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925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653552.6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黏土心墙性态变化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张拉裂缝黏土心墙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土体介质中孔隙水连续方程、土体介质中孔隙气连续方程,以描述孔隙水和孔隙气体在土体介质中的运动;基于裂缝与土体介质之间的渗流交换作用,建立裂缝内水体连续方程、气体连续方程;建立黏土心墙静力平衡方程,以描述土颗粒骨架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建立带张拉裂缝黏土心墙水‑气‑固耦合分析模型,确定模型的定解条件,包括土体变形、土体孔隙水压、土体孔隙气压、裂缝水压、裂缝气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本发明能够评估非饱和黏土心墙在各种环境和负荷条件下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1660.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结构体光纤多模式化分布式布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载台、前匐台和底撑架,主载台包括:弧面体、侧壁、外连栓、前挡壁、底载台和底连栓;前匐台包括:扇形托盘、旋转盘、底螺栓、旋转球、前臂缘和边臂;底撑架包括:底柱、中柱、细柱和顶螺栓;主载台通过底螺栓与前匐台连接,主载台通过顶螺栓与底撑架连接,顶螺栓用于调节与固定主载台,脚撑和脚盘与地面连接,底螺栓与主载台上的外连栓进行组配,主载台两侧为弧形结构体,底撑架设置有底柱、中柱、细柱三级高度调整柱。本发明具有方便装卸、可自由组装、多自由度调节、功能多样、等优势,可广泛应用到水工结构体各种空间范围尺度,其具有极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579885.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坝结构性态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能量分析的大坝结构性态评价方法与平台,包括:构建大坝有限元模型,采用监测资料反演大坝材料的力学参数,计算得到大坝真实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根据应力场和位移场,计算大坝弹性能和耗散能的平均密度和分布熵,构建大坝能量综合表征指标集;采用多元变分模态分解提取得到大坝能量的趋势性分量;判断大坝能量的趋势性分量是否发生趋势性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进入下一步;采用多项式拟合大坝能量的趋势性分量,并通过尖点突变模型对大坝能量的趋势性分量进行突变判别,若发生突变,则判定大坝结构性态失稳,否则判定大坝结构性态正常。本发明能精确反映真实情况下大坝结构体的服役性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574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88488.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方法及平台,包括:根据水利工程所对应的土地区域和河道区域生成相对应的平面图像,分别确定土地区域的土地位置点和河道区域的河道位置点;基于第一巡检列表生成无人巡检船的河道巡检路径、巡检机器人的土地巡检路径;根据覆盖点区域的种类确定目标巡检设备的目标巡检位置,目标巡检设备为无人巡检船和/或巡检机器人;若第一目标数量和第二目标数量不对应,则输出第一监测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土地巡检位置点或第二河道巡检位置点;服务器若判断无人巡检船或巡检机器人所采集的第二图像数据中存在动态目标,则输出第二监测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第一土地巡检位置点或第一河道巡检位置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17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305697.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坝渗流性状时空监控装置及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竖承力载纤柱、外缘通管和传感光纤,所述竖承力载纤柱两边分别设有左承力横梁和右承力横梁,所述外缘通管套在竖承力载纤柱上,第二过渡圆端上方设有集纤盒,集纤盒内的传感光纤穿过外缘通管与含有测温装置的元件承载体连接,然后以S型布设在竖承力载纤柱内,然后依次绕过第二过渡圆端、第一过渡圆端后穿过弹性装置,从第三过渡圆端引出。本发明融合构建了内嵌双向双S形传感光纤的堤坝渗流性态时空监控装置,将堤坝渗流性态监测技术向着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的趋势发展,可实现时间与空间上横向与纵向的定量与定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48936.