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86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117507.X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表面轮廓自适应离散方法。本发明中,首先通过BRepAdaptor_Curve获取曲线的参数域,对曲线的参数域进行等参划分,根据等参划分所得的参数值计算B样条曲线上型值点的值。根据计算所得型值点的值反求B样条曲线的控制点Pi以及样条基函数Ni,k(t)。然后输入弧长的步长s,对B样条曲线进行等弧长离散;通过拾取待处理表面,对表面进行遍历所有环,得到弧长最大环。对轮廓进行遍历,得到不同特征的边界,通过对不同特征的边界进行处理,实现了路径点的快速与准确获取。并且通过对B样条曲线的离散,使得机器人运动轨迹更加贴合工件边界。提高了焊接和涂胶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26137.X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25B1/55 ,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N‑TiO2/Sv‑ZIS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钛网为基底,乙酰丙酮和钛酸四异丙酯为原材料,采用四乙酸二胺二钠辅助水热法制备锥状TiO2,第二步再将负载TiO2的钛网放入三乙胺、H2SO4、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30分钟后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结束后在马弗炉中高温退火制备锥状N‑TiO2;第三步以N‑TiO2、ZnCl2、InCl3.4H2O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材料溶剂热法制备复合材料N‑TiO2/Sv‑ZIS。本发明制备的制备的棒状N‑TiO2/Sv‑ZIS光催化剂能够提高光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570359.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钴/硒化锡@多孔碳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六水合氯化钴和氢氧化钠、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水浴反应,离心清洗获得Co‑MOF‑74纳米棒;将Co‑MOF‑74分散于乙醇中形成悬浮液C,同时将无水氯化亚锡溶于无水乙醇形成溶液D,将溶液D加入分散液C中进行阳离子交换,随后离心得到Sn/Co‑MOF纳米棒粉体,再经退火得包覆金属颗粒的多孔碳纳米棒;将包覆金属颗粒的多孔碳纳米棒粉末与硒粉混合均匀后退火得到硒化钴/硒化锡@多孔碳纳米棒粉体。所制备的硒化钴/硒化锡@多孔碳纳米棒应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5075.7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基铁/碳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相应的材料,本发明方法包括:通过制备六水合氯化铁溶液和反丁烯二酸溶液制得混合溶液,对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分别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对水热反应的产物进行洗涤并干燥处理,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对制得的铁基有机骨架前驱体进行碳化处理,制备得到衍生铁/碳材料;制备聚偏氟乙烯溶液,将衍生铁/碳材料通过第四超声处理溶入聚偏氟乙烯溶液,对制得的高聚物复合溶液进行固化热处理,对制得的固体薄膜进行热压成型处理,得到聚偏氟乙烯基铁/碳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可以提高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简化工艺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7195.9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25C7/06 , C25C1/12 , C25C1/14 , C25C1/22 , C25B11/042 , C25B11/075 , C25B3/29 , C25B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金属纳米片的普适制备方法,是通过原位电化学还原工艺制得:首先将金属碲化物或金属硒化物进行冷冻‑超声液相剥离,制得二维金属碲化物纳米片或二维金属硒化物纳米片;然后将二维金属碲化物纳米片或二维金属硒化物纳米片在H型电解池体系中进行还原,即获得二维金属纳米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条件温和,所制备出的二维金属纳米片在电化学C‑N耦联合成尿素等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1200.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钼掺杂氧化钨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磁控溅射镀膜仪预真空度达到2*10‑4Pa以下,并在氩气‑氧气混合气氛中,将非晶态钼掺杂WO3靶材在导电玻璃基底表面进行射频反应沉积溅射,得到Mo掺杂WO3薄膜,将Mo掺杂WO3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非晶态钼掺杂氧化钨电致变色材料。本发明褪色态透过率较高,着色态透过率较低,对比度可达56.6%~72.8%,可以在不同电压下实现透明与灰黑色的可逆转换,实现了氧化钨薄膜变色过程中的色度变化。可应用于电致变色智能窗、防眩目后视镜、新能源车天窗等多种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649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953896.5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SiO2@Sn三层核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是以银纳米粒子(Ag NPs)为核,在其表面均匀包覆一薄层二氧化硅,再在最外层包覆一层Sn纳米粒子。其制备方式为:通过改进的法制备出Ag@SiO2核壳结构,然后运用湿化学还原法在Ag@SiO2外层包覆Sn纳米粒子制备出Ag@SiO2@Sn三层核壳结构。本发明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与普通的金属复合材料相比,该三层核壳结构因SiO2隔离薄层的存在,而使其同时具有强表面等离子近场效应和宽光谱响应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0799651.4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9K9/00 , G02F1/1516 , G02F1/1524 , G02F1/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价键合三氧化钨纳米线/聚噻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致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烷偶联剂一端与三氧化钨纳米线阵列形成共价键,另一端与聚噻吩形成共价键的反应过程,其中,所述三氧化钨纳米线阵列直径为20‑50nm。根据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电致变色材料具有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具有较高对比度、较快着色速度和褪色速度、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可以在正负不同电压下实现透明和浅蓝色及深蓝色的迅速可逆转变,广泛用于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1354880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923707.X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3C1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Ox电致变色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NiOx电致变色材料具有由平均粒径40nm的NiOx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通过制备一种NiOx纳米颗粒,并将NiOx纳米颗粒制备成一种可用于微电子打印刮涂系统的电致变色浆料,通过微电子打印机将材料均匀刮涂在掺氟氧化锡导电玻璃上,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电致变色NiOx薄膜。所述材料具有在碳酸丙烯酯/高氯酸锂(PC/LiClO4)中变色的能力,拥有较高的褪色态透过率(78.3%)和较低的着色态透过率(24.1%),其对比度超过了54%,可以在不同电压下实现黑色和淡黄色的可逆转变,可用于智能窗户和静态显示领域,以及为实现氧化镍在PC/LiClO4溶液中与氧化钨形成互补器件成为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