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853346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857837.3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安装绝缘子的工装,包括将可挤压的绝缘子引导进入待加工部件的放置部件、位于放置部件上方的将绝缘子按压入到需要绝缘子的连接接头内的按压部件、位于按压部件的下方的固定待加工部件的固定部件;放置部件的下部分嵌入到代加工部件内,放置部件包括与外侧、待加工部件放置绝缘子的腔体均同轴的内腔,内腔贯穿放置部件,放置部件的上部分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均大于放置部件的下部分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内腔上部分的内直径大于绝缘子在自然状态下的外直径,下部分的直径小于绝缘子在自然状态下的外直径。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按压部件按压,固定部件支撑代加工部件,放置部件使绝缘子直径变小被按压进入到代加工部件内。
-
公开(公告)号:CN207957351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57900.3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撑架,包括若干根横杆、支撑横杆两端的框架、连接横杆和框架的连接件,每根横杆的两端处于不同水平高度,放置在横杆上的线束自动从高水平高度的一端朝低水平高度的一端移动,同一高度处的框架支撑多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的横杆,在横杆与框架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的第一投影面上,相邻的两根横杆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交。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横杆两端处于不同水平高度,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相邻的两根横杆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同一个支撑架的两端都可以设置操作人员,这样减少了支撑架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95378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57774.1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生产工作台,工作台包括一个主操作台、分别与主操作台一端连接的若干个分支操作台,主操作台另一端和若干个分支操作台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线束放置部位,主操作台和分支操作台下方设置有多层物料放置隔层,主操作台和分支操作台上依次放置有生产线束的工装。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主操作台和分支操作台,可以将线束按照沿着流水线的方向生产,可以将工序简单的工序放置在主操作台,工序较复杂的工序放置在分支操作台,这样可以提高线束的生产速度,并且由于线束比较长,还可能存在多个分支的情况,该线束生产工作台可以在分支操作台上处理分支处的线束,线束放置部位可以放置生产好或者未加工时的线束。
-
公开(公告)号:CN20783991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857763.3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B21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线芯工装,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定位座、转盘,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转盘上表面设置有压块,待弯曲的线芯放置在定位槽向外延伸时紧贴第一侧边,弯线芯工装处于初始状态时,压块上的第一侧边与定位槽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平行。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带弯曲的线芯放置在定位槽内,并且待弯曲的部分向外延伸,压块通过转盘转动,压块的第一侧边紧贴伸出定位槽外部的线芯,随着转盘转动过程中,伸出的部分与位于定位槽内的线束成一定角度,从而实现线芯的弯折。
-
公开(公告)号:CN207968498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59462.4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测互调工装,包括信号线、控制单元,信号线为多根,多根信号线的一端均与检测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与被测互调端口匹配的检测端与待检测的互调相应的端口连接;测互调工装还包括与被互调条端口数量相匹配的工装单元,每个工装单元包括固定信号线检测端的第二定位块、压紧检测端和待检测的互调的端口的动力机构和压紧机构,动力机构驱动第二定位块或压紧机构移动增加和减少第二定位块和压紧机构之间的距离;控制单元控制每个工装单元的动力机构同步运动。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控制单元同时控制所有工装单元中的动力机构改变压紧机构和第二定位块之间的距离,这样同时检测一根互调上多个端口之间是否导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52463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58726.4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B21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钢线弯曲工装,包括底座、旋转板,底座上方设置有中心圆柱,底座还设置有与中心圆柱中心重合的弧形槽,弧形槽靠近中心圆柱外侧壁之间为设定距离,旋转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任意两个第一安装孔上对应设置有穿过旋转板并延伸至弧形槽内的转轴和控制把手。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旋转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这样可以调节旋转板靠近中心圆柱侧边与槽相对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半钢线和调整弯曲的距离,把手可以选在安装在不同的第一安装孔内,这样可以在调整转轴位置时,也可以适应性的调整把手的位置,从而方便操作,该工装既省力,又使得半钢线只是出现外侧面有很小范围的延展。
-
公开(公告)号:CN207853312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858028.4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H02G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定型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模块、多个电测模块,与电测模块数量匹配的定位扎带模块,所述定位扎带模块上设置有捆绑线束的扎带、内部电路,所述电测模块和定位扎带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需在定位扎带模块为设定方向才能匹配,所述电测模块上还分别设置有当凹槽和凸起匹配连接后使主控电路模块和内部电路构成回路的连接单元,所述主控电路模块还连接有提示单元,用于提示主控电路模块和每个内部电路是否构成回路。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定型装置可以确定线束的弯折角度,防止定位扎带模块的遗漏,还可以确定线束捆扎的位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34806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858137.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H01R43/00 , H01R43/0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收口的工装,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若干个收口模块、中部设置有槽口的限位模块,转动模块,收口模块包括水平部分和与水平部分垂直设置且位于水平部分下方的竖直部分,水平部分靠近限位模块中心的端部侧面为收口端,限位模块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从限位模块的外边缘向槽口延伸,水平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转动模块设置有第三限位槽,竖直部分远离水平部分的一端位于第三限位槽内,第三限位槽与竖直部分接触的面到限位槽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化,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限位槽来限制收口模块在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上来回运动,竖直部分设置在第三限位槽内,转动模块使得收口模块在第一限位槽内运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67576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69053.2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H01R4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安装端子外壳的工装,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端子外壳固定模块、推动模块、按压模块,按压模块包括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固定块、旋转块,旋转块一端部的一侧作为转轴端与固定块旋转连接,另一侧作为按压端按压穿过端子外壳的端子上的卡环,旋转块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推动模块推动端子向端子外壳内运动到指定位置,推动模块和按压模块位于端子外壳固定模块沿着端子外壳上的孔方向的两侧。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推动模块将端子外壳内的端子推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过按压模块来将放置在端子上的卡环按压进端子内,本方案中的按压模块通过手动转动旋转块使得按压端来按压卡环,该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57388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57772.2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IPC: B65H5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导向装置,装置包括竖向支撑柱、托住线束的托线架,所述竖向支撑柱的第一竖向侧面上与该竖向侧面垂直的互相平行的第一遮挡栏、第二遮挡栏,所述竖向支撑柱上设置有一端穿过竖向支撑柱后位于第一遮挡栏和第二遮挡栏之间的空心导线杆,所述空心导线杆与第一遮挡栏平行,所述托线架一端设置在竖向支撑柱上,所述托线架位于空心导线杆的下方。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线束穿过空心导线杆,这样有效防止线束打结,第一遮挡栏和第二遮挡栏的设置防止线束在拉动过程中左右晃动,托线架可以防止线束拉出过多时也能位于导向装置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