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表面波的粒子分选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05269692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20007857.0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声表面波的粒子分选芯片,包括有压电基底、叉指换能器和微流道系统,其中叉指换能器和微流道系统设在压电基底上,微流道系统内设有数级主流道,主流道为阶梯型。主流道包括有流入通道、一级分选通道、中间通道、二级分选通道和小粒子流出通道,流入通道、一级分选通道、中间通道、二级分选通道和小粒子流出通道依次相连,其中流入通道与流入接口相连通,一级分选通道与大粒子流出接口相连通,二级分选通道与中等粒子流出接口相连通,小粒子流出通道与小粒子流出接口相连通。有益效果:解决了目前难以分选不同尺寸的同种物质微粒的难题,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基于压电驱动集成式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05627815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436278.8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集成式微混合器,本体由固接而成的上部衬底层、中部回流层、下部振动层组成,上部衬底层设有上部混合腔,集成有多个流体入口、混合溶液出口,中部回流层设有顺时针回流通道、逆时针回流通道、中部混合腔,集成有回流压电微泵以及芯片电极,下部振动层设有进出口微流通道、下部混合腔,集成有进出流压电微泵、振子基底;各混合腔同心且内径相同。该微混合器通过交替式循环回流与往复式持续振动,增大流体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流体间的对流与扩散作用,是一种混合效率高、过程可控的微混合器。

    液体传递式压电驱动器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93108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488285.8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传递式压电驱动器,包括有定子、转子、数个轮叶和压电驱动腔,其中转子枢接在定子上,数个轮叶过盈嵌设在转子上,压电驱动腔设在轮叶的外端,通过压电驱动腔驱使轮叶进行正反转。定子与转子之间通过滑动轴承和推力球轴承进行枢接。轮叶由弹性材料制成。压电驱动腔为封闭腔体,腔体内填充有液体,压电驱动腔的外侧设有压电片。有益效果:利用液体传递动能,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极大地拓展了压电驱动的应用范围,压电片变行所产生的动力由液体传递,稳定,低噪音,效率高。使得驱动更平稳可靠,除此之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电驱动器,还具有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基于PMMA材料的内嵌三维流道式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206492517U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621098393.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PMMA材料的内嵌三维流道式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由数个片层、驱动源和定位销构成,数个片层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形成三维流道,然后用定位销将各个片层固定,最后置于温控箱中加工。在微流控芯片中溶液将在驱动源的作用下从溶液入口进入,经过微流控芯片内部三维混合流道完成混合。该微流控芯片所具有的三维流道结构使溶液在微流控芯片内部可以在X、Y、Z方向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溶液的混合率和溶液的混合均匀度,并且该微流控芯片具有精度高、强度高、成本较低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集成式大流量压电泵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79589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738134.8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大流量压电泵,由四层泵体压合组成,每层泵体包含两个并联的压电微泵,一个公共入口,一个公共出口。一号泵体与二号泵体、三号泵体的结构完全相同,四号泵体的公共入口与公共出口未完全贯穿泵体,其余结构与一号泵体一样,一号泵体的顶部包含阀片,抛物线泵腔以及压电振子等,底部包含入口流道和出口流道,其中压电振子以简支形式固定在泵体。一号泵体的底部与二号泵体的底部压合,二号泵体的顶部与三号泵体的顶部压合,三号泵体的底部与四号泵体的底部压合,进而构成整体的集成式大流量压电泵。该压电泵具有高度集成化,体积小,输出流量大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