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8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94241.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30 , C08G83/0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在的内分泌干扰化学品(EDCs)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传统的吸附剂制作过程高能耗、吸附效果低等问题。根据已有文献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官能团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MIL-101-NH2;MIL-101;MIL-101-Br;MIL-101-NO2)作为新型吸附剂来吸附包括雌二醇、雌三醇、米非司酮和炔雌醇在内的EDCs。不同MOFs对于甾体激素的吸附性能比较可以通过计算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参数和等温吸附参数来量化。从制备过程来看,这类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能耗较低从而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节约生产成本;从计算结果来看,这类新型吸附剂对雌二醇,雌三醇,米非司酮和炔雌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而且在吸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此技术也拓展了吸附剂的种类范围和新型多孔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908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697403.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液体生物制剂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创造性地利用自组装晶态材料制备复合固体生物制剂。自组装晶态材料既能保护生物分子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提高储存稳定性,又能最大限度保持生物分子的活性。同时,制备的生物制剂在温和条件下可以释放生物分子,释放后的生物分子仍能保持原有活性。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储存成本低廉、稳定性高、释放速率快的优点,同时不会影响生物分子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9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28204.9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酶固定化法存在的问题,首次制备了负载生物分子的胶囊COF结构。首先,通过一锅法用MOFs固定酶,既可以作为制备COFs的模板,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对生物分子提供保护作用。然后在温和的条件下对MOFs进行降解,得到空心COF胶囊。腔体结构一方面提供一个限域的微环境提高酶分子对外部环境的抵抗力,同时最大限度赋予酶分子的自由度。COFs的孔道结构还能保证传质过程的顺利进行。这种策略具有普适性,不受限于生物分子的大小。另外,COF结构包括孔道尺寸,微环境等可调,可以用于探究结构性能关系,实现不同生物分子,不同底物的可定制化,指导制备更高效的生物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18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194215.7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价有机框架手性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在手性分离方面的应用技术,创造性地利用手性单体掺杂策略采用界面法一锅合成手性膜材料。本发明是由单体间酰肼基团和醛基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而形成的由腙键连接的具有结晶性的膜材料。通过调节手性单体的掺杂比例,制备一系列高结晶性的手性共价有机框架膜材料。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手性膜具有均匀、规整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完整性及机械加工性,同时材料内部具有均匀分布的手性识别单元,有利于在分离过程中与底物充分接触,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手性分离性能。该材料在手性分离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ee%值最高可达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20206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128514.0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发酵过程中的调控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新型载体材料,通过吸附手段高效负载抗菌分子(如蛋白、酶、多肽、抗生素等),从而制备智能pH响应工业添加剂,用于发酵过程的杂菌污染调控。用此技术制备的新型发酵添加剂具有高稳定性和耐用性,成功解决生物制造领域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19689.X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这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含有亚胺键、碳-碳双键、或烯醇式结构的重复结构单元,具有高比表面积、有序的孔道结构等特点。采用该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能够作为臭氧去除剂填充于各类空气净化设备中去除空气中的臭氧。该类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通过其精准引入的重复结构单元作为消耗臭氧的位点来达到去除臭氧的目的。具有去除效率高,臭氧去除现象明显等特点,并且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在各种湿度范围下均能有效去除臭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94215.7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价有机框架手性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在手性分离方面的应用技术,创造性地利用手性单体掺杂策略采用界面法一锅合成手性膜材料。本发明是由单体间酰肼基团和醛基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而形成的由腙键连接的具有结晶性的膜材料。通过调节手性单体的掺杂比例,制备一系列高结晶性的手性共价有机框架膜材料。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手性膜具有均匀、规整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完整性及机械加工性,同时材料内部具有均匀分布的手性识别单元,有利于在分离过程中与底物充分接触,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手性分离性能。该材料在手性分离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ee%值最高可达99%以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