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00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8047.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厦门术利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R‑II发射的稀土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探针为Nd2O3&NPs‑cRGD,所述Nd2O3&NPs‑cRGD以病毒硅为硬模板合成空心病毒样稀土纳米粒子Nd2O3,‑NPs‑外部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偶联环状多肽cRGDfK。本发明提供一种NIR‑II发射的稀土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探针Nd2O3&NPs‑cRGD生物安全性好,在体成像效果优异,能够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对引导肿瘤的手术切除具有显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10287.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厦门术利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腺癌NIR‑II区荧光手术导航及放疗增敏的靶向分子探针,所述靶向分子探针为VGd@ICG‑FA,其由探针主体偶联叶酸FA组成,所述探针主体包括类病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VSN,所述类病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VSN的表面包裹氧化钆Gd2O3并负载有吲哚菁绿ICG,且所述类病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VSN的表面经氨基化修饰,所述叶酸FA为乳腺癌特异性识别的靶向分子。本发明的靶向分子探针能在高浓度的谷胱甘肽环境中降解,精准释放吲哚菁绿ICG和Gd2O3,从而用于乳腺癌手术切缘的界定及放疗增敏。
-
公开(公告)号:CN114699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34058.7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Abstract: 一种动态评价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荧光/磁共振探针,涉及三阴性乳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PD‑1)治疗疗效评估。所述荧光/磁共振探针GdDTPA‑HSA@ICG‑Atezoilzumab(NPs‑Ate),包含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人血清白蛋白、吲哚青绿、PD‑L1抗体阿特珠单抗。制备方法:1)制备GdDTPA‑HSA@ICG纳米颗粒;2)制备NPs‑Ate抗体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探针。所述荧光/磁共振探针可应用于动态评价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实时动态监测ICT治疗有效时PD‑L1的表达变化,尽早、准确预测疗效和评估治疗的有效性。为三阴性乳腺癌ICT的疗效评估提供分子影像新技术和新方。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7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36502.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IPC: G06V10/26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3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乳腺癌超声图像识别预测领域,具体是指基于超声图像的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识别预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分割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识别预测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本方案采用改进的扩散概率模型进行图像分割,该模型使用动态条件编码增强扩散概率模型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分步区域注意力,并采用特征频率解析器消除高频噪声成分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负面影响;采用树突学习整合的视觉变换器对乳腺癌分子亚型进行识别预测,优化现有特征提取网络的架构,使其提取的图像特征更丰富、更具代表性,提高超声图像中的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识别准确性,并减少模型的训练时间和增强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52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34060.4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A61K4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创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靶向分子探针,涉及医学技术领域。以稀土纳米颗粒NaErF4为内核,表面覆盖NaYF4,合成稀土核壳纳米颗粒NaErF4@NaYF4(ErNPs),在NaYF4层的外表面通过修饰PAA以提供羧基,通过EDC/NHS活化羧基,偶联靶向CXCR4的肿瘤特异性导向肽Balixafortide(POL6326),从而合成NIR‑Ⅱb发光的稀土纳米探针ErNPs@POL6326。基于近红外二b区成像判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实现术前无创实时判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避免过度活检,辅助术中腋窝淋巴结分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277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31357.X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示踪靶向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旨在将靶向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多肽与DSPE‑PEG2000偶联,装载ICG后形成纳米胶束,构建一款能够靶向识别淋巴结癌转移灶肿瘤微环境的荧光探针,可通过NIR‑Ⅱ荧光活体成像技术实现乳腺癌淋巴结癌转移无创靶向性识别;由于CD206靶向多肽荷载ICG的自组装纳米胶束易于制备,具有出色的近红外荧光成像质量以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该探针具有很大的临床翻译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213250421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711459.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IPC: A61F13/14 , A61B17/132 , A61F7/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术后胸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腺科术后胸带,其包括胸板、肩带、透气层、水袋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肩带固定安装在胸板的顶部,所述肩带上嵌入安装有调节扣,所述胸板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左连接带,所述左连接带内腔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胸板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右连接带,本申请文件中,能够通过本文件,帮助患者的伤口进行热敷或冷敷,通过冷敷帮助手术部位血管冷收缩,减少出血,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通过热敷帮助皮下组织舒张展,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效果,同时便于调节胸带,方便穿戴,减少了穿戴难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