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46998.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锂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低熔点的金属和固体电解质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对电极材料加热将金属加热融化,并对电极材料进行热压,通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增大了各组分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结合力,使得电极材料各组分之间牢固连接。同时由于金属的良好导电能力,增加了电子的传输路径,进而提高电子电导率和降低接触电阻,从而改善电化学性能。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全固态锂电池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无环境污染,一次成型,可大规模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164755.9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3C16/4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45527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表面耐蚀涂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镁合金除氢;(2)ALD工作腔准备;(3)ALD制备耐蚀涂层;(4)ALD工作腔还原。采用原子层外延技术,利用制备过程的自限性(吸附自限性和反应自限性),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厚度均匀性好、组分控制精确、致密性好、与镁合金基体的结合性强的各类氧化物、氮化物、复合耐蚀涂层。制备中,能在任意形状表面制备涂层,且温度是唯一的工艺参数,易控制和工艺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52158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1028212.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制备镁合金块体样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镁空心棒处理、准负极准备、负极装配、电镀掺杂金属层、后处理工序。本发明针对样品组分控制要求,按组合化学设计了梯度组合陶瓷套层和四元分立组合陶瓷套层,用于负极装配。通过更换金属正极来控制掺杂金属的元素种类,通过控制电镀时间来控制金属元素的掺杂浓度。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实现多组分、多浓度配比的镁合金设计,相比传统配料方式配置过程快速、准确,且全过程在负极电流保护下镁合金安全、无氧化及烧损现象。除镁合金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活泼金属、低熔点的金属块体的高通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96501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323445.2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金属3D打印的多组分实时控制精密送粉系统,包括送粉机械系统、气路系统、电路系统、装置柜;所述的送粉机械系统包括并联式4个送粉器、混粉器、送粉管、四路分粉器、送粉头、流量监测器;所述的气路系统包括送粉器气路和送粉管气路;所述的电路系统包括送粉机械系统控制电路、气路系统控制电路、真空系统控制电路;所述的装置柜,上部为带密封件的有机玻璃罩,中、下部为普通装置柜,承载气路和电路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多组分送粉实时调节;适应多粒径范围送粉;完全能满足金属3D打印的多组分实时控制的精密送粉要求。本发明还可广泛用于以粉末喷射为原理的成型技术中,满足如冷喷涂、热喷射等成型技术的送粉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21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28212.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42 , C23F3/03 , C23G1/24 , C25D3/22 , C25D3/38 , C25D3/54 , C25D5/10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制备镁合金块体样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镁空心棒处理、准负极准备、负极装配、电镀掺杂金属层、后处理工序。本发明针对样品组分控制要求,按组合化学设计了梯度组合陶瓷套层和四元分立组合陶瓷套层,用于负极装配。通过更换金属正极来控制掺杂金属的元素种类,通过控制电镀时间来控制金属元素的掺杂浓度。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实现多组分、多浓度配比的镁合金设计,相比传统配料方式配置过程快速、准确,且全过程在负极电流保护下镁合金安全、无氧化及烧损现象。除镁合金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活泼金属、低熔点的金属块体的高通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207067048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896117.1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材料高通量测试平台,其特征是由测试腔装置和探头装置构成;其中测试腔装置包括垫圈、测试芯片、外壳、测试腔支撑台;以垫圈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的测试芯片、外壳,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螺栓底部安有垫脚;测试腔支撑台与探头装置的中轴杆连接;探头装置包括正/负极金属探针、绝缘传动杆、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正/负极金属探针,通过绝缘传动杆与扰性连轴器、交流加速电机相连;正/负极金属探针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并行、快速进行36个正电极材料、负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的测试。测试平台中测试芯片可反复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