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临界介质油页岩单井吞吐转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38704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22239.0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6 E21B43/34

    Abstract: 一种注临界介质油页岩单井吞吐转化工艺,是通过先钻一口工作井形成单井模式,在井底油页岩层位置进行射孔,提高油页岩的孔隙率和渗透性,并向工作井中注入水和气体并加热使井底达到预定的临界环境,通过临界介质的萃取和催化作用完成对油页岩中有机质的裂解,随着临界介质逐渐渗入油页岩内部,最终实现对油页岩自内向外的逐步提取,将获得的油水混合物抽取到地表后进行油水分离获得页岩油和页岩气。在反应结束后,将分离出的临界介质循环注入实现对余热的二次利用。本发明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开采效率。

    一种多功能内平钻具打捞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2389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17329.6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1/20 E21B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平钻具打捞器,包括异径接头、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压紧塞、捞爪、钻头和解卡矛;设置在异径接头上部的内螺纹与钻杆连接,设置在异径接头下部内螺纹与第一主体上部连接,第一主体下部与第二主体上部连接,第二主体下部与钻头连接。本发明提能处理多种工况下的孔内事故,能够在处理事故钻具的同时兼具扫孔、钻进较薄覆盖层的功能,能够不提钻解卡,节约时间,效率高。

    一种PET膜双面快速镀膜、涂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746515.1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T膜双面快速镀膜、涂覆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输送PET膜的放卷机构,第一镀膜机构,第一烘干压延机构,用于将PET膜的正反面翻转的换向机构,与第一镀膜机构结构相同设置在第一烘干压延机构的正上方的第二镀膜机构,与第一烘干压延机构的结构相同的第二烘干压延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向回收PET膜的收卷机构;本发明设置多个真空腔体,并在各自的腔体内分别设置上述机构,将电池极片PET膜依次通过上述各个机构,一次性完成铝膜、铜膜的加工成型,以及涂覆正、负极材料的功能,可在一个放卷、收卷过程中完成电池正极金属电极、正极材料、负极金属电极、负极材料的加工,使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简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用于油页岩原位裂解的超燃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9061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0526710.6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油页岩原位裂解的超燃加热器,属于油页岩原位裂解开采领域,包括加热器油箱、环形电池、气动涡轮、油气混合室、火花塞、喷水口、燃烧室、雾化室及热敏金属扶正器等,加热器油箱位于超燃加热器的壳体中上部,在加热器油箱的外部设置有输气管道,环形电池安装在加热器油箱的外部,气动涡轮安装在转动轴承上,气动涡轮设置在加热器油箱与油气混合室之间;燃烧室位于油气混合室下方;雾化室位于燃烧室下方;火花塞通过与环形电池连接;螺旋制冷通道设置在超燃加热器的壳体外壁上,螺旋制冷通道的上部连接有导水通道,底部设置有喷水口;热敏金属扶正器套设在超燃加热器壳体的下部。本发明提高了油页岩井下原位裂解质量与采收率。

    一种非常规能源用井下流体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01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0357484.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能源用井下流体加热器,包括壳体、连续螺旋折流板、中心管、绝缘层、电涡流线圈、散热棒、高温热管、接线盒、单向阀。本发明利用电涡流效应间接加热流体,通过中心管中液态钠的沸腾传热、高温热管和连续螺旋折流板相结合提高井下流体的加热速率。加热器在井下的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输入电流实现加热器出口的二级密封,能有效避免井下流体回流至加热器中。

    一种涂覆烘干压延机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46440.7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覆烘干压延机构,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用于对带有金属箔材的正极和负极的基材表面涂覆活性物质混合剂以形成电极材料膜,红外加热装置设置在基材上方,加热辊组包括水平布置彼此传动连接的多个加热辊,加热辊组的进料端设有涂覆机构,加热辊组的出料端设有压延机构,测厚仪分别设置在涂覆机构和压延机构中,用于检测基材表面涂覆厚度,控制器与红外加热装置、加热辊、测厚仪、涂覆机构和压延机构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基材上下表面同时加热,加快了基材表面涂覆材料的烘干效率,通过测厚仪实时检测成膜厚度,并通过控制器反馈给各个部分,实现涂覆材料以预设的厚度值涂覆在基材上。

    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布井及地层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898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24476.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布井与地层处理方法,在油页岩开采区域范围内,布设两口水平井和六口竖井;竖井均布在油页岩开采区域的两侧,第一水平井与第二水平井成斜对称方式,第一水平井与第二水平井分别钻穿至油页岩的上顶板和下底板。第一水平井与第二水平井在水平、竖直方向均有距离且呈镶嵌状态;采用水力喷射的方式分别对第一水平井与第二水平井喷射出分支井。对于第一水平井和第二水平井,分别使用水力喷射钻具向下方和上方定向喷射出3个在油页岩地层内的分支井;最后,采用水力压裂的方式将第一水平井的分支井、第二水平井的分支井和所有竖井压裂贯通,使其裂缝更加发育,孔隙度与渗透性能进一步提高。

    一种串联式变螺距井下流体电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88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665057.7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式变螺距井下流体电加热器,第一接线腔、一级加热器、第二接线腔、二级加热器、第三接线腔、三级加热器和封隔器组成,一级加热器、二级加热器和三级加热器依次相连接,封隔器设置在三级加热器上,第一接线腔设置在一级加热器上,第二接线腔设置在一级加热器和二级加热器之间,第三接线腔设置在二级加热器和三级加热器之间;本发明降低了大长度螺旋折流板的制造难度,克服了高温工况下大长度螺旋折流板易产生热力破坏的缺点,加热流体时流体的压力损失小,传热系数高。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目标地层的过热蒸汽开采、热气体开采,该加热器经优化后也可用于开采可燃冰、油页岩、稠油等储层。

    一种PET膜双面快速镀膜、涂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46515.1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T膜双面快速镀膜、涂覆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输送PET膜的放卷机构,第一镀膜机构,第一烘干压延机构,用于将PET膜的正反面翻转的换向机构,与第一镀膜机构结构相同设置在第一烘干压延机构的正上方的第二镀膜机构,与第一烘干压延机构的结构相同的第二烘干压延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向回收PET膜的收卷机构;本发明设置多个真空腔体,并在各自的腔体内分别设置上述机构,将电池极片PET膜依次通过上述各个机构,一次性完成铝膜、铜膜的加工成型,以及涂覆正、负极材料的功能,可在一个放卷、收卷过程中完成电池正极金属电极、正极材料、负极金属电极、负极材料的加工,使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简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人工建造油页岩地下破碎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90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796743.8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人工建造油页岩地下破碎体的方法,涉及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是首先钻进水平井,在完成水平井钻进后,采用水力压裂手段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压裂,压裂完成后在水平井内注入液体炸药,液体炸药进入分段压裂形成的地层裂隙中,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使地下油页岩层进一步强化产生破碎体,增大油页岩开采层的孔隙度和渗透性,形成地下原位转化破碎体,然后钻进若干口垂直井,此时水平井与垂直井之间的油页岩层产生足够多的传热面积。本发明节约了成本,且可以增加油页岩层的碎石化,较常规压裂手段破碎效果更好,可以明显增加油页岩地层的导热能力,有利于油页岩原位工艺的开展,为实现油页岩的商用提供了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