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072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064285.4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53 , B29C64/205 , B22F3/105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材料多工艺3D打印方法及所用的打印装置,所用的打印装置是由运动床身装置、感应鼓处理装置、固化装置、成型台、清理器、废料仓和供料仓组成,成型台、清理器和供料仓分别设置运动床身装置上,废料仓设置在清理器下端,感应鼓处理装置和固化装置分别设置运动床身装置内;利用感光鼓选择性吸附实体粉末材料,然后在经过处理的成型台上定向滚动,实现选择性铺设粉末,根据工艺信息将不同种类粉末材料固化,然后利用辅助铺粉系统将支撑材料铺设成型台上,下降一粉末层厚度,如此循环,层层叠加可得多材料、多功能三维实体,实现了选择性铺粉,提高效率、节约材料,实现了激光烧结、胶水黏结及热固化多工艺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69078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30818.1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53 , B29C64/214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粉末层叠制造的3D打印方法,该方法是在粉末3D打印中,在刮刀刮平针形粉末粒子的过程中,针形粉末粒子受到刮刀沿x轴方向上的移动速度V1与粉末床沿y轴方向上的移动速度V2的共同作用,沿着合成速度Vs的方向定向排列。刮刀的速度V1是可调的,粉末床的速度V2是可以动态改变的,V2可以达到V1的五倍以上,可以实现Vs的方向在水平面内,沿中心线方向至少±78.69°以内的任意角度变化,即实现针形粒子的排列方向的瞬时动态变化,从而实现了动态二维刮粉过程。本发明可以设计粉末床的移动速度,实现多种多样的形状图案的粒子排布形式,从而实现复杂的材料微结构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72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218039.X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梯度零件的3D打印成型方法,将注射成形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在打印过程中施加运动磁场,铁磁性材料受磁场作用在熔道内定向移动,可得铁磁性与非铁磁性金属梯度零件,在计算机以及运动磁场的控制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3D打印金属梯度零件,可直接成型梯度零件,并在任意空间位置实现梯度分布,通过改变运动磁场的磁场强弱、运动速度以及磁场作用次数来获得不同程度梯度的零件,零件可直接用于工程中,节省材料和设备成本,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388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47932.2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29 , B29C64/314 , B29C64/393 , B29C64/20 , B33Y3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编程定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方法及装置,其打印装置是由主机架、供料仓、铺料装置、成型仓、废料箱、数字掩膜光固化系统以及可控磁场系统组成,供料仓、铺料装置、成型仓、废料箱、数字掩膜光固化系统以及可控磁场系统分别固定设置在主机架,其打印方法利用铺料系统的刮刀将内含磁性短纤维的光敏树脂均匀铺设在成型仓上,然后在其表面定向移动稀土磁铁等磁场源对树脂内磁性纤维进行定向,最后运用数字掩膜光固化技术进行选择性区域固化,层层叠加成型三维实体。本发明方法突破了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成型过程中纤维随机取向的局限性,使短纤维在基质材料中的取向按照设计排列,实现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制件的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117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34293.5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面向一种基于螺旋流道的梯度材料高效3D打印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传统3D打印技术中无法实现复合材料内增强颗粒粒径或多孔材料孔径呈现复杂梯度分布的技术问题。打印装置内包括增材制造成型平台、螺旋分离组装系统、材料供应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螺旋分离组装系统中螺旋分离通道的惯性微流体操纵粒子机制,结合数字化组装挤出头的设计组合及打印工艺参数的优选,能够实现基质材料内增强颗粒或牺牲模板颗粒的复杂梯度分布,在材料及工程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83702.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112 , B29C64/321 , B29C64/393 , C08L63/00 , C08L75/14 , C08L15/0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性可调的梯度材料高效3D打印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挤出式3D打印材料梯度连续性、打印效率及复杂性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该系统部分包括:增材制造成型平台、连续性可调流控集成模块、数字化材料供应模块、集中控制模块。其方法主要依赖于利用连续性可调流控集成模块可以使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分材料进行多次分流、整合,实现梯度材料输出。并且通过动态调整不同组分材料的输送速度,可以实时调整挤出单道内材料的梯度分布;其次结合不同梯度流道模块选择及组装实现材料料梯度连续性特征的编程调整,本发明具有适应范围广泛、装置简单、方法易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740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18220.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29C64/386 , B29C64/314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40/20 , B33Y5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仿生多级螺旋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数字化连续纤维编织系统、成型制造系统及控制系统,根据预定义的几何模型和内部多级螺旋缠绕纤维分布模式,建立相关三维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纤维编织系统引导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丝材编织成多级仿生螺旋缠绕结构,进一步用于3D打印成型系统;最后通过后处理固化成型,实现了强韧化仿生复合材料样件的制备,本发明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风力发电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397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74832.X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379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预防样件翘曲变形的3D打印方法,即首先根据材料本身的热特性设置打印设备相关温度;然后对样件的三维模型进行应力分析,根据所得应力云图及几何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相关截面信息,包括截面几何形状、打印头自适应移动路径和打印头动态移动速度;最后根据相关信息进行三维成型并进行后处理,本发明中3D打印热塑性塑料预防样件翘曲变形效果显著,且不影响样件的成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2980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199410.2
申请日:2016-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205 , B29C64/214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粉末层叠制造的3D打印装置及3D打印方法,装置包括有粉末床、机架、铺粉仓、刮刀和加工装置构成,铺粉仓、刮刀和加工装置布设在机架上,粉末床能在机架上左右移动;刮刀位于粉末床上方;用于铺粉的材料颗粒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片状或柱状粒子,这些粒子在受到刮刀的铺平作用后,可以产生一种定向的诱导作用,使得这些粒子在刮刀进给方向上定向排列,使其具备某些特殊的优良性能;粉末床可以沿其轴心旋转任意角度,通过控制旋转角度的不同,可以改变成型件相对刮刀的进给方向的不同,既可以控制不同层粒子的不同排列方向,也可以实现单层粒子不同区域排布方向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激光烧结或者粘结剂粘结等方式实现粉末层叠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553874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922084.9
申请日:2015-12-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T型接头及其制作方法,T型接头是由垂直腹板、仿生过渡圆角区和下壁板组成,仿生过渡圆角区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垂直腹板和下壁板。本发明采用具有多功能的仿生过渡圆角区来连接垂直腹板和下壁板,提高了T型接头的抗拉性能和抗弯性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损伤容限,缓解了应力集中效应,复合材料单元节在仿生过渡圆角区域内形成的错位结构,可以有效的阻碍裂纹的扩展,提高了连接部位的损伤容限,降低了T型接头发生灾难性结构破坏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