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7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543596.9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 G16B20/20 , G16B25/20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SSR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在古樟树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所述G‑SSR标记引物组合由引物对1和引物对2组成;其中,所述引物对1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引物对2的上游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古樟树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构建方法进行古樟树指纹图谱构建可为后续更多樟树种质资源的区分和构建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为古樟树种质资源保护,樟树遗传改良,品种鉴别和优质基因发掘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1507.4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6Q10/04 , G01N21/27 , G01N5/00 , G06Q50/02 , G06V20/10 , G06N20/20 , G06N5/01 , G06N20/10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谱无人机预测矮林芳樟精油产量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利用无人机获得多光谱影像,同步采集了矮林芳樟精油产量数据,分析了樟树精油产量与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而筛选出与樟树精油产量相关度高的植被指数组,再利用得到的植被指数组分别构建了矮林芳樟精油产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通过选定模型评价指标比较多种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得出最合适的植被指数与预测模型,用来对樟树的精油产量进行快速预测,为矮林芳樟田间灌溉施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58318.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生菜叶硝酸盐含量的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沼液发酵物:100份;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物1‑5份;樟科植物提取物与沼液发酵物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程度上抑制化能自养细菌(包括亚硝酸细菌)的生长,从而抑制土壤中的铵盐或者氨在亚硝酸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进而发挥更好的硝化抑制作用,改善生菜叶的品质;可实现一次性施肥,之后无需追肥,大大节省劳动力,显著降低生菜叶硝酸盐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1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69523.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A01D9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樟树枝叶分离设备,其车体上设有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的伸缩液压缸,伸缩液压缸的液压活塞杆上端与纵向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纵向支撑柱上端通过万向关节与支撑杆下端连接,支撑杆上端与樟树叶收集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樟树叶收集槽的槽口上方设有枝叶分离滚筒,枝叶分离滚筒通过电机提供转动动力;樟树叶收集槽的低端与樟树叶收集喇叭口连接,樟树叶收集喇叭口与樟树叶输送通道上端连接,樟树叶输送通道下端与樟树叶收集仓连接;支撑杆的侧壁还与支撑杆倾斜方向操纵杆上端连接,支撑杆倾斜方向操纵杆下端设有把手。本发明不必将樟树枝叶同时从樟树上收割下来,而是通过设备直接从樟树的树枝上采集树叶。
-
公开(公告)号:CN108329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65980.9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秸秆中提取腐殖酸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采用秸秆为原料,采用海泡石粉或海泡石粉与骨粉共同作为秸秆促腐剂,选用EM菌剂进行接种培养,促腐剂与EM菌剂结合能够显著缩短秸秆腐解时间,所用海泡石粉一方面能够加速秸秆的腐解,另一方面由于海泡石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遇到水时会吸收水分而变得柔软,从而能够为EM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环境,提高了腐解产物中具有高生物活性腐殖酸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腐殖酸提取液作为叶面肥喷施,其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增产的促进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779405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091791.3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木质素生物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生物炭粉、骨粉、凹凸棒石粘土按照40~60:20~40:10~20的重量比混合并超微粉碎得到混合粉剂,将2wt%~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到所属混合粉剂中并充分搅拌,得到黏稠液体;将沸石于所述黏稠液体中充分混合浸泡后捞出,加热干燥既得;其中,所述生物炭粉为将造纸废液木质素干粉经高温热裂解制备得到。本发明克服了木质素生物炭吸附高价态重金属能力差、吸附效率较低的缺点,拓展了对木质素进行废物利用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543596.9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 G16B20/20 , G16B25/20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SSR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在古樟树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所述G‑SSR标记引物组合由引物对1和引物对2组成;其中,所述引物对1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引物对2的上游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古樟树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构建方法进行古樟树指纹图谱构建可为后续更多樟树种质资源的区分和构建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为古樟树种质资源保护,樟树遗传改良,品种鉴别和优质基因发掘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9586.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6V20/17 , G01N21/25 , G01N21/55 , G06V20/10 , G06V10/58 , G06V10/60 , G06V10/76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芳樟矮林综合长势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植物长势监测技术领域,以矮林芳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同步测量其SPAD、AGB、PH和LAI4种单一长势指标,分别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均等权重法构建矮林芳樟综合长势监指标,采用MLR、PLS、SVR、RF、RBFNN、BPNN及鲸鱼算法优化的BPNN模型建立芳樟矮林综合长势监测模型,以期建立高效的矮林芳樟长势估算方法,为矮林芳樟精油及其他矮化林业产业的现代化田间管理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10936.2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柠檬醛型樟树的EST‑SSR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在柠檬醛化学型樟树单株中获得了一个特异的EST‑SSR分子标记,能够区分于其他化学型,引物对名称为NGN‑1‑31。利用该引物对NGN‑1‑31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仅柠檬醛型化学型的单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81bp的条带,从而可以利用其可以将柠檬醛型与其他化学型(芳樟醇型、龙脑型、樟脑型、桉叶油素型以及路边采集的杂樟)进行区分。本发明提供EST‑SSR分子标记可作为大批量筛选柠檬醛型樟树的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3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58318.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生菜叶硝酸盐含量的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沼液发酵物:100份;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物1‑5份;樟科植物提取物与沼液发酵物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程度上抑制化能自养细菌(包括亚硝酸细菌)的生长,从而抑制土壤中的铵盐或者氨在亚硝酸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进而发挥更好的硝化抑制作用,改善生菜叶的品质;可实现一次性施肥,之后无需追肥,大大节省劳动力,显著降低生菜叶硝酸盐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