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阀阀体下部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57087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503291.0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阀阀体下部密封结构,包括阀体、配合设在阀体下部内腔内用于定位固定蝶阀阀板的副轴,所述的阀体内腔壁设有第一衬塑层,副轴外周面及底端面设有第二衬塑层,阀体底端面具有与第一衬塑层一体结构的第三塑衬层,第三塑衬层外侧边位于阀体底端单侧端面中心处,且第三塑衬层底端面突出阀体底端面的金属层面,阀体底端面固接有与第三塑衬层底端面接触形成挤压密封的底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阀体底端的第三塑衬层突出阀体底端的金属层面,在底盖与阀体底端面固接时与第三塑衬层接触形成挤压密封,如此在底盖与阀体之间无需另外增加密封圈或密封垫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提高阀体下部的密封效果,防止介质从阀体下端产生的现象泄漏。

    一种深井蝶阀的传动结构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41351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361238.0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井蝶阀的传动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穿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一侧固定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连接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顶端通过第一法兰连接套管,所述套管内穿设有传动轴,所述第一法兰内设有转换套,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转换套连接所述主轴;所述传动轴顶部套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传动轴向上连接执行机构。采用筒型双法兰支撑结构,避免了整体超长支撑结构加工困难、同轴度差的问题,有效地加强了阀门整体结构强度;主轴和传动轴通过转换套连接,避免了常规焊接轴和整个细长轴传动过程中易扭曲、阀门启闭力矩大的情况。

    一种双向楔紧式强制密封球阀

    公开(公告)号:CN222502757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401491.6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楔紧式强制密封球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及旋转升降在所述阀体中的阀杆,阀腔一端为进液流道,另一端为出液流道,且阀腔内部转动设置有球芯,球芯包括两个底部铰接设置的球瓣,且两者围合形成有流通腔;阀杆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自上而下逐渐靠拢的外楔面及两个对称设置且自上而下逐渐靠拢的内楔面,球芯上设有用于与外楔面与内楔面抵接的传动销;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楔面实现双向对称楔紧,从而可避免阀杆单向磨损、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且利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楔面使两个球瓣合拢,使球芯转动过程中与阀座无摩擦,从而延长了球芯密封面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阀杆的转动扭矩。

    一种衬塑三偏心密封蝶阀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82276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3553221.0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衬塑三偏心密封蝶阀,包括阀座、阀板和阀轴,阀板周向外包有支撑衬里,阀座上对应阀座与阀板的接触面也固定有侧边衬里,支撑衬里与侧边衬里在开合运动过程中的接触面为密封面;阀轴偏离密封面的中心线;密封面的中心线偏离阀座本体中心线;阀轴的轴心偏离阀体的中心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三偏心的结构设计,阀板开启式与阀座可瞬间脱离,通过密封面消除阀板与阀体密封时的摩擦干涉,有效消除80%转动范围内的摩擦接触,减少扭矩,去除磨损和泄露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在阀体、阀板上凸出的金属密封面上设计非金属的支撑衬里,可防止阀板过度挤压衬里层或者关过时损坏密封面,同时可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

    一种分离式衬塑阀杆与阀板的连接及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082269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3553020.0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衬塑阀杆与阀板的连接及防护结构,包括阀体、阀板和阀轴,阀轴包括主轴、传动中轴和副轴,主轴和副轴为圆柱体、传动中轴中间为圆柱体、两端为多边形柱体;阀板轴孔的上下两端的孔型为与圆柱体配合的圆孔,阀板轴孔中段中间为圆孔、两端为与多边形柱体配合的多边形孔;阀体轴孔内壁、阀体内腔、法兰密封面、阀板外周面、阀杆与介质接触部位均具有衬塑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阀杆采用分离式结构,可分段加工衬塑,可有效降低阀杆的衬塑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同时阀板的轴孔设计传动良好,且能有效避免介质压力增大时引起阀板开关不稳、卡涩、振动等问题,阀板与阀杆安装方便、使用可靠。

    一种阀体密封弹簧腔结构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7778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89148.3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阀体密封弹簧腔结构,包括:阀体;弹簧座;弹簧;阀座;密封圈,其将阀体、阀座密封连接;弹簧座一端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外环隙槽;阀座一端内壁开设有多个第二内环隙槽;阀座内圈设置有第二内环隙槽,与之相对应的弹簧座端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外环隙槽;第二内环隙槽、第一外环隙槽呈错开设置;当固体颗粒进入至弹簧座、阀座的间隙处时,依次经过交错的第二内环隙槽、第一外环隙槽,这样一来增加了固体颗粒运动路程,此外,固体颗粒滞留在第二内环隙槽、第一外环隙槽内,当固体颗粒达到一定数量时,此时固体颗粒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其他固体颗粒进入至弹簧腔内,保证弹簧腔的密封性,防止弹簧因固体颗粒而损坏。

    一种四偏心密封衬塑蝶阀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4032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2253061.6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偏心密封衬塑蝶阀,包括阀座,阀座内部设有阀板以及阀杆,阀板与阀杆固定连接且两者的外周壁均衬塑处理形成外包覆层,阀座内周壁衬塑处理形成内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与内包覆层均为非金属材质,两者接触时形成密封副且两者之间为线接触;本实用新型中阀板及阀杆外部具有非金属材质的外包覆层,阀座内部具有非金属材质的内包覆层,非金属材质的包覆层可有效避免内部介质对阀板、阀杆及阀座的侵蚀,延长蝶阀的使用寿命,且阀板与阀座之间为线接触,非金属材质的外包覆层及内包覆层之间为软性接触且为线接触,可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并且有利于减小实现密封所需的扭矩,可以缩小所需执行机构的规格。

    一种蝶阀阀杆上部防轴喷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570875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517758.7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阀阀杆上部防轴喷结构,包括阀体、转动设在阀体内带动阀板开闭的主轴,主轴上端伸出阀体外,所述的阀体内腔上端内壁与主轴之间设有填料,主轴上套装有压紧填料的压盖,位于压盖内的主轴具有直径大于压盖内腔底部内孔的台阶。本实用新型将位于压盖内腔内的主轴设置成具有台阶的阶梯轴结构,台阶所在的主轴直径大于压盖内腔底部的轴孔直径,这样即使阀体内介质压力过高,由于台阶作用,主轴也不会通过压盖轴孔向上串动而形成轴喷现象,从而确保了阀门的正常使用。

    球芯研磨工装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96793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396665.X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芯研磨工装,所述球芯上设有用于介质流通的通孔,该工装包括具有凹槽的底座、摇杆、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阀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进给机构,所述第二阀座设置在所述进给机构上,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第二阀座相对设置,所述进给机构用于控制第二阀座靠近或远离第一阀座,所述球芯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球芯进行研磨,降低了生产成本。

    研磨球芯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96792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370431.8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球芯装置实现了研磨盘和球芯同时自转,且研磨盘绕球芯做绕曲运动,使得球芯更加全面、更加均匀地进行研磨,而且提高了研磨效率。其中,研磨盘自转:研磨轴与旋转研磨机的中心轴L之间存在偏心,同时设置有与研磨轴平行的推力转杆,在旋转研磨机的作用下,使得研磨盘能够实现自转。研磨盘做绕曲运动:研磨轴与旋转研磨机的中心轴L之间存在偏心,而研磨轴与连接研磨盘之间通过球形端和半圆弧槽,形成了万向转动结构,使得研磨盘通过研磨轴对球芯进行绕曲运动。球芯自转:通过球芯胀胎,使得球芯固定在球芯芯轴上,在动力旋转装置的作用下,使球芯实现自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