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321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837124.5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层渗透性和稀土收率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原地浸析时的注液井分布来确定采样点,采集尾矿中不同部位和深度的矿样;按液固比4:1到10:1用水过800目筛;筛下物过滤,洗涤,并测定滤液和洗液中的稀土和铵含量;滤出的筛下采用pH2‑3的10%氯化钠溶液按液固比10:1分三次浸取,测定浸取液中的铵及稀土含量;根据测定数据和取样量,计算矿样中游离态和交换态铵和稀土的含量;绘制空间分布图并确定矿层结构和水渗透性,计算稀土回收率。该法可用于所有原地浸析尾矿的分析,确定离子吸附型矿床的结构和渗透性,计算稀土收率,为环境影响评价和后续原地浸析技术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56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136808.7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宜春金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Abstract: 一种利用铌钽含氟废水制备稀土抛光粉并回收铵盐的方法,所述含氟废水是用氨水沉淀钽或铌后的滤液,主要含氟化铵和硫酸铵。往该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稀土镧铈的可溶性盐,包括硫酸盐、氯化物、醋酸盐和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使氟充分被沉淀,再加入碳酸氢铵沉淀过量的稀土。过滤得到的沉淀为稀土碳酸盐和氟碳酸盐,经烘干、煅烧、粉碎分级得到合格稀土抛光粉;滤液经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得到相应的铵盐,可以用作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矿剂。本发明在解决铌钽生产废水中氟、铵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开发出了含氟稀土抛光粉和稀土浸矿剂两类产品。实现了物质的高值化应用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对铌钽生产和稀土的应用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22424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14706.6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制备碳酸稀土及其物料回收利用方法,是以固体硫酸稀土和碳酸氢铵为原料,按确定比例加入到含一定游离稀土离子浓度和碳酸稀土结晶的悬浮液底料中,使沉淀结晶反应与硫酸稀土的溶解分别进行,而不是直接的硫酸稀土-碳酸稀土固-固沉淀转化反应。当溶液中的硫酸根含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浓度时,会抑制硫酸稀土的溶解而影响碳酸稀土的结晶质量。为此,需要补加沉淀剂使稀土沉淀完全后陈化结晶。过滤出合格的结晶产物,滤液中加入石灰经吹氨和过滤,可以除去大部分的硫酸根和氨。氨可以循环使用,硫酸钙作为副产物回收,滤液可以循环用于配置上述含碳酸稀土结晶和游离稀土的反应结晶底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449568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400389.4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1/42 , C02F103/16
Abstract: 一种利用离子型稀土尾矿中的粗粒粘土处理极低稀土浓度废水的方法,是从离子型稀土尾矿中筛选出20-200目的粗粒粘土,用5-10%的氯化钠溶液改性并清洗后作为吸附剂,将极低稀土浓度矿山废水通入吸附柱或吸附池中进行吸附,大部分的稀土和少量的氨氮将吸附于粗粒粘土上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吸附饱和后的粗粒粘土分别用低浓度酸溶液和5-10%的氯化钠进行解吸,得到稀土富集液,用碱或者碳酸盐从富集液中沉淀稀土,过滤洗涤后得到稀土产品。而吸附处理后的废水统一收集于清水池塘,检验达到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或者用于配制溶液。本发明解决了极低稀土浓度矿山废水的综合回收利用难题,且处理水量大,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6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594438.2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提高离子型稀土浸取率和尾矿安全性的方法,其要点是根据离子型稀土矿的特点,一是在按工艺步骤中稀土原矿和近中性铵盐浸矿剂的比例浸取大部分稀土后补加酸性硫酸盐浸矿剂使难浸稀土得以浸出,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将浸矿剂pH调到4以下;二是在酸性浸矿剂浸取后再分别用水和石灰乳水溶液护理尾矿,中和矿体中残留的酸,并使吸附的过量铵转入溶液,减少尾矿中铵的残留,提高铵的回收利用率。采用本发明技术可以使稀土提取效率提高2-30%,与矿中难交换组分含量有关,降低铵消耗20%左右和尾矿中的稀土和铵残留50%以上,降低矿山尾水中的稀土、铵、铀和钍含量70%以上。保证尾水为中性,减少了尾矿膨化导致的滑坡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351017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68385.5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1F17/00
