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89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07153.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高效式供电系统,本发明中通过为所有服务器节点配备了储能电路,且对每个服务器节点均采用并联供电方式给数据中心供电,在发生断电情况时,可以保证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供电系统连续运行,实现数据中心的不间断供电;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高效式供电系统的电能变换环节仅通过模块供电电路实现电能的一级转换,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供电系统,整个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高效式供电系统结构简化、安全、可靠且系统供电效率也有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1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69668.0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3/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地址分配方法、系统及一种模块化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在线模块的物理地址,根据所述物理地址为所有所述在线模块分配连续的逻辑地址;当检测到离线模块时,将所述离线模块的逻辑地址设置为空;当所述在线模块检测到目标逻辑地址为空时,将所述在线模块的逻辑地址减一;其中,所述在线模块的逻辑地址与所述目标逻辑地址的差为一。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地址分配方法,各模块均检测自身模块的前一逻辑地址,当检测到前一逻辑地址为空时将自身的逻辑地址减一,后续模块检测到前一逻辑地址为空,将自身的逻辑地址依此减一,至此保证了模块地址连续。在维修时,可以获得连续地址的模块信息,提高了维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1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69630.3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理地址确定方法、系统及一种模块化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模块化设备的模块数量和稳压电压计算理论单元电压;获取目标模块对应的采样电压值,并判断理论单元电压与采样电压值的比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将与比例值最接近的目标整数作为目标模块的物理地址。本申请提供的物理地址确定方法,通过模块数量和稳压电压确定理论单元电压,并将最接近理论单元电压与每一模块的采样电压值的比值的整数作为该模块的物理地址,实现了各模块物理地址的自动设置,避免了人为拨码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各模块物理地址设置的准确度。另外,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批量设置所有模块的物理地址,减少了资源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59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10878.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识识别的量子保密通信方法,应用于部署在网络出口处的量子应用网关,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待传输的数据流;对数据流携带的加密处理标识进行识别,确定对数据流采用的实际处理方式;使用实际处理方式对数据流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在实际处理方式为量子加密方式时,对数据流进行量子加密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接收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量子密钥有效利用率,节省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资源,降低网络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标识识别的量子保密通信装置,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831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44034.5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通讯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端,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第一传统密钥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获得的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第二通信端,以使第二通信端使用第一传统密钥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目标数据;第一通信端使用量子密钥对第一密钥池中的传统密钥集合进行量子加密处理,将获得的第二加密数据发送给第二通信端,以使第二通信端使用量子密钥对第二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获得传统密钥集合,传统密钥集合包含第一传统密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量子保密通讯系统的密钥量,可以保证量子保密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通讯的数据传输装置,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33883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148483.6
申请日:2011-06-03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19/165 , G01R19/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电异常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将市电送采样模块进行采样并整流,获取市电电压绝对值信号,然后将市电采样信号送到数据采集处理器,数据采集处理器采集采样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输出市电状态信号送逻辑执行模块,若市电状态信号异常,逻辑执行模块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执行相关操作。该数据处理方法是利用市电正弦波的特点和能量最大利用率来判断市电是否发生过高压异常、过低压异常、过零点异常、能量异常、幅值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201690229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181432.4
申请日:2010-05-06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IGBT应用可靠性的保护装置,包括过流检测电路、过流判断保护电路和精密基准设定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过流判断保护电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IGBT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接电源的正极;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相并联后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过流判断保护电路相连接;过流判断保护电路与精密基准设定电路相连接;该保护装置能够使IGBT免受过流损坏,从而大大了提高IGBT的应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6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76200.X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0852 , H04L63/08 , H04L63/08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网络准入认证的方法,包括:管理平台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口令;判断用户口令与预设口令是否一致;其中,预设口令为根据管理平台与口令分发节点利用QKD协议得到的量子密钥而生成的口令;若是,则允许终端接入网络。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依据管理平台与口令分发节点利用QKD协议得到的量子密钥生成预设口令,由于量子秘钥具有绝对的安全性,无法被复制,使得依据该量子秘钥生成的预设口令也具有绝对的安全性,极大的提高了网络准入认证的安全性。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网络准入认证的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0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56999.4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27 , B60L11/1811 , H02J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枪智能涓流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大电流充电模组、第二大电流充电模组、涓流充电模组、开关切换系统、控制系统、第一充电枪和第二充电枪,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至第一大电流充电模组、第二大电流充电模组、涓流充电模组、开关切换系统,并根据与第一充电枪、第二充电枪连接的终端所需的充电电流大小以及终端等级信息控制开关切换系统的第一至第五开关组的工作模式。本发明解决现有的双枪控制系统中使用复杂的开关切换系统,成本高、可靠性低;解决现有双枪控制系统的充电模块利用率低,充电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提升可靠性,控制简单明了,大大提高充电模块的利用率,减小两个终端同时充电的使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82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256987.4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源冗余的不间断电源,包括能源输入模块、隔离稳压电路、能源优选控制器、逆变器、输出转换电路、主控制电路、多能源交互式辅助电源,所述能源输入模块包括含市电输入在内的至少两路能源输入。本发明将市电、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池通过各种相应电路进行转化和控制,能有效稳定输出电压,有效克服了不间断电源系统仅仅依靠市电和储能电池的单一应用,扩展了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应用范围,实现多种能源的统一、有效、合理分配,做到新能源高效利用和不间断电源的优势互补,真正实现绿色能源和高效能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