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5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18404.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终端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交互系统,包括:通过融合通讯系统与目的终端形成通讯连接,与目的终端基于相同的算法生成私钥和公钥,并与目的终端交换公钥;根据交换获取的目的终端的公钥及当前终端的私钥分别进行加、解密操作,与目的终端进行互验证;若互验证通过,则生成与目的终端共享的会话密钥;基于所述会话密钥与目的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能够在数据交互系统的各终端间生成的一个安全的数据传输环境,保证通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98556.3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研判分析和优先级判定的备用调度解决方法,利用时延递归算法和研判分析方式来智能确认总部调度监测系统(IMS系统)的故障状态,自动启用备调机制,并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对分析过程进行优化,并通过复合式优先级算法生成增量式的级联数据包,实现了故障期间监测数据的无缝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6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69538.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维亮 , 刘庭辉 , 张南京 , 胡游君 , 严晴 , 阮冬玲 , 周晨曦 , 王泉啸 , 杨兴翔 , 陈刚 , 盛红雷 , 杨式威 , 杨会涛 , 柏永飞 , 陈国广 , 朱江 , 吴宝峰 , 王澍 , 韦伟 , 施成龙 , 林加国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网云平台资源利用率分析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第一业务系统数据和第一运行性能指标;通过第一指标分位算法分析第一运行性能指标;构建国网云资源利用率分析评价模型以及针对第一运行性能指标的第一利用率评分规则,以获取云资源利用率明细数据;利用第一业务系统数据和明细数据构建资源利用率数据仓库,以对云资源利用率进行多维分析。本发明基于云平台各类资源实例运行中产生的性能指标数据,实时分析云平台运行的资源利用率,及时掌握各单位、各信息系统、各类资源的资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僵尸资源,逐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相比现有方法本发明的资源利用率分析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的云平台运营业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91727.8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1/07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信息系统业务运行全景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业务需求构建信息系统全景监测指标体系,业务需求包括异常先于用户感知、告警自动关联和故障精准定位;获取目标监测数据,并对目标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结合信息系统全景监测指标体系,进行告警分析及故障定位,完成信息系统业务运行的全景监测。实现异常先于用户感知、告警自动关联和故障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61510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418404.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12/041 , H04W12/0433 , H04W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终端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交互系统,包括:通过融合通讯系统与目的终端形成通讯连接,与目的终端基于相同的算法生成私钥和公钥,并与目的终端交换公钥;根据交换获取的目的终端的公钥及当前终端的私钥分别进行加、解密操作,与目的终端进行互验证;若互验证通过,则生成与目的终端共享的会话密钥;基于所述会话密钥与目的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能够在数据交互系统的各终端间生成的一个安全的数据传输环境,保证通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90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29148.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MS与移动互联技术的融合通讯方法和系统,包括:CMS客户端和CMS服务模块,PC或者移动终端通过CMS客户端连接到CMS服务模块,CMS服务模块基于IMS系统实现与其他CMS客户端的融合通讯。本发明基于IMS与移动互联技术的融合通讯方法,使用者利用企业已有IMS投资,通过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通过企业内网与全球各地团队及客户同步分享语音、视频及数据文件,不但大幅度降低企业通讯成本,而且全程保障会议中视音频数据在企业内部网络进行传输和处理,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995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345478.8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应用灾备系统及灾备配置方法,所述应用灾备系统包括:灾备管理服务装置和灾备控制装置;灾备管理服务装置负责接收来自用户的配置数据,根据用户对灾备源目录和灾备目标目录的操作,控制混合云平台基础设施计算节点上的灾备控制装置;灾备控制装置负责接收来自灾备管理服务装置的配置,在对应的基础设施计算节点上执行灾备操作。本发明在混合云环境下,自动利用来自不同基础设施技术的计算机资源,实现文件系统的灾难备份,一方面大大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文件灾备系统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65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15965.6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琪 , 韩少聪 , 唐海荣 , 柏永飞 , 张伟 , 刘嘉华 , 盛红雷 , 康睿 , 余龙飞 , 张弛 , 周晨曦 , 陈刚 , 朱江 , 张天宇 , 许健 , 周振煜 , 韩笑 , 王振颖 , 陈梁 , 陈望旭 , 代文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网采控指令在外网执行的方法,利用内网请求摆渡箱放置采控指令执行请求;待内网请求摆渡箱满足请求摆渡箱的摆渡条件时,将该请求摆渡箱放置到内网的请求摆渡目录下,利用网闸将请求摆渡箱摆渡到外网;利用外网返回摆渡箱放置采控指令执行返回结果;待外网返回摆渡箱满足返回摆渡箱的摆渡条件时,利用网闸将返回摆渡目录下新增的返回摆渡箱摆渡到内网。本发明通过使用一种摆渡箱的机制实现了在内网发起并在外网同步执行采控指令的效果,可应用于在内网开展外网采控操作,特别是在内网高频开展外网采控操作的场景下,由于该方法使用了小批量结合优先级的处理手段,可提供高性能的内网开展外网采控操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303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12454.2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 柏永飞 , 刘嘉华 , 康睿 , 周晨曦 , 王琪 , 陈刚 , 韩少聪 , 盛红雷 , 唐海荣 , 杨会涛 , 周振煜 , 杨兴翔 , 张杰 , 王朝兴 , 倪洋 , 卢维亮 , 薛紫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维脚本生成执行方法,由输入终端执行,该方法包括:根据脚本内容格式定义,编制脚本内容模板步骤;基于所述脚本内容模板编写脚本内容;在测试环境测试编写完成的脚本,记录脚本执行时间testTime;设置脚本的同步/异步时间阈值sasTime以及同步超时时间synOverTime和异步超时时间asynOverTime,并封装脚本的调用指令;向目标机器发送脚本文件以及脚本的调用指令;当脚本为同步调用则等待目标机器执行的脚本执行结果,如果等待时间超过synOverTime则结束等待;当脚本为异步调用则转入周期性检查流程。本发明通过设计shell和python格式的运维脚本的内容格式和调用方法,形成规范的运维脚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专家运维经验进行传承和固化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5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63687.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OA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基于UDP协议的OA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性能差,乱码多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根据OA系统和交互需求构建数据传输网络;利用NAT技术建立企业内网和外部互联网的穿透逻辑,获得数据传输通道;利用消息队列技术处理数据传输网络中待传输的数据;基于UDP协议在数据传输通道中传输消息队列中的数据。本发明能够为传统基于UDP协议的OA系统拓展实时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功能,实现了跨企业内外网的整个企业生态链上下游全流程、多维度的实时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