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16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4127.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W12/0431 , H04W12/60 , H04W12/041 , H04W12/06 , H04L9/08 , H04W48/20 , H04W4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G全解耦网络的安全接入方法与系统,为未来6G全解耦无线接入网络通信提供了高效的多基站协作及用户接入解决方案。通过轻量级基于秘密共享的群组密钥协商策略,构建插值多项式传递共享密钥生成信息,建立数据基站群组内部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并为基站群组选出组长基站,以提高基站群组协商效率;在完成基站群组密钥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秘密共享技术构建二项式,为用户协商与基站群组接入及会话服务的密钥。相比于传统接入认证机制,本发明在用户侧和基站侧分别进行高效、低开销的安全密钥协商,在抵抗各类攻击的同时实现了用户对数据基站的0‑RTT接入认证,由此建立适合多方接入、多基站协作的全解耦网络接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41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77560.5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452 , H04W4/42 , H04W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高铁移动通信6G全解耦网络上行传输方法与系统,包括:根据列车与各上行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纯视距信道映射,以此作为信道估计对上行信号进行二级合并的联合接收处理;设计一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映射的纯视距信道为输入,输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多用户联合预编码;使用各个位置的历史信道数据进行离线训练网络;实际部署阶段输入列车位置相应的纯视距信道,网络输出相应位置上的联合预编码,实现无反馈的传输。相比于传统的预编码设计方案,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高铁场景下由于高速移动导致信道反馈不及时且资源开销较大的问题,改善了高铁场景无线通信的频效,为未来高铁移动通信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上行传输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3648.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17/391 , H04W72/0453 , H04W72/0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的全解耦网络无反馈传输和资源动态分配方法,为空天地多节点协作的资源管理提供解决方案。该方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状态信息预测模型,通过用户地理位置信息代替传统反馈信号,实现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并设计了多对一匹配模型,用于在空天地异构节点间实现频谱资源块的自适应分配,确保匹配的稳定性且具备低复杂度和快速收敛特性。针对多节点的协同传输和异构节点间的资源分配,通过无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预测与资源分配机制提升系统频谱效率。与传统网络中的单连接方式和基于轮询的资源调度相比,本发明的灵活资源分配算法显著提升了网络容量并改善了用户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4963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057174.6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W52/14 , H04W52/24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6G全解耦网络的上行用户高效功率控制方法,上行基站上传信道的一阶和二阶统计信息至边缘云;边缘云基于全局的信道统计信息,对用户的发射功率进行迭代求解;边缘云将计算得到的用户发射功率下发至控制基站;控制基站将发射功率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用户;基站将用户通过该基站将信息上传到边缘云视为等效信道,统计该等效信道的期望和方差,并周期性地上传至边缘云;边缘云基于等效信道的统计信息,迭代计算用户的发射功率直至算法收敛。该方法可以高效地计算用户的发射功率,并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频效和能效。通过控制用户的发射功率,降低用户间的干扰,从而实现更高的网络频效和能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