Abstract: 一种细粒度高堆密度球形稀土碳酸盐及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利用二氧化碳气泡的软模板作用,使先期形成的无定型纳米氢氧化稀土沉淀颗粒聚集在二氧化碳气泡上,随后发生氢氧化稀土向碱式碳酸稀土的结晶转化,得到大小均匀的球形聚集体颗粒,经高温煅烧可以得到球形氧化稀土颗粒。反应温度从30℃到100℃,压力从常压到10个大气压。所用的碱是铵及钾钠的氢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碱的加量必须控制在使稀土完全沉淀理论量的98%以下,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碱式碳酸稀土具有球形外观,粒度在0.5-5微米之间,中位粒径在1-2微米之间,稀土含量高,干燥煅烧所需的能耗少,堆密度大,是很好的荧光材料、抛光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前躯体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39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2240.7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全南包钢晶环稀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从盐酸介质中采用草酸及其盐直接沉淀稀土生产低氯根细颗粒稀土化合物的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加料反应沉淀稀土的过程是在超声波辅助下进行的,并经后续陈化结晶和过滤洗涤得到相应的低氯根含量的草酸稀土,经煅烧得到相应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可以减少洗涤水用量、得到氯根含量低于50ppm的高纯稀土产品,可用于各种单一稀土和稀土共沉物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93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426077.1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9G1/02
Abstract: 一种球型复合稀土抛光粉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镧和铈的氯化物按氧化物的质量比10:90~40:60溶于50℃~90℃水中,浓度0.1~2.0mol/L;搅拌下,将铵或碱金属硫酸盐加入50℃~90℃的氯化稀土溶液中,量为稀土氧化物的2-6%;搅拌下,将氟化物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中的一或两种按摩尔比CO32-/F-=3~4混合,0.5~3小时内加入稀土溶液中,量为理论量的1.0~1.3倍,搅拌0.5~2小时;50℃~95℃保温0.5~3小时;过滤或离心分离,100℃~150℃干燥、粉碎;800℃~1100℃温度煅烧;粉碎分级,控制抛光粉粒度0.3~0.7um。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球形,粒度较小,有较好的粒度分布和很好的悬浮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方法简单易行,对光学玻璃、硅晶片、显示屏等材料的抛光可提高表面性能,减少表面划痕。
-
公开(公告)号:CN1025590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30568.3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9G1/02
Abstract: 一种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浆料配方,由二氧化钛磨料、添加剂、分散剂、pH调节剂及纯水组成;各种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二氧化钛磨料为0.1%~5%,其粒径控制在3000nm以下;分散剂为0%~1.0%,添加剂为0.005%~0.3%,调节浆料pH值的调节剂为0%~1.5%;其余为纯水;浆料pH值为10.0~12.5,最佳值为11.5~12.0之间。本发明的抛光浆料配方及其配制方法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对硅片表面抛光的速度快、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6762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821052.4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硫酸铝为浸取剂的离子吸附型稀土高效绿色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浸取剂溶液的配制,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取,用伯胺从浸出液中萃取稀土和铀钍铁、从萃取有机相中反萃稀土铀钍铁,用p227从反萃液中萃取重稀土和铀钍,用盐酸反萃分离稀土与铀钍,用氢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从反萃液中沉淀残留的铝铁钍,用沉淀法制备不同规格的稀土产品,萃余液除油与循环利用、沉淀废水循环利用、萃取有机相质子化等步骤。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现行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效率、大大降低有害元素的排放,并使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得到合理的处置和回收,保证尾矿水浸液中污染物含量达到排放要求、提高了尾矿的安全稳定性,是实现离子吸附型稀土高效绿色提取的关键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