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1194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95659.4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大组件硅堆结构,包括外部框架和并列安装在外部框架内部的多个散热器和晶闸管,外部框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一对绝缘拉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绝缘拉板之间两端的压装侧安装块和碟簧侧安装块,压装侧安装块的外侧并列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限位螺栓,内侧设置压装侧母排,碟簧侧安装块的内侧设置有碟簧组件,碟簧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碟簧侧母排;晶闸管串联在相邻两个散热器之间,且与散热器为同轴设置,相邻两个散热器的同一端利用水管串联,另一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并联,散热器内部设置有双螺旋散热通道。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可以避免硅堆在高温循环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并且兼具串联和并联水路散热的效果。

    一种换流阀阀模块运输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661030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869974.1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阀阀模块运输防护结构,包括阀模块和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包括底部托板,阀模块被真空包装后限位卡装设在底部托板上,所述阀模块的两端分别具有阻尼电容器,且中部位置具有软连接铜排、金属梁和金属吊耳,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阀模块的阻尼电容器与底部托板之间设有缓冲减震防护层,所述金属梁的上方设有缓冲减震棉,所述软连接铜排前后两侧的间隙处并位于缓冲减震棉的上方设有第一防护减震棉,且软连接铜排的外侧并位于金属吊耳的上方设有第二减震棉。本实用新型可对阀模块在运输过程中起到有效防护措施,增加整体保护强度,确保阀模块各个部件不会因运输颠簸碰撞而出现撕裂损坏,以及保证对关键部件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一种换流阀阀塔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01731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465760.4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阀阀塔,换流阀阀塔为立式结构,其包括至少两层上、下层叠设置的阀层和设置在最上层阀层上方的均压环,以及设置在最下层阀层下方的漏水检测机构,每层阀层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阀模块,且同层的阀模块之间设置有能够拆卸、平移的检修平台,位于同层的阀模块之间采用管母电气连接,相邻的阀层之间通过跨层管母电气连接,且相邻阀层的两端采用斜拉绝缘子连接,位于同列的阀模块内至少设置有两条冷却水管路。本实用新型的阀塔采用立式结构,且同层阀模块以及相邻阀层的阀模块之间采用管母连接,结构紧凑,有效地减小了阀塔的占地面积,方便阀体的安装,提高了其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