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6764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84682.7

    申请日:2019-10-16

    Inventor: 张尚玺 王振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所得:将V2O5-HNbs的前驱体与锂锰氧化物混合后,进行研磨,加热升温至350℃煅烧2h后,研磨该混合物,得混合粉末;按CP单体:混合粉末的质量比为1:15~25%的比例称取适量CP单体,加入到0.1M的HCl溶液中,在冰水浴条件下充分搅拌30分钟,再添加混合粉末,超声振荡10分钟,使混合粉末分散均匀后,滴加浓度为30%的APS水溶液,滴加完后,继续搅拌10小时,得粉末产物;将上述所得的粉末产物抽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多次洗涤至滤液为中性,60℃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具高电容量、高充放电速率、循环寿命佳等优点。

    一种高韧性MC尼龙6‑聚醚胺共聚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70990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17897.1

    申请日:201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9/40 C08G6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MC尼龙6‑聚醚胺共聚材料,它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领域,所述的高韧性MC尼龙6‑聚醚胺共聚材料的原料配方组分按重量计为:己内酰胺100 份,聚醚胺0.5‑10份,异氰酸酯 0.1‑2份,碱催化剂0.01‑1份,特定的合适长度的聚醚胺柔性链段使得聚醚胺‑异氰酸酯大分子活化剂在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同时仍然保持较高的引发活性;利用共聚的方法将具有合适链段长度的柔性聚醚胺链段引入MC尼龙6分子主链,赋予MC尼龙6高韧性;同时利用体系内显著增加的柔性链段缠绕作用使MC尼龙6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

    一种香樟叶精油蒸馏提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99548U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20260199.0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樟叶精油蒸馏提取装置,属于精油提取技术领域。其主体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保温外壳、保温层、加热内胆;在所述加热内胆中放置有托盘,在加热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管,在主体结构的侧面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加热内胆的内部;在主体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补水电磁阀和止回阀;在主体结构的底部开有排水口;在主体结构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主体结构通过第一高压软管与冷凝桶连接,在第一高压软管上设置有针阀;所述冷凝桶中设置有螺旋管,在冷凝桶的上部设置有冷凝水出水口,在冷凝桶的下部设置有提纯物出口和冷凝水进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够以此提高香樟叶精油的提取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锂电池容量配组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96559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55831.3

    申请日:2019-07-08

    Inventor: 张尚玺 张文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容量配组,包括盒体,盒体的内部设有锂电池组,盒体的上下端面均设有一块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位于上方的盖板的下端面设有散热部件,锂电池组的上端面设有吸热板,吸热板的内部设有若干吸热管,吸热管与散热部件之间通过导管连通,该锂电池容量配组中,通过散热部件不仅实现了风冷,还可以实现水冷,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便于更换电解液的化学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029649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55055.7

    申请日:2019-07-08

    Inventor: 张尚玺 张文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更换电解液的化学电池,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电池本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电池本体,上壳体底端两侧通过转轴均转动连接有挂环,下壳体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上壳体的底端两侧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下壳体的上端两侧内表面均开设有卡槽,上壳体和电池本体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液口,下壳体和电池本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排液口,在进液口一侧设置有盒体,盒体内部设置有负压吸气装置,在排液口的一侧设置有插管,在排液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垫,通过插管与密封垫相互抵合,将电池内部电解液放出,通过负压吸气装置,将电解液引入电池内部,更换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