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加热器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93038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0887203.0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包括:汽化机构、燃烧机构、鼓风机构以及换热机构;汽化机构用于为燃烧室提供汽化的燃油以使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鼓风机构用于为燃烧室以及汽化机构提供空气;燃烧室外包围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以使空气在进气通道内的流向与燃烧室内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向相反。鼓风机构使空气进入进气通道,空气在进气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与在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动方向相反,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恰好为与燃油流道方向相反的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进气通道内的空气经预热后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了用于与汽化的燃油混合的空气的温度,改善了汽化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提高了燃油的燃尽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烧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66748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894211.8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包括:汽化机构和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具有燃烧室,所述汽化机构用于为所述燃烧室提供汽化的燃油以使燃油在所述燃烧室内燃烧,所述燃烧室外包围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使空气在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流向与所述燃烧室内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向相反。鼓风机构使空气进入进气通道,空气在进气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与在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动方向相反,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恰好为与燃油流道方向相反的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进气通道内的空气经预热后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了用于与汽化的燃油混合的空气的温度,改善了汽化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提高了燃油的燃尽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汽化机构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6481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894213.7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化机构,包括:旋流器、预蒸发管、加热塞以及进油管;所述预蒸发管连接到所述旋流器的第一侧,所述进油管用于为所述预蒸发管提供燃油,所述加热塞用于为进入所述预蒸发管中的燃油加热,所以旋流器的第二侧形成有混合腔,所述预蒸发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以使经加热塞加热汽化的燃油进入所述混合腔,其中:所述混合腔为自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扩展的锥状腔,所述预蒸发管与所述混合腔的小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使旋流器的混合腔设置成锥状腔与燃气在流动方向的扩张趋势一致,减小了混合腔对燃油流动的阻力,能够使燃气顺利的经过混合腔进入燃烧室,并与空气混合均匀,且空间利用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燃油加热器的换热器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96845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0895631.8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换热器,包括套设于燃烧室的内筒以及套设于内筒的外筒,其中:内筒与燃烧室的外壁形成排烟通道,排烟通道与燃烧室的尾部连通;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有换热流道;外筒位于燃烧室的尾部的一端形成换热流道的进口,外筒位于燃烧室的头部的一端形成换热流道的出口;内筒位于燃烧室的头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排烟通道连通的排烟管,排烟管径向伸出外筒。由于换热流道通过内筒包覆排烟通道,换热工质在换热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排烟通道的烟气所携带的热量被换热工质吸收,从而有效利用了烟气所携带的热量,并同时降低了烟气的温度,避免了其经过的零部件温度被烟气加热的温度过高的情况的发生,保护了相关零部件。

    用于燃油加热器的换热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96844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0887317.5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换热器,包括套设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外的内筒以及套设于所述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形成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与所述燃烧室的尾部连通;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有螺旋的换热流道;所述外筒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尾部的外壁上形成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外筒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头部的外壁上形成与所述换热流道的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内筒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头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径向伸出所述外筒。本实用新型利用换热流道内的工质与排烟通道内的烟气进行换热,从而有效利用了烟气所携带的热量,同时,螺旋状的换热流道使换热更加充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