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86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71082.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L26/00 , G01B7/16 , C08J3/075 , C08L51/00 , C08K7/00 , C08F289/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Xene基自催化导电水凝胶敷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水凝胶可在室温下快速被制备。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抗氧化性、良好的导电性、较强的黏附性和力学强度等特点。在电刺激的辅助下,对于感染型慢性伤口的修复显著,可以作为感染型慢性创面的敷料。可以制成应变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个性化医疗检测、人机界面、信号监测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2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491801.7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双发射比色荧光纳米微球制备方法及其细菌检测的应用属于比色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组装方法原位制备SiO2负载蓝色荧光碳点(CDs)和红色荧光Cu NCs的纳米微球,其在380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可见光区450nm的蓝色和650nm的红色双发射荧光效果。其具有对pH值特异性响应效果,随着pH值从4.0变化到7.2,纳米微球的红色荧光逐渐减弱,同时蓝色荧光保持不变,这样可以通过复合光的颜色变化,可视化比色检测pH值的变化。该双荧光发射纳米微球探针可以用于检测细菌代谢体系的pH,从而获得细菌的繁殖量,还能以较高的信噪比对细菌进行生物荧光成像。该微球通过简单的离心操作从检测体系中分离,可以降低探针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7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30227.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探针检测肌氨酸、肌氨酸氧化酶及其浓度的方法。采用肌氨酸和肌氨酸氧化酶反应原位制备荧光功能铜纳米簇,利用是否产生荧光的结果检测待测物中是否含有肌氨酸(和/或肌氨酸氧化酶),利用铜纳米簇的荧光强度可以定量检测肌氨酸(和/或肌氨酸氧化酶)的浓度,实现荧光铜纳米簇在荧光法检测肌氨酸和/或肌氨酸氧化酶中的应用。该方法避免了生物体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可以选择性和无创地检测尿液、汗液、血液中肌氨酸的浓度;并利用荧光turn‑on的方法检测肌氨酸的浓度,避免了实验中的假信号可能带来的干扰;生成的铜纳米簇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质,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2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91801.7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双发射比色荧光纳米微球制备方法及其细菌检测的应用属于比色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组装方法原位制备SiO2负载蓝色荧光碳点(CDs)和红色荧光Cu NCs的纳米微球,其在380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可见光区450nm的蓝色和650nm的红色双发射荧光效果。其具有对pH值特异性响应效果,随着pH值从4.0变化到7.2,纳米微球的红色荧光逐渐减弱,同时蓝色荧光保持不变,这样可以通过复合光的颜色变化,可视化比色检测pH值的变化。该双荧光发射纳米微球探针可以用于检测细菌代谢体系的pH,从而获得细菌的繁殖量,还能以较高的信噪比对细菌进行生物荧光成像。该微球通过简单的离心操作从检测体系中分离,可以降低探针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60138.0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的铜纳米簇/碳点(Cu NCs/CDs)双荧光发射比色探针的原位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有机溶剂中痕量水方面的应用,属于比色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蓝色荧光碳点(CDs)的合成、CDs的表面修饰和双荧光发射Cu NCs/CDs探针的制备等三个步骤。本发明所得到的双荧光发射探针Cu NCs/CDs,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呈现可见光区450nm蓝光和596nm红光的双荧光发射效果。利用双荧光对于有机溶剂中不同水含量具有不同响应的结果,呈现不同的复合荧光颜色变化,这种双荧光发射试纸可以用于裸眼比色检测有机溶剂中痕量的水,并且检测限可以低至0.02%(v/v),这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有机反应中痕量的水检测提供了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73121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97139.5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J9/28 , C08J3/075 , C08J3/24 , A61L24/00 , A61L24/08 , A61L24/10 , A61L26/00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52 , A61L27/56 , C08B37/08 , C08B37/04 , C08B3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28 , A61L24/0031 , A61L24/0036 , A61L24/08 , A61L24/108 , A61L26/0023 , A61L26/0047 , A61L26/008 , A61L26/0085 , A61L27/20 , A61L27/227 , A61L27/52 , A61L27/56 , A61L2400/06 , C08B37/0045 , C08B37/0072 , C08B37/0084 , C08J3/075 , C08J3/24 , C08J2201/0484 , C08J2207/10 , C08J2207/12 , C08J2305/04 , C08J2305/06 , C08J2305/08 , C08L5/04 , C08L5/06 , C08L5/08 , C08L89/00
Abstract: 一种仿生的可注射黏附性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用多巴胺对天然高分子透明质酸进行修饰,产物仍具有较高的水溶性,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调节pH到弱碱性,通过振荡使其混合均匀后便会产生从溶胶到凝胶相转变的过程,伴随着颜色从无色到棕色的变化,赋予该水凝胶黏附的性质。除此之外,其原有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和可降解性等特征均保持了下来,我们也通过细胞毒性试验,体外降解试验等进一步证明了其性能的保存,结合以上特点,这种仿生的可注射黏附性水凝胶有潜力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在细胞、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大展身手。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1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32058.7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C09K11/025 , G01N21/6486
Abstract: 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聚合物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在靶向肿瘤细胞检测方面的应用,属于聚合物碳点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以生物靶向分子叶酸为原料,采用简单水热方法一步合成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聚合物碳点,其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检测和选择性成像功能。其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粒子粒径小、尺寸均匀、量子产率高、生物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该荧光聚合物碳点的量子产率高,可用于生物成像,并且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功能,可作为癌症诊断和治疗的荧光显像材料来使用,在肿瘤检测、药物缓释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