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5110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68537.1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994 , G06F17/1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观测系统,包括车载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和可视化显示系统;所述车载系统包括:北斗导航系统、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和数据传输设备;车载系统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获取位观测位置信息,通过污染物浓度检测装置获取观测位置的污染物浓度信息,经数据传输设备传输至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对污染物浓度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可视化显示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以城市公交系统为平台,建立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观测网,实现大气污染物浓度移动观测,观测结果更加及时、准确,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控与治理提供有效支撑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0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111577464.5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性能监测领域的一种空分复用信号光性能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由各光性能监测任务的信道中获取特征信息,构建训练数据集;利用训练数据集以多种方式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光性能的监测能力,将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教师模型;由教师模型中获取各信道对应的软目标集合,根据信道的温度T计算得到各软目标集合的权重,利用赋予权重的软目标集合训练学生模型;收集到待检测信道的信号特征并输入给学生模型,获取信道性能监测结果;本发明实现只用一个轻量级的神经网络模型即可实现空分复用光纤中所有信道的光性能监测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54323.3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编码生成对抗网络的光信号调制格式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光信号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光信号;将预处理光信号进行分光处理,得到两路偏振信号;将两路偏振信号进行斯托克斯映射,得到斯托克斯矢量;将斯托克斯矢量输入到预训练好的可编码生成对抗网络中,得到光信号的调制格式识别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信道中相位偏移、载波频偏、偏振相关损耗等光纤信道的干扰,抗干扰性强,实现对光信号调制格式的高精度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47635.0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多层级神经网络的抗模式耦合信号复杂格式解析方法,根据接收的未知信号,生成未知信号星座图;将未知信号星座图输入训练获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获得传输模式和调制格式。训练获得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有标签的星座图中提取高维信息特征;根据高维信息特征,判定获得传输模式和调制格式;将判定获得的传输模式和调制格式与标签比较,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的更新迭代。本发明解决模分复用中的模间耦合问题,对于调制格式识别的干扰,能在耦合系数较高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出未知信号星座图的调制格式,降低模式耦合对接收信号产生的干扰,调制格式识别结果更精准,鲁棒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57155.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2581 , H04B10/2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循环转换的信号传输方法,属于通信领域中的信号放大和增益均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个单模信号;对多个单模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少模信号;将少模信号送入少模光纤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根据单模信号的数量进行相应次数的放大增益循环,得到放大增益均衡信号;将放大增益均衡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接收信号,完成传输;所述放大增益循环包括将单模泵浦光信号注入少模光纤对少模信号进行分布式拉曼放大,还包括对放大后的少模信号进行模式循环转换;可以对任意波长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可以降低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降低泵浦模式组合的复杂程度,能够实现更加平坦的模式增益,达到增益均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15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179511.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11 , H04B10/516 , H04B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大气激光通信信号补偿方法,本发明采用多种类别的传感器,识别出周围环境的关键参数信息,判断出当前大气状况,从而给出大气信道的相关特征信息,为之后信号补偿提供关键参考,使用对抗生成网络对天气信息和信号质量进行比对,对大气信道进行数学物理建模,完成接收端信号的补偿,和传统的为了克服大气扰动的影响而引入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相比,本方案设计的均衡与补偿系统拥有更为复杂的网络模型和更为精准的预测能力,为后续信号的计算提供有力的保障。
-
-
-
-
-