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8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93550.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Ps/YSZ智能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陶瓷GNPs/YSZ复合陶瓷块体由GNPs粉体与YSZ粉体混合而成,GNPs在YSZ陶瓷中方向可控排布。本发明利用GNPs自身优异力学、电学、导热等特性,制备了一种高能电子辐照后仍保持优异韧性的GNPs/YSZ智能复合陶瓷材料,并且利用GNPs的各向异性和控制制备工艺,实现了GNPs在YSZ基体中的方向可控排布。通过控制排布方向,可以实现其表面力学性能的优化,这对于表面防护应用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这种GNPs/YSZ智能复合陶瓷材料可以应用在极端温度、复杂的地面以及空间环境中,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快速实现工业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90732.8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双极板用钛基材料腐蚀过程电化学多参数采集以及联合分析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金属双极板耐蚀性测试技术中单独恒电位极化和恒电位下交流阻抗,数据关联性不高的缺陷。参数采集以及联合分析方法:一、将双极板用钛基材料置于含有H2SO4和HF的电解质溶液中,采用交流阻抗测量程序采集偏压下交流阻抗谱;二、获得阻抗数据点的腐蚀电流密度;三、绘制所有偏压交流阻抗谱测量中的有效腐蚀电流密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四、通过有效腐蚀电流密度的突变,Nyquist图中容抗弧大小以及开路电位曲线,分析腐蚀电化学过程。本发明通过综合分析同一时间内的腐蚀电流密度、偏压阻抗和开路电位的演化规律,从而评价钛基材料服役过程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615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013100.2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0228 , H01M8/1004
Abstract: 利用勃姆石预制层在钛双极板表面制备耐蚀导电改性层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钛合金双极板的耐蚀性和导电性有待提高的问题。制备耐蚀导电改性层的方法:一、对钛合金片进行打磨和清洗,然后置于活化剂中进行活化处理,洗涤得到预处理后的钛合金片;二、将硝酸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预处理后的钛合金片浸入到混合溶液中,以180℃~200℃的温度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带有勃姆石预制层的钛合金片;三、以900℃~1100℃加热保温处理。本发明在钛合金表面生成了Ti3Al层,提高了钛合金在酸性环境中的耐蚀性,并降低了钛合金表面与碳纸的接触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92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823161.5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47/12 , C22C49/14 , C22C101/06
Abstract: 一种提高硼酸铝晶须增强铝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涉及一种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硼酸铝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基体合金元素的添加;二、制备铝铜合金铸锭;三、制备硼酸铝晶须预制件;四、挤压铸造;五、热处理。本发明向纯铝中加入合金元素铜,利用形成的二元合金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基体合金元素含量的变化来改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状态,改善界面润湿性,提高晶须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同时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后续热处理调整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断裂延伸率。本发明应用于制备铝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7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4535.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镁及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复合膜层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提高镁及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方法。本发明耍解决现有镁及镁合金表面复合膜层制各方法存在所获膜层耐蚀性能提高的幅度较小的问题。方法:一、预处理;二、阳极氧化;三、阴极电沉积,即得到提高镁及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复合膜层。本发明能显著提高镁及其合金的耐蚀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实现工业化,为镁及镁合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提供技术保障。本发明用于一种提高镁及镁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复合膜层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712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441321.6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4/10 , C04B35/628 , C09D5/46
Abstract: 陶瓷相增强体表面纳米氧化铝涂层的制备方法,涉及陶瓷相增强体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的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法中,陶瓷相增强体与铝基体之间由于性能差异较大、润湿性较差、两者之间的界面反应,使得增强体/基体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损耗的问题。陶瓷相增强体表面纳米氧化铝涂层的制备方法:一、制备陶瓷相增强体水分散液,二、制备铝盐水溶液,三、制备陶瓷相增强体表面纳米氧化铝涂层。本发明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7128.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0 , C23C4/10 , C23C4/134 , C23C4/129 , C04B35/622 , C04B35/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长时高温氧化的纳米结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结构热防护涂层以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基体,在基体表面依次喷涂粘结层和复合成分涂层,具体制备步骤如下:采用喷雾造粒的方法,制得纳米结构自愈合添加剂/Re2Si2O7球型粉体;以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基体,在其表面制备粘结层;三、将纳米结构自愈合添加剂/Re2Si2O7球型粉体沉积在粘结层表面,形成复合成分涂层。本发明首次将自愈合添加剂/Re2Si2O7制备为适用于热喷涂的纳米结构球形粉体,为该高性能材料在热喷涂纳米结构涂层上的实施提供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涂层高温下相结构稳定,喷涂过程粉体未相变,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热膨胀系数匹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92508.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488 , C04B35/622 , C04B35/638 , C23C14/30 , C23C14/08 , C23C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EB‑PVD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纳米Sm2O3粉体、纳米Eu2O3粉体、纳米Tb2O3粉体、纳米Dy2O3粉体、纳米Lu2O3粉体和纳米ZrO2粉体五种稀土氧化物与氧化锆先通过喷雾造粒获得靶材原料粉体;经过筛分获得不同粒径配比球型粉体,利用冷等静压制作靶材生胚,随后烧结生胚靶材;利用EB‑PVD技术在涂有粘结层的样品表面沉积高熵锆酸盐陶瓷涂层。本发明制备的涂层具有较好的高温相稳定性、与基体材料更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和极低的高温热导率,尤其是在1700℃高温服役条件下物相、结构和成分的稳定性良好,可取代当前使用的单一体系EB‑PVD材料,提高现有热障涂层的高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447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41113.7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金属表面长效‑强健耐蚀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的腐蚀防护领域,它要解决现有金属表面超疏水涂层耐腐蚀性,耐候性不好的问题。制备方法:一、打磨金属表面,超声清洗,得到预处理后的金属;二、将有机物A加入到四氢呋喃中搅拌均匀,加入硅藻土粉末,得到硅藻土‑有机物A混合液,然后向硅藻土‑有机物A混合液中加入有机物B,搅拌均匀,得到浸涂液;三、将预处理后的金属浸入浸涂液进行提拉成膜,在金属表面得到长效‑强健耐蚀超疏水涂层。本发明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优异腐蚀性能的超疏水涂层,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同时还可利用硅藻土与纳米二氧化硅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赋予涂层多功能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74015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115824.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不锈钢表面耐热超疏水涂层的电沉积方法,本发明属于不锈钢表面功能化处理领域,它为了提高不锈钢表面的疏水性能,避免水蒸气在不锈钢表面凝结成水滴的问题。耐热超疏水涂层的电沉积方法:一、先用丙酮对不锈钢进行超声清洗,再使用NaOH溶液进行碱洗,最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干净;二、用HF将清洗后的不锈钢进行酸洗活化处理;三、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不锈钢浸泡至稀土金属盐或者铪盐水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处理;四、表面电沉积金属氧化物的不锈钢放置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