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485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743754.6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 Y02A50/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锅炉或燃机产生的烟气与第一次脱硫脱硝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使所述锅炉产生的烟气降温;将降温后的烟气混合氨气,再用水喷淋处理;再将第一次脱离脱硝的烟气与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使所述第一次脱硫脱硝的烟气升温;将升温后的第一次脱硫脱硝的烟气同时进行紫外线照射和电子束辐照。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地利用烟气热量,进行烟气-烟气充分换热,并在上述的两步处理过程中分别达到SOx和NOx的最佳脱除温度,可以显著提高脱硫和脱硝的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方法的装置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372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674418.6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J7/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6
Abstract: 一种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涉及光伏发电。设有高压直流微电网供电系统、直流应用单元、系统监控与能耗测量单元、直流母线、DC/DC整流系统;高压直流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市电AC/DC直流电源、光伏发电直流电源及蓄电池储能三种直流电源;直流应用单元包括直流数据中心单元、电动汽车充电站单元、直流空调单元、直流照明单元、直流家电单元、拓展单元;系统监控与能耗测量单元包括设备监控单元和工作站单元。各直流电源供能的顺序为优先使用光伏发电直流电源所发的电,当光伏直流电源不足时使用市电AC/DC直流电源补充电能,当市电与光伏能源均不足时,使用蓄电池储能直流电源补充电能。可提高光伏利用综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66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01761.1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用于核电站辐射仿真系统的多核素等效参数的方法。本发明从基本的核素衰变理论出发,经过推理和计算,获得适用于多核素等效为单一核素的精确计算方法,即给等效核素赋予两个等效常数,一个等效常数用于描述原子核数的衰减概率,另一个等效常数用于描述放射性活度衰减的动态特性,同时考虑了具有任意运行历史的核反应堆源项数据和影响核素等效参数的时间因素,并对仿真问题的时间跨度可采用分段等效或整段等效,从而获得了用于核电站辐射仿真系统的多核素等效参数,使辐射仿真更加精确。
-
-
-
公开(公告)号:CN10326373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72624.7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2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空气净化过滤器,包括壳体;包括具有内部室的包围件,具有接纳环境空气的外部空气入口和过滤后空气端口;包括适于更换的滤片的滤芯;包括将空气吸入包围件并通过滤芯的风扇;以及适于贴合到用户的鼻和嘴上的面罩,面罩与壳体由柔性管体连接。该过滤器结构简单,便于随身携带能阻止空气中悬浮颗粒尤其是PM2.5,以及流行性传染病毒等有害物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效果明显,佩戴和使用也较为舒适,尤其适合老人、小孩以及长时间在城市户外工作的人群。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0993.1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强度薄膜设计的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包括硅基底、压电敏感薄膜、谐振器和硅基盖板;所述硅基底设置有感应孔,感应孔外端暴露于外界待测环境;所述压电敏感薄膜由温补层和铌酸锂层叠设复合形成薄膜;所述温补层下端边缘与硅基底上端固定连接,铌酸锂层上端边缘与硅基盖板下端密封固定;所述感应孔上方的温补层下端设置有应力平衡凹槽,用于在压电敏感薄膜的感压区表面各区域在最大许用应力作用下达到等应力;所述谐振器由叉指式换能器电极和反射栅组成;所述叉指式换能器电极固定于铌酸锂层上端中部,反射栅分别固定于叉指式换能器电极两侧的铌酸锂层上;所述感应孔上方的硅基盖板下端设置有感压腔。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12213.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29/22
Abstract: 一种检测压电材料的切向压电应变常数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采用夹持装置稳定夹持质量块并对质量块上的待测样品施加静态力,采集施加的静态力并反馈给夹持装置以确保夹持力的恒定;对处于稳定状态的待测样品施加可变频的准静态力,并使得准静态力的频率远小于待测样品的谐振频率;测量待测样品对应所述可变频的准静态力生成的压电信号;根据所述压电信号与所述准静态力获得待测样品的切向压电应变常数d26。本发明采用准静态法测量压电材料的切向压电常数d26,相较于谐振法对样品的形状无要求,可以准确调整准静态力,从而使压电常数d26的测量更为准确,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7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281676.0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系统与管网布局联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目标区域内的特征日的冷、热和电负荷模型;S2:根据负荷模型得出的负荷结果数据,将目标区域内各个节点的能量供需链进行集成,建立管网模型;S3:根据负荷模型和管网模型,选择发电技术设备、辅助功能技术设备和储能技术设备,构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生产与传输体系,并对其中所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数学建模;S4:根据影响因子,构建系统模型的寻优运算空间;S5:根据目标区域内的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法将系统模型的多目标函数加权转化为单一目标函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技术选型、容量配置、设备选址、实时调度、管网设计及系统能流进行联合设计决策的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255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00809.2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区域分布式冷热电多联产系统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优化方法,针对区域负荷特征进行分布式供能系统设计与优化,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总体规划提供指导,通过模型优化输出的运行状态反馈对区域现有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具有明确依据性的改造,降低系统平衡对象负荷水平。本发明不仅根据时序负荷特性设计了系统的技术组成以及技术参数,设置了联产系统的生产运行场景,实时准确地模拟优化出综合效益考量下生产全周期内CCHP联产系统每小时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为区域分布式冷热电多联产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同时兼具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的合理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