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4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91305.3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11/06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掺杂钼化合物自支撑电极及制备方法,涉及电极制备领域,包括:将钼丝浸泡在1.5%H2O2溶液1.5~2.5h,取出干燥后置于含硫源的蚀刻液中反应10~14h,取出干燥后置于高压釜中加热反应,取出干燥,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硫掺杂钼化合物自支撑电极催化分解水的方法,涉及电催化技术领域,以硫掺杂钼化合物自支撑电极为工作电极,以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以碳棒为辅助电极,以碱性溶液为电解质,催化分解水释放氢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电极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利用本发明制得的硫掺杂钼化合物自支撑电极分解水能够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48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40391.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氧化物纳米片自支撑电极,以铜丝为基底,铜氧化物纳米片均匀包裹在铜丝表面,其中铜氧化物为氧化亚铜和氧化铜。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铜丝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在氧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自支撑电极。还公开了使用其在超低电位下催化分解水的方法,该自支撑电极为工作电极,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碳棒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碱性作用下,电位分别设置为0.00~+0.21V催化分解水制氧、+0.85~+1.25V催化分解水制氢、起始电位分别低于-0.5V或高于+1.70V催化分解水同时制氢和氧。本发明电极制备简单,表面的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与内部的铜结合良好,无需另加支撑导电材料,在超低电位下催化分解水,节约了电能,催化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703507.2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9D133/00 , C09D5/08 , C09D7/61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防腐除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附着力型带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成膜物质为20‑30重量份;成膜助剂为0.004‑0.01重量份;转化剂为4‑6重量份;转化促进剂为4‑6重量份;渗透剂为5重量份;冻融稳定剂为0.004‑0.01重量份;消泡剂为0.004‑0.01重量份;去离子水为20‑30重量份;载体溶剂为10‑20重量份;其中,成膜助剂含有氢氟酸;转化促进剂含有葫芦脲。不仅可以用于普通生锈钢材,而且适用于带有泥沙的生锈钢材表面的处理。本发明带锈涂料,使用时直接涂抹在带有泥沙的金属表面。对金属表面进行防腐除锈处理后,涂层干燥时间短且耐盐雾性能优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对处理后的防腐涂层表面进行面漆涂装,实现底漆的替代。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75616.9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9/00 , B01D25/21 , B01D25/28 , B01D29/05 , C07C51/41 , C07C55/07 , C02F1/00 , C02F1/36 , C02F1/70 , C02F1/54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碳型废酸资源化成套设备及应用,涉及废酸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设备包括化学反应系统、物理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化学反应系统主要包括酸洗废液槽、除杂反应罐、超声反应罐、以及位于除杂反应罐和超声反应罐二者中间的过滤器、向除杂反应罐和超声反应罐输入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的高压气罐;物理处理系统,由清洗器、固液分离罐、压滤器、干燥器组成;控制系统贯穿化学反应系统和物理处理系统。本发明一体化成套设备已成功应用在钢材酸洗废液制备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草酸亚铁的生产,同时实现高纯铁产品的制备和酸回用,无需加热,能量消耗低;无污染物排放,废酸处理资源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9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310291.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5B1/04 , C25B9/19 , C25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幅降低铂电化学分解水能耗的新方法。利用两台不同电位的电化学工作站反向串联,对2支Pt片进行供电,在强碱性水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分解水,实现超低电位和高电流密度制备氢气和氧气。当所设置的两台工作站电位值越接近,电流密度越小;两供电循环回路中电流值大小近似,符号相反;在两电位绝对值之和为0.7V的条件下,电流密度可以达到0.95A·cm2;产生1m3的氢气和0.5m3的氧气所消耗的电能大约1.87KW·h左右。本发明突破了公认的电化学全分解水电位必须大于1.23V的观念,为电解水工艺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开拓全新的工业电解水设计方案,为大规模低能耗工业分解水制备氢气和氧气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092997.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5B1/04 , C25B11/02 , C25B11/052 , C25B11/061 , C25B11/091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掺杂铜纳米氧化物自支撑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公开了制备方法如下:将表面有黑色的铜氧化物的铜丝浸泡在50℃柠檬酸钠的碱性溶液(0.1mol/L NaOH)中,每隔15min将温度调高5℃,直到90℃,待水蒸干后取出样品,置于高压釜中,在180℃条件下反应12h,得到自支撑碳掺杂铜复合催化剂CW@C/CuO/Cu2O/Cu(OH)2NPs。通过场发射‑能谱(FESEM‑EDS)方法证实了碳已经成功掺杂到铜纳米氧化物内部,碳的良好导电性和稳定性对CW@CuO/Cu2O/Cu(OH)2NPs材料进行了改良。在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和氧气过程中,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大的电流密度。当电位分别在OV和0.5V作用下,还原和氧化电流密度均能达到800mA·cm‑2。掺杂后电极的催化电流密度是未掺杂碳材料的电极的1.5~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140391.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5B11/067 , C23C22/63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氧化物纳米片自支撑电极,以铜丝为基底,铜氧化物纳米片均匀包裹在铜丝表面,其中铜氧化物为氧化亚铜和氧化铜。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铜丝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在氧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自支撑电极。还公开了使用其在超低电位下催化分解水的方法,该自支撑电极为工作电极,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碳棒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碱性作用下,电位分别设置为0.00~+0.21V催化分解水制氧、+0.85~+1.25V催化分解水制氢、起始电位分别低于‑0.5V或高于+1.70V催化分解水同时制氢和氧。本发明电极制备简单,表面的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与内部的铜结合良好,无需另加支撑导电材料,在超低电位下催化分解水,节约了电能,催化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02732.9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昌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一种金属试样大气腐蚀暴露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支架(1)、斜梁(3)、横梁(4)、后竖梁(8)和大气腐蚀检测仪安装箱(2)。两根斜梁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部前端可旋转轴(7)的两端,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后竖梁上;多根横梁相互平行分别垂直安装在两根斜梁上;横梁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下两区域分别对称放置金属试样(5);在下区域内安装大气温/湿度感应器,大气腐蚀检测仪监测记录并保存异种金属试样的电偶腐蚀电流以及大气温/湿度。本发明能通过不同角度下区域的金属试样腐蚀失重、腐蚀产物、腐蚀形貌腐蚀电流等分析大气金属电偶腐蚀与光照角度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65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120513.0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链取代循环放大技术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比色传感方法,设计能被CpG甲基转移酶M.SssI和HpaI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颈部含有5'‑CCGG‑3'序列的发夹DNA I。根据发夹DNA I发生甲基化与否进而能否被HpaII剪切而导致AuNPs发生聚集变色的程度来判断是否存在M.SssI,通过比色法可实现M.SssI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6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0513.0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链取代循环放大技术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比色传感方法,设计能被CpG甲基转移酶M.SssI和HpaI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颈部含有5'-CCGG-3'序列的发夹DNA I。根据发夹DNA I发生甲基化与否进而能否被HpaII剪切而导致AuNPs发生聚集变色的程度来判断是否存在M.SssI,通过比色法可实现M.SssI的灵敏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