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300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39347.0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合肥工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油菜连作两熟周年一次性施肥的肥料及施肥方法,通过不同释放期的缓释氮肥、缓释钾肥及普通氮、磷、钾、硼、锌、硫肥进行配方和混合,在棉花机械播种的同时将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耕层土壤,棉花季和冬油菜季均不再进行土壤追施肥料,不仅有效地保证棉花和油菜连作两熟两种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减少了肥料用量;解决了棉花、油菜施肥次数多、不同生育期肥料养分配比难控制等问题,减少了棉花施肥次数,节省了施肥用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有效解决了棉花中后期追肥田间作业困难及棉花收获后油菜免耕直播施肥困难等问题,实现了施肥机械化、轻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628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110453110.X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207/44 , A01N43/36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取代苯肼的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杀菌效果突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28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147109.3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野生茄子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StCYP77A2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首次从茄子中克隆出CYP77A2基因,命名为StCYP77A2。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栽培种烟草中,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采用灌根法,进一步对经过验证的转基因植株的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黄萎病菌后,过量表达StCYP77A2的转基因烟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88.89%和52.78,低于对照的100%和77.78,可以说明该基因对黄萎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StCYP77A2基因可以作为抗性基因资源被应用于茄子等作物的抗黄萎病育种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897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49678.0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C12N1/21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公开了野生茄子StoWRKY6基因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野生茄子StoWRKY6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StoWRKY6基因过表达及RNAi载体转入马铃薯中,分别获得9株过表达及14株RNAi转基因植株。过表达转基因马铃薯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地低于野生型对照;而RNAi转基因马铃薯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高于野生型对照,几乎全部发病。这表明StoWRKY6基因在植物对黄萎病的防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发明可以用于在植物中表达以增强植物对黄萎病的抗病能力,因而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142690.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志贺氏菌快速检测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本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油溶性上转换荧光材料进行氨基修饰、羧基修饰,将志贺氏菌适配体和互补链分别修饰在金纳米和上转换荧光材料表面,利用适配体和互补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作用,构建上转换‑金纳米荧光检测体系;利用上转换材料和金纳米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探究志贺氏菌菌液浓度和荧光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本发明建立的检测体系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其中线性检测范围为1.2×102CFU/mL‑1.2×108CFU/mL,检测限为30CFU/mL,灵敏度较高,并且能够特异性地检测食品中的志贺氏菌。
-
-
-
-
公开(公告)号:CN1116849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40072.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熟复种棉花省工省肥省药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一次性机播:免耕浅旋灭茬、清理播种行、单粒精播、测深施肥、秸秆覆盖、苗前除草等作业用机械一次完成;全程机管:不间苗、不补苗、不整枝、不打杈、不打顶,喷肥、喷药、化调、脱叶催熟用无人机作业;一次性机收;省工60%。合理增密、一次性施用专用控释肥、无人机喷肥,省肥50%。采用抗虫品种、食诱性诱及生物农药、杀虫灯、无人机施药,省药40%。与常规技术比,本方法在两熟复种条件下使用四成的用工、五成的化肥、六成的化学农药、全程机械化作业,获得十成的棉花产量,可大大减少用工和成本,减轻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提高机械化率、资源利用率和植棉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