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01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74546.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水声信号发射装置,其包括远程控制端、发射端以及发射换能器,远程控制端连接发射端,发射端连接发射换能器,远程控制端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至发射端,发射端用于将第一信号转换成第二信号,并传输第二信号至发射换能器,发射换能器用于将第二信号转换成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发出,其中,发射端内嵌入有Q‑Learning算法,发射端基于Q‑Learning算法能够加强远程控制端与发射端之间的连接,并增强第二信号的发射。借此,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水声信号发射装置,解决传统水声信号发射机必须有线连接、无法远距离、只能单个作业和无法全天候工作的问题,并且可以保持无线链路的高质量和稳定性,能够应对船舶的漂移和多变的海洋信道等复杂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5850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58878.5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W40/24 , H04W40/12 , H04W4/38 , H04W84/18 , H04L45/00 , H04L45/247 , H04L45/74 , H04L45/745 , H04B13/02 , H04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声网络认知路由方法,水声网络节点在路由发现阶段以及后续的数据传输阶段,通过传输数据和监听邻居节点的方式,获取多条路由信息;在数据传输阶段,利用链路质量认知进行路由优选;在链路断开时,节点首先利用本地路由信息进行路由修复,只有当所有路径都断开时节点才进行反馈报错,节省反馈报错的开销以及重新进行路由查找的开销。本发明结合海洋环境监测的场景特点,综合采用数据交互、监听方式获得对信道、网络链路质量的认知进行路由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声网络路由效率、降低路由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567932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080236.X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08 , G10L21/0272 , G10L21/0216
Abstract: 可适应强烈背景噪声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装置,涉及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设有麦克风阵列、波束扫描模块、波束变化检测模块、语音波束形成模块、波束恒量检测模块、噪声波束形成模块、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麦克风阵列输出端分别接波束扫描、语音波束形成、噪声波束形成模块,波束扫描模块的波束变化信号输出端接波束变化检测模块输入端,波束变化检测模块输出端接语音波束形成模块的输入端,语音波束形成模块的输出端接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的输入端;波束扫描模块的波束恒量信号输出端接波束恒量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波束恒量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接噪声波束形成模块输入端,噪声波束形成模块输出端接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输入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67932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80236.X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08 , G10L21/0272 , G10L21/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L21/0208 , G10L21/0216 , G10L21/0272 , G10L2021/02166
Abstract: 可适应强烈背景噪声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装置,涉及一种语音信号处理装置。设有麦克风阵列、波束扫描模块、波束变化检测模块、语音波束形成模块、波束恒量检测模块、噪声波束形成模块、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麦克风阵列输出端分别接波束扫描、语音波束形成、噪声波束形成模块,波束扫描模块的波束变化信号输出端接波束变化检测模块输入端,波束变化检测模块输出端接语音波束形成模块的输入端,语音波束形成模块的输出端接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的输入端;波束扫描模块的波束恒量信号输出端接波束恒量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波束恒量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接噪声波束形成模块输入端,噪声波束形成模块输出端接自适应噪声消除模块输入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29681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28255.2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1/66
Abstract: 一种含固体垃圾污水流量测量装置,涉及污水流量测量。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发射器、2个超声波接收传感器、超声波接收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流量计算模块;超声波发射电路输出端接超声波发射器输入端,超声波发射器安装在污水排水管道底部,2个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安装在污水管道顶部,超声波接收电路输入端接2个接收超声波传感器输出端,超声波接收电路对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包络检波处理,超声波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接模数转换电路输入端,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接流量计算模块输入端,流量计算模块获取2路接收信号的包络后进行相关计算获取相关峰位置,并利用2个超声波接收传感器间距离计算污水流速和污水流量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00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97016.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L21/0216 , G10L21/0332
Abstract: 一种可抑制移动噪声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装置,涉及一种麦克风语音增强装置。设有5元麦克风组成的等间距线阵、端点检测模块、语音波束形成器模块、固定系数滤波器模块、噪声波束形成器模块、语音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噪声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和自适应噪声对消器模块。等间距线阵输出端分别与端点检测模块、语音波束形成器模块和噪声波束形成器模块输入端连接,端点检测模块输出端一路经语音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语音波束形成器模块和固定系数滤波器模块接自适应噪声对消器模块;端点检测模块输出端另一路经噪声信号段波束扫描模块、噪声波束形成器模块接自适应噪声对消器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1355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24620.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R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混响环境的深度优化麦克风阵列增强方法,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麦克风阵列的输入信号,获取波束形成信号,并提取环境混响特征;将环境混响特征输入训练好的混响感知模型,获得混响适配向量;基于混响适配向量,对波束形成信号进行反混响处理,将混响适配向量与环境混响特征进行卷积处理,获得后置滤波器系数;将后置滤波器系数于波束形成信号进行卷积处理,获得增强信号。该方法可通过实时获取混响环境特征,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框架下进行混响适配处理,并通过网络训练输出的适配向量与实时获取的混响环境特性组合后进行抗混响处理,显著降低了硬件侧信号运算的复杂度,方便了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硬件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800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51892.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B13/02 , H04L67/025 , H04L49/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水声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发送的水声通信信号;将水声通信信号发送至第一水声通信装置,第一水声通信装置接收到水声通信信号后,将水声通信信号发送至第二水声通信装置;将第二水声通信装置接收到所述水声通信信号发送至用户,以供用户进行下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用户首先要携带水声通信装置至目标水域并安装好后才能进行水声无线通信的状态,解决了水声通信实验过程中花销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11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206768.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B13/02 , H04B1/69 , H04B1/707 , H04B1/7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长多径时延的分组直接序列扩频水声调制解调方法,属于水声通信领域。具体来说该方法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提出的一种采用分组PN码实现消除组间长多径时延影响的水声调制解调方法,首先对PN码进行分组设计形成PN码组,其次基于分组后的PN码组对信源信息进行调制,接着基于分组后的PN码组对信源信息进行解调。本发明提出的分组直接序列扩频水声调制解调方法,基于组内PN码的正交性克服短多径时延,基于组间PN码的正交性克服水下长多径时延,从而有效提升水声扩频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424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341059.3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多频空域稀疏重构的水声多址通信方法与系统,包括在压缩感知框架下提出在网络节点配备小尺度水平阵,基于多频频率键控(MFSK)构造空域测量矩阵,将网络多址通信问题转化为每个频点上的空域稀疏恢复问题,以稀疏重构算法对信号进行重构从而恢复节点通信数据,实现异步网络模式下的水声网络多址通信。本发明方案将网络多址通信问题转化为每个频点上的空域稀疏恢复问题,实现了以较低的实时运算复杂度获取更好的水声网络多址通信效果,避免了因碰撞、握手协议导致的时延及低多址接入效率,同时在水声网络节点上有着很好的适装性,结合MFSK与频率分集抑制水声信道多径导致频域选择性衰落的影响,在压缩感知框架下实现了网络多址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