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延涛 , 陈豪 , 沈光泽 , 聂兵兵 , 徐利福 , 余意 , 贺喜 , 钱睿钦 , 廖贵能 , 顾昊 , 赵盛杰 , 何旺 , 孔明 , 梁国峰 , 字林 , 杨先涛 , 郝灵 , 魏子钧 , 赵家尧 , 刘军显 , 郭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弱算力条件下的大坝水下多类别病害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v7为基础,在算法主干网络部分融合可变形卷积DConv和SE注意力机制,赋予病害特征更多权重信息,提升模型在复杂水下环境中对病害目标的检测精度;在算法头部网络使用MPDIoU损失函数,增强预测框与真实框之间的匹配度,提高对长宽比差异过大的病害目标的检测精度;通过稀疏化训练和结构化剪枝策略,去除算法中冗余参数,实现轻量化,降低运行算力要求;最终构建一种弱算力条件下的大坝水下多类别病害智能检测模型,以期在工程一线弱算力检测设备中流畅运行的同时保持高检测精度,实现对裂缝、露筋、孔洞和剥落等多种水下病害的精确识别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4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51253.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2 , G06F16/901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坝多测点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坝安全多测点监测效应量相似信息挖掘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大坝多测点监测效应量进行时间偏差编辑距离相似性分析,得到时间偏差编辑距离相似矩阵;将时间偏差编辑距离相似矩阵转化为多测点图邻接矩阵;将多测点监测效应量测值信息与邻接矩阵共同表征为多测点图;利用贪心模块最大化强相似集挖掘方法对多测点图进行强相似集挖掘,得到多测点图强相似集子图划分结果;根据强相似集子图划分结果,确定大坝多测点监测效应量中的所有强相似集挖掘结果。本发明实现大坝多测点监测效应量间相似信息的初步挖掘以及大坝多测点监测效应量强相似集挖掘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21733.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9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弱监督小样本学习的堤坝水下混凝土剥落检测方法,涉及堤坝水下目标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作为生成模型,可有效处理图像中的细节并生成高质量的合成图像,以缓解水下混凝土剥落图像稀少的问题;将以ResNet50为主干网络的Faster R‑CNN模型作为学生模型和教师模型,综合运用弱监督学习的自训练策略,减小合成数据与真实数据分布之间的差异对模型的不良影响,从而构建出高精度的堤坝水下混凝土剥落检测模型。本发明方法能在仅标注部分水下混凝土剥落(新类)图像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水下混凝土剥落(新类)检测,可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各类涉水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缺陷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82152.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顾昊 , 杨孟 , 黄潇霏 , 石中文 , 眭萍 , 李浩磊 , 吴烨 , 方艺翔 , 蒋子涵 , 周坤 , 郭晓松 , 崔欣然 , 卢太奇 , 吴斌庆 , 郑森 , 黄姿慧 , 王一鸣
IPC: G06F18/15 , G01B21/32 , G06F18/2135 ,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拱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拱坝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拱坝变形监测数据;将原始变形监测数据序列构造轨迹矩阵,对轨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的贡献率选取主成分,重构信号;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分析,识别出粗差并进行剔除;将剔除粗差的变形监测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训练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中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本发明实现了监测数据粗差识别以及监测数据缺失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4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59743.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顾昊 , 杨孟 , 黄潇霏 , 张智端 , 卢太奇 , 崔欣然 , 眭萍 , 吴烨 , 李浩磊 , 蒋子涵 , 李森林 , 冯龙海 , 王岩博 , 郑森 , 沈艳忱 , 侯锐 , 黄姿慧 , 崔新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坝服役性态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强相似集的大坝服役性态分析方法,包括:将大坝划分为多个部位,获取各部位的多测点监测数据;对同部位内的多测点监测数据进行强相似集挖掘,得到覆盖所有测点的强相似集;利用单强相似集范围内大坝服役性态分析方法,得到各强相似集所在范围内大坝服役性态分析结果;确定各强相似集的大坝服役性态分析结果对上层部位的影响权值,将各强相似集的分析结果进行逐层向上递接融合,得到部位层中各部位的服役性态分析结果以及大坝整体的服役性态分析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