对镁负极表面附带的钝化膜进行预先的打磨清除处理。

    基于普鲁士蓝的燃料电池用Pt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546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65013.8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的燃料电池用高稳定性、高活性Pt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Pt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问题,所述催化剂为Pt、普鲁士蓝以及载体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其中:Pt与普鲁士蓝的质量比为1~20∶1,Pt与复合催化剂总量的质量比为2.5~60∶100。本发明中的Pt基复合催化剂与商业化的Pt/C相比,稳定性和活性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提出相关的Pt-普鲁士蓝协同机理以解释稳定性和活性的提升,尚属首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