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1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97336.3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3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改性的壳聚糖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的絮凝剂由壳聚糖和氨基酸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氨基酸为色氨酸或酪氨酸或苯丙氨酸中的一种,壳聚糖分子量为11~84万,脱乙酰度为65-95%;所述氨基酸改性的壳聚糖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图中,在1500-1520cm-1区间处具有特征吸收峰。本发明的絮凝剂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增强了架桥絮凝作用,还可满足残留絮凝剂对水体无二次污染的要求,且引入的氨基酸官能基团含有芳环结构,对水体中的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絮凝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439002.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s改性的电催化自清洁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电催化自清洁膜材料,以质量份计,包括0.33~1.94份缺陷MOFs、13~13.6份聚偏氟乙烯、0.1~2.9份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0.4~3.2份鳞片石墨;所述缺陷MOFs为通过浓盐酸处理的UiO‑66晶体。本发明通过缺陷调控的手段改善MOFs的孔结构、亲水性、荷电性和电催化性能,从而提高MOFs基电催化膜水通量、亲水性及对抗生素的去除率、抗污染与电驱动自清洁性能。制备的MOFs基电催化膜在低电压下对抗生素的去除接近100%,并具有优异的重复性及良好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8225.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66 , C02F1/52 , C02F101/14 , C02F10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粪污或黑水絮凝脱水方法,将粪污或黑水进行pH调节,加入絮凝剂,在不同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下进行絮凝处理,静置处理,在不同压力和时间进行压滤脱水,得到污泥滤饼,所述絮凝剂为有机絮凝剂或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复配得到的复合絮凝剂C;对粪污或黑水进行絮凝,有效地提高了粪污或黑水的脱水性能,本发明预先将粪污或黑水进行pH调节,再在添加有絮凝剂的条件下进行絮凝实验,从而提高粪污或黑水的脱水效果,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污泥(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从89%以上降低至58%左右,脱水效果优异,且具有投资较小、运行成本低、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7387.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性阳离子藻粉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藻粉分散在超纯水中,并加入碱化剂或引发剂,在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水浴45~90℃条件下反应0.5~3h,使藻粉充分混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将季铵化试剂溶解于超纯水中,加入第一混合液中,在45~90℃恒温水浴、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下反应4~8h,得到第二混合液;使用pH调节剂调节第二混合液的pH,继续反应5~30min,制得絮凝剂母液;将反应结束得到的絮凝剂母液倒入沉淀剂中,分离过滤并冲洗,干燥研磨即得到所述改性阳离子藻粉基絮凝剂;对藻细胞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的去除率为72%~90%。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5528.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1B32/05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浒苔生物炭单原子催化剂粒子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浒苔清洗并干燥,研磨成粉末;在保护气氛下,将粉末在管式炉中热解炭化;自然冷却后,清洗、干燥并研磨,得到浒苔生物炭单原子催化剂粒子电极;将粒子电极溶于酸/碱溶液中,混合搅拌,清洗并干燥,得到酸/碱改性浒苔生物炭单原子催化剂粒子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粒子电极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道结构以及单原子催化剂的特性,能够高效降解抗生素;其结构稳定,存在分级多孔结构,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氮物种,电催化活性高,可以高效产生双氧水和加速铁循环;其稳定性好,可多次循环使用,且适用于多种抗生素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5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0380.9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8H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从棉纺织黑液中分级分离木质素的方法,配制St‑ASP溶液加入调节pH的棉纺织黑液中,搅拌后离心获得木质素级分F1,调节pH后加入St‑ASP溶液搅拌后离心获得木质素级分F2,调节pH后加入St‑ASP溶液搅拌后离心获得木质素级分F3,调节pH后加入St‑ASP溶液搅拌后离心获得木质素级分F4,使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干燥,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木质素固体;可获得不同分子量级分的木质素,且各级分木质素的纯度较高,分子量分布更集中,同时不会破坏木质素的结构,造成的污染较小;本发明的木质素分级目标明确,处理效果显著,操作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投资较小,综合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67074.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表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净化系统及方法,该净化系统包括预沉降池、净化池和砂滤器,净化池包括絮凝池和斜板沉降池,絮凝池由多块分隔纵板将絮凝池分隔成多个反应腔体,且相邻两块分隔纵板的顶端形成溢流口、底端形成过液口;絮凝池前端与预沉降池连通;斜板沉降池内沿着液体流向分设多块分隔斜板,斜板沉降池与絮凝池由分隔纵板分隔,且分隔纵板顶端形成溢流口供絮凝池上清液溢流进入斜板沉降池;砂滤器的进液端与斜板沉降池的溢流管连通;该净化方法包括采用净化系统对地表水进行净化步骤。本发明的净化系统,净化流程短,可高效的实现地表水中微塑料颗粒物的净化去除,净化成本低,可提高净化水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704695.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处理含菌污水的淀粉接枝季鏻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丙烯基三丁基氯化磷单体为原料,加入聚合度控制剂、高温引发剂,通入氮气后加热反应,然后加入羧基活化剂、羟基活化剂以及淀粉继续反应,反应后进行沉淀过滤,干燥即可;接枝季鏻盐基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抗菌活性,增强聚合物的正电荷特性;接枝共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引入更多活性位点有利于反应;淀粉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减少水处理厂消毒剂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并显著减少消毒副产品的二次污染风险;采用淀粉接枝季鏻盐絮凝剂处理废水成本可控,平均处理1吨天然地表水的药剂成本为1‑3分钱(人民币)。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12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21299.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28 , C05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生态填料和生态袋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阻断及强化净化方法,将活性炭、天然矿土与天然生物质材料以一定比例混合,用天然生物质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粘性使活性炭和天然矿土混合均匀,形成稳定的三元混合吸附剂,并在其孔道沉积金属水合氧化物,在其表面接枝含阳离子季铵基团的高分子长链。以三元混合吸附剂作为填料,在地表径流中吸附氮磷,并在其上面铺设生态袋,使吸附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为生态袋的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以达到吸附、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大大提高了对地表径流的净化作用,也为生态改善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405607.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13/00 , B01D53/02 , C08J9/28 , C08L1/28 , C08L5/08 , C08K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颜色响应机制的生物质气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气凝胶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溴化锂以及氯化镍;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2~4:l;所述的氯化镍与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质量比为0.1~4.8:1;所述的溴化锂与所述的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3:1。本发明以两种天然高分子生物质材料为基体,溴化锂为交联剂,通过无毒环保的工艺制备了复合生物质气凝胶吸附剂,改善了气凝胶的对氨气的吸附性能,且可以通过颜色响应机制判别吸附状况,使氨气吸附过程可视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